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进椅子的洞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ai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不只是用来观赏或使用,更重要的是,设计与人之间的互动。
  设计师简介:
  纳科·卡博内尔(Nacho Carbonell),1981年生于西班牙,毕业于荷兰Eindhoven设计学院,是近两年备受瞩目的设计界新秀。
  
  (这段单独设计)
  “我喜欢将物件视为有生命的个体,幻想它们突然活过来,生龙活虎地吓我一跳。我希望亲手打造这些它们,赋予它们我的个性。我把它们变得更具交流性,来唤醒人们的感知力和想象力。总之,我想要创作的作品由虚幻或梦幻的元素组成,让你可以脱离每日苍白的生活。”——纳科·卡博内尔
  
  
  诡异的形状,浑浊的颜色、这把椅子真谈不上具有美感!它旁边还有个大洞,干嘛用?年轻的西班牙设计师纳科·卡博内尔笑了:“哦,你可以爬进去,暂时避避现代生活的‘恐怖袭击’!”
  幽默、富有想象力是纳科的个性,正如这把椅子,将洞穴和坐具结合,让人们在惊艳的同时,感受到犀利的批判力,从而引发对现实的思考。
  纳科又是个敢于进行开创性实验的设计师,他擅长将各种材料运用于家具表面,并享受这种怪异所带来的意外效果,废纸、碎玻璃、碎石、纤维、树脂是他常用的材料。在2011年新作“luciferase”系列灯具的制作中,为了让作品表达出自然生物的颜色、质感,他实验了很多材料:玻璃、乳胶、皮革、纸、木头甚至谷粒,最后选择了环氧树脂,因为当这种遇热固化的液体凝固后,可以在其内部安装LED灯,由此创造一种全新的“生物发光体”。
  从小,纳科就爱动手,将自己想象的东西制作出来。经过在设计学院深造后,他更是扩大了设计的疆界,将神秘、奇想引入日常生活。2007年,他凭借作品“Dream of Sand”和“Pump it Up”在毕业展上一炮而红,引起国际传媒的争相报道;2008年,他的作品“Evolution”亮相米兰家具展,成为众目睽睽的焦点;2009年,他受邀参加“迈阿密设计/巴塞尔”的主题展“手艺朋克(Craft Punk)”,赢得“未来设计师”的称号。从此,纳科几乎成为米兰设计展和迈阿密设计展的常客,每年都会带去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一个有着纤纤细腿的椅子将“手”搭在桌子下成为了另一条桌腿,一个被戴上了“假发”的椅子静待你去梳理它的头发……这是纳科创作的“多样性”系列连体桌椅,虽有着粗糙、原生态的表象,却也因手工制作而显得更有人性。
  尽管古怪荒诞,在纳科的作品中,我们却不难看到一个永恒的设计主题——“赋予生命”与“建立情感关联”。纳科强调使用者的参与,他甚至说,如果没有人的参与,设计就会呈现垂死状态。如他的第一件作品“Pump it Up”,那是一个带有4 根管线、4只动物的海绵座椅,要搞懂这件设计,一定要亲自坐下来才能发现端倪。“它们的生死,由你来决定。”纳科说。因为一旦有人坐上去,椅子被挤压后的空气会经过4 根管子输送出来,送递给周围扁扁的泡沫动物,它们就会活过来。
  在纳科看来,设计不只是用来观赏或使用,更重要的是,设计与人之间的互动。给予一件设计品生命,其实隐喻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像那件“Pump it Up”,如果没有连结和互动,人和设计一样,没有活力。
  2011年“迈阿密设计/巴塞尔”展的入口,那组名为“Playground closes at dusk”的大型装置,正是纳科的作品,人们可以自由地和装置设计互动,攀爬、嗅闻、聆听。“这是要提醒人们渐渐衰弱的五感。”纳科说,除非亲身体验,否则我们不会发现自己的五感衰退了。
  现在,很多人每天都花大把时间逛Facebook、写微博、聊QQ,这类的虚拟沟通纳科不屑一顾,他选择以设计去提醒人们,唯有真实面对面,才会出现更多可能性。
  
