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是男人高,女人矮?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l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世界各地旅行,可以看到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成双成对的夫妻或者情人当中,总是男的高大、女的矮小,男的强壮、女的瘦弱,偶尔看到妻子比丈夫高大者,就会觉得怪怪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因为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去思考。想要解释这个问题,还得从动物说起。
  在动物当中,两性个体的大小,往往有明显的区别,这叫做“性二型”。性二型的产生,主要与交配方式有关,是由交配竞争造成的。有些动物,例如螳螂、蜘蛛和蚂蚱等昆虫,还有青蛙、蜥蜴等爬行运物,交配时,雄性要爬到雌性的背上,而且一面交配,一面还要逃跑和觅食,以逃避天敌的进攻和同类的袭击,如果雄性太大,雌性背起来就很吃力,因而降低了生存的几率,容易被淘汰,久而久之,雄性的个体就会变得愈来愈小,以适应于生存竞争的需要,这叫做“倒性二型”。
  而有些动物,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兽类,像狮子、老虎、海象和麝香牛等,还有狒狒和猩猩也是如此,雄性必须经过激烈的竞争,才能得到交配的机会,否则就会被淘汰出局,失去繁殖后代的权力。因此,雄性的体魄就变得愈来愈强壮,比雌性的要威武雄壮得多,这叫做“正性二型”。还有一些动物,例如马、驴和牛等,两性个体的大小相差不大,有的雄性大一点,有的雌性大一点,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交配竞争不像其他动物那么激烈。
  说到这里,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人类。那么,人类的性二型又是怎样造成的呢?这可能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需要。
  首先,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人类最近的近亲,是非洲的大猩猩、黑猩猩和矮猩猩,它们都是明显的性二型。由此可以猜想,当人类的祖先刚刚从动物中脱离出来的时候,肯定也应该是性二型的。而且,从非洲的猿类可以看出,它们的交配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因此可以推测,人类早期的祖先,肯定也是如此。这也就是说,人类的性二型首先是由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
  不仅如此,人类的性二型,还与后来的社会分工和取食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首先必须吃饭。我们知道,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食性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人类之初,是以收集为主,主要是收集植物的果实,当然也包括偶尔拣到动物的尸体或者打一些小动物而食之,但主要还是以植物为食,基本上是素食主义者。收集东西是女性的专长,所以那时候是母系氏族,即妇女在群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男性则处于从属状态。为了寻找交配的机会,男性必须互相竞争,所以那时候,男性的身体要比女性大一些,因而就造成了性二型的延续。在那种情况下,为了得到交配的机会,实际上也是为了基因交流的需要,男性常常需要出走到其他的群体里。因此,在那时的群体中,女性互相有着亲缘关系,而男性则是外来户。也就是说,那时候是男的出嫁去入赘,女的则留在原来的群体里执掌权力。
  后来,由于身体,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需要,人类必须要有更富营养的食物。因为肉类显然能够提供更多的蛋白质,所以打猎就变得愈来愈重要。打猎自然是男性的专长,女性则渐渐降到了次要的地位。而要对付大型的野兽,猎手之间必须互相配合。而有着血缘关系的男性,例如父子或兄弟之间,就比较容易做到这一点,所以男的则开始留在群体里,渐渐取得了支配地位。女性逐渐失去了权力,开始出嫁到其他群体里。这样的观念和做法,一直延续至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把女性出嫁看作是正常的,而男性一旦入赘,就会被人家礁不起。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两性的配合也逐渐趋于合理,交配竞争不再那么激烈了,男性的身体也就渐渐变小,与女性的差别就不是那么明显了,逐渐趋于性一型的模式。但是,直到现在,男性的身体仍然要比女性的大,也许这可以叫做性二型的残余。
  科学家经过追踪和观察,从现在的生物界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例如,生活在非洲衡树草原的狒狒,雄性身体差不多就为雌性的两倍,这种体形上的明显差异,就是因为雄性成年之间为了获得交配的机会,而存在着强烈竞争的缘故。与大多数灵长类的动物一样,雄狒狒在达到性成熟时,就会离家出走,离开原来的群体,而加入到附近的另一个群体里。这样便与早已在该群定居的其他雄性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身体愈强壮者,就愈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于是便促使其个体愈来愈大。而且,由于生存在这种群体里的雄性,通常彼此都没有亲缘关系,也就没有彼此合作的达尔文原因(即遗传因素),竞争起来也就特别激烈,这是在狒狒群体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但是,奇怪的是,不知什么原因,在黑猩猩群体中,雄性却留在原来出生的群体中,而雌性却转移到别的群体。结果是,在黑猩猩群体中,雄性个体在取得雌性时,有彼此合作的达尔文原因,因为他们是兄弟,有一半的基因是共同的。因此,他们不仅在取得雌性时比较容易彼此谅解,减少了竞争,而且在获取食物和对抗其他群体时,也能彼此合作,共同对敌。正因如此,其雄性的个体也就相对比较小,比雌性仅大15%~20%。
