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和演唱心理因素的研究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i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音乐学习对象和内容进行研究以及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和演唱技巧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对音乐学习和演唱心理因素进行研究。
  关键词:音乐学习 演唱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5-0084-02
  一、音乐学习
  目前而言,音乐学习的研究对象通常是:音乐学习的对象、音乐学习的内容。通过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提出音乐学习的作用,发现音乐学习对社会的价值,不断深入研究音乐学习,加深对音乐学习的认识,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为音乐学习的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一)音乐学习的对象
  通常情况下,音乐学习的对象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职业音乐人,这类主要是以音乐专业的学生和从事音乐工作者为代表,以器乐、声乐为职业的学习对象。这类音乐学习的对象往往是在年龄较小的阶段就开始学习,他们在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通过长时间、高强度、有目的的进行音乐训练学习。第二类:业余爱好者,这类主要是以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代表的音乐学习对象。这类音乐学习对象,没有学习年龄的限制,不需要明确的音乐学习的练习目的性,因此在音乐学习过程中这类人不像专业的音乐学习者那样,进行长时间的练习,他们仅仅需要能够简单地进行乐器的演奏即可。第三类:普通人,也就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
  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根据音乐学习的对象,有的放矢的进行配套的学习方案。比如对于职业音乐人,必须采取高难度的音乐学习方式;对于普通人,应当采取相对比较简单的音乐学习方案。针对音乐学习的研究,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两大类进行研究:第一类是进行比较研究,针对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业余爱好者和普通人进行分类比较研究,主要研究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水平,大脑结构等;第二类通过研究一套系列的学习方案,通过测试对比专业音乐学习者、业余音乐爱好者和普通人认知水平和大脑结构的变化等。
  (二)音乐学习的内容
  研究音乐学习的内容,需要从音乐学些的时间差异、学习方式的差异以及音乐学习的起始时间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音乐学习研究方面的参考文献证明:1.音乐学习时间的长短能够对学习音乐的人的认知水平和大脑结构产生影响,音乐学习产生的效果以及持续的实践跟音乐学习的时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文献上看,大多数研究资料严重缺乏对后期的追踪调查,因此音乐学习产生的效果持续时间还未明确。2.音乐学习方式对音乐学习产生的影响是相对比较明显的。对比不同的研究文献发现:不同的方式,对相同的音乐学习阶段的人,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同的学习方式,对不同的学习对象产生不同的影响。3.音乐学习的起始时间对音乐学生产生的影响同样相对明显,是对音乐学习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音乐学习的年龄越小,对音乐学习的影响就越大,对音乐人的认知水平和大脑节后产生的影响越剧烈。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音乐学习时间的长短、音乐学习方式以及音乐学习的实践队音乐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音乐学习的作用
  研究音乐学习的内容和音乐是为了更高的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提高音乐学习对社会的价值,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基础,拉动了社会需求,为音乐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音乐学习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触音乐。在音乐的接触过程中,人们不断的领悟音乐中的美学色彩,提高对音乐的欣赏的能力,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在不断的音乐学习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乐理知识,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2.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基础
  全民文化建设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民经济的到来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因此,人们开始了精神领域的追求,全民文化建设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欣赏价值是精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全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全民文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基础。
  3.拉动社会需求,繁荣市场经济
  音乐艺术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是实现音乐价值的具体体现,音乐学习能够提高音乐艺术的欣赏价值,繁荣音乐的市场,推动音乐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拉动社会需求,繁荣市场经济。
  二、演唱心理因素
