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活动就是来讨论在描写人物时,怎样运用特写镜头来描写人物形象,使得写人物轻松顺手。那么,究竟特写有什么魅力呢,咱们先来看看下面这段话吧:
我的妈妈很敬业。有一次,我感冒了。妈妈当时還有一大堆的作业没有批改完,而当时的我又发着高烧,怎么办呢?于是,妈妈带我去了医院,我们回来后已经晚上11点多了。见我的烧退了后,妈妈马上在台灯前批改起学生们的作业来。第二天,看着妈妈的黑眼圈,我想:妈妈真是敬业啊!
这段话写得好在哪里呢?这一段话说妈妈很敬业,可感觉不出来。说妈妈很敬业很牵强,白开水一样的描述文字,写得确实不太好。但如果对它 “整容”一下,会怎样呢?看看下面的效果吧:
有一次,我感冒了,发着高烧,焦急的妈妈马上带我去了医院。我们回来后已经晚上11点多了,我的烧已经退了,妈妈稍微放了点心,我也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当我睁开蒙眬的双眼时,发现妈妈还在台灯前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妈妈或许是累了,只见她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扭扭肩膀,再用双手拍拍脸,接着又拿起笔,对着那些作业本,时而摇头,时而点头,聚精会神地批改起来……
“整容”后的这段话没有提“敬业”两字,却让人感觉到妈妈的敬业来了。对妈妈批改作业的神情、动作描绘得很仔细。后一段话中就是运用了特写。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想抓住“人物形象特点”,就先要集中笔力抓住“细节”,这时,“特写” 就“大显其威”了。
电视画面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特写镜头,这些镜头看起来是不是让人感觉很有震撼力呢?怎样刻画出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成了令很多同学抓耳挠腮的难题,如何攻克这个难题,运用特写,便是一屡试不爽的妙招。比如说要表现一个拾破烂老人的拾金不昧时,可以特写他拾到东西时的神态、动作变化以凸显人物高尚形象。比如把一位瘸腿叔叔帮助人时因腿不便而导致的吃力表情、动作作为特写细细描绘,就可表现出一位热心助人的瘸腿叔叔形象来。如果要表现一个疼爱孩子的爸爸形象,可以对这位爸爸如何为孩子整理衣物进行特写。
再来看到这么一段文字:街道打扫完了。老清洁工背剪着双手,在街道上“巡视”。突然,他停下脚步,蹲下身子,把一块被掀出地面的青砖用力按下去。手按不动,就用脚踩。然后,他站起来,出神地望着长长的街道。
这段文字撷取了老清洁工晨扫的细节,特写了老人离岗前的最后一个早晨的劳动。就是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爱岗尽职的老清洁工形象。
领会到了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特写,可以让笔下人物栩栩如生、饱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可以让笔下人物形象立体化,还可以让人物形象更有力地凸现出来。还有啊,对人物进行特写时,可以特写外貌,可以特写神态,还可以特写动作,等等。
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就要好好利用“特写”这根红线,串起人物形象。你要描写的人物,粗看起来也许并不出色,甚至让你一下子觉得无话可说。这时候,不妨将“镜头”靠近一点,把捕捉下来的特写镜头搬进作文中,作文怎么会不精彩呢?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细致观察,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在进行特写的时候,有种感觉就像是自己的手中拿着一个放大镜,仿佛自己就是名侦探柯南,在细细地观察着呢。
最后要说的是,在描写人物时,我们其实都是一个摄影师,是要学会运用特写捕捉人物形象的摄影师。在生活中,某个人总有些许不经意的细节让你感动,把它捕捉下来,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把它清晰呈现,你笔下的人物就会因特写而在别人心中占有分量。
我的妈妈很敬业。有一次,我感冒了。妈妈当时還有一大堆的作业没有批改完,而当时的我又发着高烧,怎么办呢?于是,妈妈带我去了医院,我们回来后已经晚上11点多了。见我的烧退了后,妈妈马上在台灯前批改起学生们的作业来。第二天,看着妈妈的黑眼圈,我想:妈妈真是敬业啊!
这段话写得好在哪里呢?这一段话说妈妈很敬业,可感觉不出来。说妈妈很敬业很牵强,白开水一样的描述文字,写得确实不太好。但如果对它 “整容”一下,会怎样呢?看看下面的效果吧:
有一次,我感冒了,发着高烧,焦急的妈妈马上带我去了医院。我们回来后已经晚上11点多了,我的烧已经退了,妈妈稍微放了点心,我也在迷迷糊糊中睡着了。不知什么时候,当我睁开蒙眬的双眼时,发现妈妈还在台灯前批改着学生的作业,妈妈或许是累了,只见她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扭扭肩膀,再用双手拍拍脸,接着又拿起笔,对着那些作业本,时而摇头,时而点头,聚精会神地批改起来……
“整容”后的这段话没有提“敬业”两字,却让人感觉到妈妈的敬业来了。对妈妈批改作业的神情、动作描绘得很仔细。后一段话中就是运用了特写。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想抓住“人物形象特点”,就先要集中笔力抓住“细节”,这时,“特写” 就“大显其威”了。
电视画面中,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特写镜头,这些镜头看起来是不是让人感觉很有震撼力呢?怎样刻画出一个生动形象的人物,成了令很多同学抓耳挠腮的难题,如何攻克这个难题,运用特写,便是一屡试不爽的妙招。比如说要表现一个拾破烂老人的拾金不昧时,可以特写他拾到东西时的神态、动作变化以凸显人物高尚形象。比如把一位瘸腿叔叔帮助人时因腿不便而导致的吃力表情、动作作为特写细细描绘,就可表现出一位热心助人的瘸腿叔叔形象来。如果要表现一个疼爱孩子的爸爸形象,可以对这位爸爸如何为孩子整理衣物进行特写。
再来看到这么一段文字:街道打扫完了。老清洁工背剪着双手,在街道上“巡视”。突然,他停下脚步,蹲下身子,把一块被掀出地面的青砖用力按下去。手按不动,就用脚踩。然后,他站起来,出神地望着长长的街道。
这段文字撷取了老清洁工晨扫的细节,特写了老人离岗前的最后一个早晨的劳动。就是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爱岗尽职的老清洁工形象。
领会到了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特写,可以让笔下人物栩栩如生、饱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可以让笔下人物形象立体化,还可以让人物形象更有力地凸现出来。还有啊,对人物进行特写时,可以特写外貌,可以特写神态,还可以特写动作,等等。
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就要好好利用“特写”这根红线,串起人物形象。你要描写的人物,粗看起来也许并不出色,甚至让你一下子觉得无话可说。这时候,不妨将“镜头”靠近一点,把捕捉下来的特写镜头搬进作文中,作文怎么会不精彩呢?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细致观察,要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在进行特写的时候,有种感觉就像是自己的手中拿着一个放大镜,仿佛自己就是名侦探柯南,在细细地观察着呢。
最后要说的是,在描写人物时,我们其实都是一个摄影师,是要学会运用特写捕捉人物形象的摄影师。在生活中,某个人总有些许不经意的细节让你感动,把它捕捉下来,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把它清晰呈现,你笔下的人物就会因特写而在别人心中占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