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与“东盟+”的关系:替代还是互补?

来源 :世界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盟+”与“中日韩+”都是重要的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那么,从亚洲国家决策与权衡的角度看,两种模式之间究竟是替代性占主导还是互补性更有优势?对称性程度如何?在各个次区域的异质性又如何?文章在分析“东盟+”模式与“中日韩+”模式特征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构建联立Tobit模型检验两种模式的相互关系、对称性与异质性,并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东盟+”模式与“中日韩+”模式主要以相互促进的互补性关系为主导,但是,二者之间的互补程度并不对称.全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要大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而在东亚南亚子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则要小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中亚西亚子样本区域内,“东盟+”模式对“中日韩+”模式的互补性要大于“中日韩+”模式对“东盟+”模式.另外,要素禀赋、距离以及发展程度对一国是否选择两种模式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其他文献
为实现高校图书馆深度契合“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所需的目的,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的调研分析人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一线科研教学人员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能力的评价意见,分析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各项信息,找出资源建设的薄弱环节和服务科研能力的弱项所在,旨在找出图书馆为学校“双一流”学科建设服务开展有效服务的途径,以实现图书馆深度契合学校学科建设发展所需的目的.研究结果显示,图书馆面向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既要高度重视适应双一流学科的资源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要在学科服务方面深度嵌入学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我国生态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意蕴展现出三重逻辑:一是合理性逻辑体现了矛盾分析法的正确运用;二是科学性逻辑体现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三是人民性逻辑反映了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的历史推动者和享有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顺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关系,清晰了生产力发展的科学指向,深化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认识,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与理论创新,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