  不仅如此,从出土的化石也可以找到有力的证据。例如,在体形大小上,南方古猿的雄性遵循狒狒的模式。因此可以合理地假设,各种南方古猿的社会生活,应该与我们现在在狒狒群体中看到的情况相似。但是,在出土的智人男女化石中,就已经出现了重要的变化,男人的身材,大于女人不超过20%,正与我们在现在的黑猩猩中看到的情况相差不多。
  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开始和为什么发生的呢?首先应该说明的是,自然界中有一种明显的趋势,即尽量避免近亲繁殖,虽然动物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科学道理,但却懂得遵循这一自然规律。例如,在捷克,科学家们发现,只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家养母猪总是乐于选择与野公猪进行交配,而断然拒绝总是等在身边馋涎欲滴的家养雄猪。同样的,在日本,雄性的猴子会自动出走,到邻近的群体去寻找配偶,尽管要遇到那群猴子中成年雄性的猛烈驱赶也心甘情愿,义无反顾。有的猴子,在原来的群体里本来是王子,但也宁肯舍弃王位,不要江山要美人,跑到别的群体里去寻找配偶,甚至被咬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这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物种的生存所必需。
  那么,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从原先南方古猿的性二型,转换成后来智人的性一型呢?这主要是因为食性变化所造成的。比起素食来,肉类能提供更加丰富的蛋白质,因而能转化成更多的能量。而大脑是新陈代谢消耗能量很大的器官,而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量的增大是极其重要的环节。而脑量的增大,则要求有营养更加丰富的食物。早期人类牙齿的结构和石器技术的改进都表明,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从纯素食主义者逐渐改成了肉食主义者。而这也正是人类与南方古猿分道扬镳的标志。随着食性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身体结构上的变化。于是,人类和南方古猿进一步分化,南方古猿继续保持着性二型的生活方式,就像现在的狒狒。而人类则向着男女身材比均一的方向发展。也许正因如此,所以在200多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曾经在东非和南非与好几种南方古猿共同生活在一起。但是,100万年以后,人的祖先则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而各种南方古猿,却滑向了灭绝的境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现在,社会的分工越来越合理,男人能做的事,女人几乎都能做。但是,男人却不敢说这样的话,因为他们不能生孩子。而且,随着文明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男人在追逐女人时很少需要身体上的碰撞,而是需要多动动脑筋。那么,男女之间的性二型为什么还没有消失呢?这是由男女的基因不同造成的。基因的变化非常缓慢,即使发生突变也需要时日。所以,男女要在身体上达到完全平等,看来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由此可见,男女之间,似乎总是有一场打不完的战争,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很难做到绝对的平等。但是,从历史上来看,女性掌权的时间,要比男性长得多。只不过是,女人掌权在先,男人掌权在后,时至今日,女权运动方兴未艾,女性正在觉醒之中,纷纷要求男女平等。而且,女皇、女总统、女总理、女部长也愈来愈多,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阴盛阳衰之势。但是,各个国家乃至世界的大权,主要还是掌握在男人们的手里,要想达到完全平等,女人们还需要继续奋斗一阵子。
  
  责任编辑 蒲晖
其他文献
许多动物走路不是靠腿,而是靠屁股;疯狂接吻不仅有助于抓色狼,而且能够抗过敏;蜜蜂叮哪儿最疼……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又来了!今年获奖的研究成果十分精彩,令人脑洞大开。  始于1991年的搞笑诺贝尔奖是对诺贝尔奖的有趣模仿,其名称来自Ignoble(不名誉的)和Nobel Prize(诺贝尔奖)的结合,主办方为《科学幽默杂志》,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物理学
2014年5月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经合组织年度部长理事会上,瑞士政府宣布与46个国家签署《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正式承诺实施关于在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的全球新标准。这一消息随即被外界解读为瑞士很可能在银行保密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将把一部分客户信息披露给其他成员国。“避税天堂的时代已然结束”成为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头条新闻。在曾经的神秘光环被卸下了之后,庞大的瑞士金融业将会受到百年来最严峻的挑
