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的通达之道——深度开拓

来源 :江苏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3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识教育不应仅仅关心知识的广度。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并不总是一种此长彼消的关系。开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内涵,是贯彻通识教育的重要方面。教育的广度要以深度为载体;通识教育必须以具体的专业知识为载体。通识教育的要义之一是求通。唯有在足够深度的基础上才可能使学生领悟通达之道。大学教育必须拒绝肤浅。通识教育必须在少而精的课程框架内贯彻。不同意“淡化专业”的口号。
其他文献
大学是整个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创新和传播系统,高等教育普及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个人价值观多元化都对大学的传统办学思想提出挑战,旧有的知识传播路
1. 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的任务做出了明确要求,这对每名教师来说都是一项挑战。要想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
学生说得少,老师讲得多;学生笔头动得多,动嘴机会少,这是初中英语教学最有害的特点。结果学生的笔试成绩上去了,“说”的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突出英语的交际功能,更好地提升他们的英语素养。  1. 给“说”营造氛围  给学生一个想说英语的环境,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让学生体验生活,说日常英语。例如,在讲English is around us.时,教师要不忙于上新课,也不
期刊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价值体系也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由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具有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思想意识的先行性,其价值观对全社会的价值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贯彻简约教学,对繁琐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提升。对课堂教学要素精准把握,化繁为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情况,摸索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最有效、最简约的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追求强化听说读写、学会应用、自主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所以,用简约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并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以下将介绍笔者自己简约教学的几点做法:  1. 有效的教材简约处理  教材处理,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