综合干预预防静脉输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3201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商品名:可达龙)是一种苯芘呋喃类衍化物,属于Ⅲ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多通道阻滞特性,广泛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的治疗[1].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即使无药液外渗,也可引发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轻者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静脉血管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出现血管周围皮肤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且易引发医患纠纷.积极采取各种干预措施预防静脉泵入胺碘酮所致静脉炎及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将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综述;护理;静脉炎;胺碘酮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目标监测,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1-12月入住EICU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进行目标监测,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248例EICU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6例,感染率为10.48%,感染30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2.10%;与深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留置导尿相关感染分别为3.44‰,6.01‰,3.47‰;年龄≥6
目的 总结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的手术护理经验,以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切除下丘脑错构瘤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包括术前准备、体位管理、综合保暖措施以及术中配合等。结果4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术后均未发生颅内感染,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由于肿瘤生长的位置特殊,全部切除者3例,大部切除者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心理护
目的 探讨小儿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的深度对肠道清洁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需行长期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肛管插入深度为5~7.5 cm,观察组患儿肛管插入深度为16 ~22 cm,灌肠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肠道清洁效果和灌肠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儿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灌肠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10.14,15.43;P<0.05
目的 探讨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Orem自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认知功能、治疗和行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4±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4.6)分;MOCA评分为(24.6±4.3)分,明显高于
目的 评价肠造口患者术后的心理、社会功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肠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CR)对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60例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社会功能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60份,回收156份,有效回收率为97.5%。术后时间〈1个月、1-6个月、6个月-1年、〉1年的肠造口患者社会功能得分分别为(69.44±5.93),(58.63±3.3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2例老年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接受肿瘤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效能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GSES )、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情绪状况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PICC由于创伤小,停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是目前静脉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操作[1]。在临床当患者需要长期静脉推注或滴注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值低于5或高于9的液体或药物,以及渗透压大于600 mOsm/L的液体等药物时,为防止渗出液引起组织坏疽,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一般情况下都会给患者选择PICC留置;PICC尤其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经,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膀胱癌造口患者按抛硬币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护理与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6个月后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为生理状况(14.690±6.0
目的 探讨对喘憋性肺炎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诊治的小儿喘憋性肺炎患儿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一般基础治疗(抗生素控制感染、镇静平喘、止咳化痰等)和常规护理措施(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儿在给予和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44/47),高于对照组的67
患者女,63岁,活动后胸闷、心慌2年,渐出现活动耐量进一步下降于2010年5月25日来院就诊,查冠脉CTA:左前降支管壁欠规则,可见高密度斑块影,管腔中度狭窄;超声心动图(UCG)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EF 64%;心电图( ECG)示:Ⅲ,aVF,V3呈rS型,未见明显ST-T改变。入院后行冠脉造影:左优势型;LAD本干未见明显狭窄,TIMI血流Ⅲ级;D2弥漫斑块,最严重处狭窄80%,TIMI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