“8·12”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3天后,现场仍有大量危险、剧毒的化学物品。这些物质一旦遭遇降水,不仅可能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还有可能降低水体的pH值(水体朝偏酸性发展),再加上爆炸烟气中的硫化物,经过雨水冲刷,一般也会降低pH值,可能污染水体环境。  针对这一情况,天津市气象部门已经做了人工消雨预案, 一旦天津上空有较大云团,雨水量较大,就将采取人工消雨措施。  人工消雨是人工影响天
足球是当今世界上最具神奇魔力的体育运动,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大运动。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经常参加比赛的球队约80万支,登记注册的运动员约4000万人,全球狂热的足球迷达8亿人,世界杯期间观赛人数达20亿人次。据统计,从事足球产业的人数达1亿人,其影响遍及全球。  古代足球起源于中国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考古学家证实,足球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都城临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身上的精神深刻影响着美国的思想和文化,奠定了美国社会和美国精神的基调,塑造了美国人的性格。北美大陆早期以清教徒为主体的移民是如何影响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呢?请随笔者一起探寻。  追求自由的流浪者  清教是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派,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所谓的新教也就是主张改革的一支教派,而清教徒的改革呼声更为强烈,他们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会内的天
今年2月15日,一颗小行星从距地球2.7万千米的地方掠过,同一日,一颗陨石在俄罗斯上空爆炸。两起事件的发生让如何保护地球安全成为关注焦点。  据美国宇航局估计,平均每40年就有一颗小行星从地球附近掠过。面对存在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有两个基本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一个是,在大小足以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来袭之前,我们能够争取到多少预警时间?另一个是,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阻止来袭小行星的脚步?好消息是,美
2014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地在月球实现软着陆,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登月的国家。人类最近一次登月行动是37年前的苏联探测器“月球”24号。为什么时隔三四十年后,人类的目光又一次重新聚焦月球呢?这与月球作为太空探索“前哨”,尤其是资源基地有很大关系。事实上,不仅是月球,近地小行星也吸引了人类的目光。随着人类发掘利用资源量越来越大,导致地球资源日益减少,人类不得不像古人那样
隐身能力长期以来吸引着人类,也为许多哲学家和文学家带来创作的灵感。英国科幻作家赫·乔·威尔斯1879年创作的《隐身人》一直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并于1933年拍成电影。隐形斗篷也在《哈利·波特》一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与隐身认知相关的心理认知研究,也是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于心理学家而言,其中,最基本的问题是:隐身会如何影响人们的感知呢?    如何从心理上制造隐身感  虽然隐身能力
元明清三朝,中央政府在广大的西南、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了3000多个大小土司,其中鄂西南就有18个著名土司,有人将这18个土司串在一起编成了一首诗歌:“中建争雄金峒寒,东乡忠路望山盘;沙溪大旺唐崖郡,木册高乐腊壁间;漫水东流归卯洞,散毛西去有龙潭;只因中峒当忠孝,开府施南百福安。”  唐崖土司作为鄂西南18大土司之一,是行政级别最低的土司;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和遗址保留的完整,在第39届世界遗
永平府北临大漠,东控辽东,西护京师,是连接京畿与山海关的要冲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永平府古城位于永平府中心地区,今卢龙城西,“李广射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指的便是卢龙城。明清时期的永平府古城是京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京东第一府”的美誉。  历史沿革  永平府肇始于殷商时期的孤竹国,周属幽州,春秋时期为山戎、肥子二国地,战国时属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