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联合式周围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术(SPN)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状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双侧闭孔神经前支、胫神经、坐骨神经联合式SPN治疗,且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的脑性瘫痪下肢痉挛状态患儿,共109例(218侧肢体)。术后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mAS)评估下肢痉挛的缓解程度,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评估下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程度,并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全部患儿随访时间为12~132个月,平均(73.6±16.7)个月。218侧中,209侧(95.9%)肢体术后痉挛状态即刻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末次随访缓解率为90.8%(198侧);术前髋内收肌、踝跖屈肌的mAS分别为(2.66±0.49)分、(3.36±0.52)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2±0.46 )分、(1.57±0.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末次随访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率为87.2%(95/109);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的GMFCS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8侧肢体中,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感觉障碍51侧(23.4%),发生下肢肌力下降39侧(17.9%),以上症状在随访期间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结论对于因各种原因不能行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或行SPR后下肢仍存在较重痉挛的脑性瘫痪患儿,采用双侧闭孔神经前支、胫神经、坐骨神经联合式SPN可有效、安全地缓解痉挛状态,改善下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