  荧光素酶(luciferase)
  2011年新作“luciferase”,在拉丁文中的意思是产生光子的酶。这些灯具均利用环氧树脂灌模,内部嵌入LED 灯,发散均匀光线,设计相当大胆。
  环氧树脂与不同颜色的颗粒、石膏或金属混合,制造出类似未知生物的皮肤质感。灯具内部的半透明肌理也是由环氧树脂制作的,模仿了牙齿、细丝、贝壳、荆棘和舌头等形态。有些灯具中还包含了半透明的发光宝石,像紫水晶、孔雀石或石英等;还有一些灯具看起来就像食肉植物的嘴,充满了粗狂神秘的自然之美。
  
  
  进化(Evolution)
  “进化”传达了“从现世逃离”的讯号。该系列由若干带有洞穴的椅子组成,用特制的“混凝纸浆”糊在铁丝架上,纯手工制作。当你从公共空间(座椅或装置的一端)探身进入私密空间(茧状洞穴)时,你可以得到暂时的喘息,像重回母体一般感到亲昵与安宁。
  
  一个椅子的梦想(Tree Chair)
  椅子也有自己的梦想,它不希望自己只是用作休息,它慢慢长成大树,这样可以做更多的事。
  
  
  多样性(Diversity)
  “多样性”系列是一组连体桌椅,每个桌椅的形状都一样,表面却分别装饰着碎石、荆棘、树脂、碎玻璃等不同材料,以此试验出各种材料运用在家具上的意外效果。
  
  
  热水壶(Hot Kettle)
  2008年设计的电热水壶,外表看似不起眼,但在加热到一定程度后,会全身布满“Hot, hot, hot(烫,烫,我很烫)”的字样,清楚直白地告诉使用者小心烫伤。
  
  
  皮囊(Skin Collection)
  纳科使用弹力材料给桌椅蒙上一层皮,好像附着于人身的皮肤一样,这层“皮肤”下可以储存物品,你甚至可以把自己藏进桌子里,从而像小孩子一样体验近于捉迷藏的乐趣。
  
  
  充气椅(Pump it Up)
  椅子连着几个充气小狗,这些独特“宠物”的生命由你身体的重量和体积来给予。当你坐上椅子,几只充气小狗就会慢慢膨胀站立起来,好像聚在一起互相取暖并闲话家常,一旦你离开,它们就会瞬间蔫塌,等待你的下一次唤醒。
  
  怪兽(Beasts)
  2009年参加“手艺朋克”展的作品。Beasts是一群抽象的生物形态,用金属丝和金属网做支架,再将碎真皮一块块用钉书机连接包裹在形体表面,设计师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来源于动物身上的真皮回归于动物的表达。
  