  影响演唱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有:演唱时的心理状态、演唱技巧以及演唱的音响美学,这些因素,影响着演唱心理素质。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解析,进行对演唱心理因素的研究,不断的提高演唱的质量,提高音乐的艺术欣赏力,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一)心理状态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
  演唱的心理状态是形象演唱心理因素的关键因素,演唱心理状态的好坏,关系着演唱的成功与否。在演唱的过程中,较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让演唱效果达到最佳,反之,则能毁掉一场演唱活动。影响演唱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演唱者的技术问题(表演者基本功不扎实,在表演的过程中出现极度心虚,造成心理负担过重,表演失常)、作品内容准备的不充分、缺乏基本功和较好的表现能力、功利心过重等,这些心理状态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二)演唱技巧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
  演唱技巧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共鸣、发声、音域、力度、舌的位置、呼吸、喉头、吐字咬字、形体表演等技巧进行影响的。共鸣是演唱者的感觉,通过共鸣找出演唱感觉。发声是演唱者的演唱技术的重要体现,通过稳定的情绪,进行放松的进行发声,从而进入演唱的状态。同时音乐的力度、音域以及舌的位置、呼吸、喉头、吐字咬字、形体表演等技巧,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样具有自己的特色,在研究演唱技巧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过程中,这些演唱技巧是十分关键的。通过不断的对演唱技巧的详细了解,掌握这些演唱技巧的基本特征,才能不断的积累演唱经验,提高演唱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表演时的成功率,同时提高了演唱质量。
  (三)音响美学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
  通过听觉感知音乐,通过放松的声音可以让听众感觉到轻松。音乐家在演唱的过程中只有通过与受众达到共鸣,才能把演唱时的思想情感,快速有效的传输到听众的内心,将歌曲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到听众的面前,达到美学的境界。因此,音响美学对演唱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演唱心理因素主要受到心理状态、演唱技巧和音响美学三个方面的影响,演唱者想要演唱出经典的音乐作品,通过不断的掌握这三方面对演唱心理因素影响,进行总结归纳,不断培养自身的演唱能力,提高自身的演唱心理,能够不断的与听众达到共鸣,达到舞台演出的高效率进行。
  三、结语
  音乐学习和演唱心理因素的研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二者在音乐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的。在音乐学习的研究中可以得出:音乐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对音乐掌握力度,而且通过音乐学习,不断的提高全民文化的素养,提高人们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不断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演唱心理因素的研究中,通过对影响演唱心理因素进行剖析,不断掌握,演唱过程中对演唱心理因素,才能不断的创作更好的作品,适应更多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高音乐艺术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玥欣.声乐心理学中的“移情”心理探究——以湖南“茶山号子”的演唱心理特点研究为例[J].音乐时空,2014,(14):79-80.
  [2]范晓萍.谈戏曲演员的演唱心理培养[J].歌海,2013,(02):66-68.
  [3]马达.元认知与音乐学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03):19-22.
  [4]蔡黎曼,黄虹.关于大学生音乐学习与偏好的调查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04):15-18.
其他文献
一、全文转载  《新华文摘》  2020年第5期  圈層下的“新网红经济”:演化路径、价值逻辑与运行风险 / 朱春阳 曾培伦(本刊2019·12“特稿”)  2020年第13期  智能化演进: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历史机遇与发展策略 / 段鹏(本刊2020·3“特稿”)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20年第7期  建设性新闻的中国范式——基于中国媒体实践路向的考察 / 漆亚林(本刊2020·3“专题”
期刊
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在对西藏自治区区域资本流动格局现状分析基础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检测西藏区域资本流动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资本区域流动规模进行测度,进而分析西藏区域资
在钢琴演奏中,具有音乐表现力能够将音乐作品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听众,从而打动听众的内心,使听众产生共鸣。因此,在钢琴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重视程度,提高学生的音
针对被动柔性防护网结构的系统缓冲性能,从冲击变形控制机理着手,分析了系统冲击变形的影响因素,设计了优化的缓冲结构体系。分析发现,系统冲击能力主要由网片顶冲变形、支撑
金朝“同乡里”的乡里是虚指、泛指。金对“同乡里”并无具体明确的地域划分,可以是同郡也可以是同村或同社;较之于村,里更能体现民众对地域的认同性。从姓氏分布角度而言,同
基于非微扰量子电动力学的频域理论,研究了原子正交偏振双色激光场中的电离过程。研究表明,在两色低频激光场中,两束激光场在电离过程中起了相同的作用。在低频和高频双色激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特点、构成等方面的论述,阐述图书馆信息资源综合开发的意义和原则,进一步探讨图书馆信息资源综合开发的途径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