  Fertility Cave Installation
  
  长颈鹿家族(Family of Giraffes)
其他文献
成都通锦桥边,曾有一座千年古刹——万佛寺,相传建于东汉延熹(158~167年)年间。千百年来,万佛寺香火不断,明末时毁于兵乱。1953年,人们在万佛寺旧址修建房屋时,發现了这个被岁月掩埋的石像世界。经一番开采挖掘,出土了年代自梁至唐的约百余件石刻造像,雕工精美绝伦,但遗憾的是,经历了太多的历史沧桑,石像大多残缺不全。  万佛寺出土的佛像在全国石刻造像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佛教雕刻的重要实物史料。这
雍正青花莲池白鹭纹罐采用了多种装饰技法。主题图案左侧脉络清晰的莲叶是在瓷胎上绘整片青料后,刮去青料留出脉络“水路”而成。右侧莲叶的绘制运用了源于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分水法”,以蓝色的色阶变化,表现出莲叶的阴阳面。莲池中悠然自得的两只白鹭采用了堆雕工艺。以极细极细的泥浆分多次堆积于瓷胎上,然后雕刻而成,抚之有凹凸感。莲叶的茎部采用大量“点工”,似有此手之感。  罐颈部和近足处所绘缠枝莲纹,图案严谨考究
圆球腹硕大,似从天降而来——天球瓶的得名显得有些萌,这个受西亚文化影响的瓷器造型,在明清十分流行。  自明代以来,德化窑进入异彩纷呈的时代,除了白釉,也出现了清新典雅的青花瓷、浓妆淡抹總相宜的五彩瓷和粉彩瓷。  这款《五彩九龙天球瓶》,画匠依器物的特点,顺势将九条龙作旋状在云火中蟠曲,龙头大,张口,口型略圆,形如猪嘴,人称“猪嘴龙”,但此“猪嘴”比早期的同类稍有收缩。龙舌随下颚伸出,舌尖上卷,上下
一滴水要怎样才能不干涸?只有汇入大海。  大师简介  李梓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刻瓷艺术代表人物之一。1994年创办李梓源艺术中心,1999年创办李梓源艺术学校,为淄博陶瓷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现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陶艺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品有《鲁青瓷五头刻瓷文具》、《李清照》、《智者》(名人肖像系列)、《婴戏图》(薄胎罗汉碗)等。    刻瓷又称“瓷上锦绣”,是在
世界时尚圈里流行一句话:时尚从英国起源,法国发迹,在意大利变成艺术,在美国成为最赚钱的工具。这句话不仅概括了英国在时尚界的地位,在现代手工艺发展的历程里,英国同样如此,是各种现代手工艺发展思潮、创新变革的策源地,其掀起的无数现代手工艺运动席卷过全世界,影响了几个世纪。  如今,英国现代手工艺在发展中独具个性,唯有它能够将最保守与最前卫、最坚持传统与最勇于打破传统的极端表现淡定地合二为一。    扇
在钢筋水泥林立的城市里生活太久,似乎已经忘记儿时把蚕宝宝当宠物养的快乐生活。好些人,甚至从没见过蚕宝宝啃桑叶,没听过沙沙的声响,没看过它们吐丝结茧包裹自己再破茧而出的趣味画面。除了抽取蚕丝,圆滚滚的蚕茧们也能DIY成美丽创意的小玩意。跟随日本京都西阵织和服会馆的手工艺人,看看蚕茧如何华丽变身。    材料与工具:蚕茧、天然染料、剪刀、发卡等  1.把蚕茧剪成花瓣形状,底部不要剪断,用手向外掰开。 
@谢晓蕊 半坡饰族首席设计师  当你漫步于北欧街头,你才会知道,任何奢侈品牌在这里都不值一提,人们看重的是设计和工艺。  无论是在赫尔辛基还是斯德哥尔摩的街头,你走进任何一家店,店主都会告诉你他们的历史,而往往都有上百年之久。你随便拿起一个玻璃杯或一件首饰,都很可能是一百年前的设计,可是你却还以为是当代设计师的作品,因为它们看起来一点都不落伍,不得不让人折服!  在赫尔辛基有很多设计博物馆,也有著
有人说,婚姻就是一张纸。可没有那张纸,广大的红男绿女就只是彼此的过客而已。    搞笑的岳父,嫁女的婚书    民间有个传说,传说掌管男女姻缘的神仙月老手里,有一本铭记着天下男女姻缘的婚书。于是在所有供奉月老的神殿里,月老像手里都握着一本书卷样的物什——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婚书”二字的记载。  人们常常觉得,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结婚证的,古人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稍微讲究一些的,
作者简介:石志洁,外号“石头”,昆明人,80后时装设计师  创意类别:舞台服装  创意材质:二十多万片羽毛    2012年春晚,灵光闪耀的舞台上,杨丽萍化作“百鸟之王”,翩翩起舞,右脚向后扬起,3米长的孔雀裙飘洒半空,华丽的蓝绿色羽毛微微颤抖,发出灼灼光芒,惊艳四座。“微博女王”姚晨发表感言:“杨丽萍的舞蹈一开场就把眼球牢牢抓住,造型大赞!”  这一袭华丽服装的功臣,是外号叫“石头”的80后独立
翻译/靖塘    编者按:本刊编辑收到伊恩·菲根的来信时,被这个热爱生活的人所感动。鞋带都可以系出n种方式,生活还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肯动手动脑!    《中华手工》的读者们:  你们好!  我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伊恩·菲根,很兴奋能有机会向你们展示我的系鞋带技巧!这是我第一次通过媒体接触中国读者,感觉很奇妙!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今年44岁,现在住在澳洲墨尔本。实际上我父母是荷兰人,我出生在新西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