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血液中主要的脂类物质,以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的形式存在。所以高脂血症(现称血脂异常)又称为高脂蛋白血症,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后者是指血液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增高。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总胆固醇升高为特点的高胆固醇血症,是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在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已明确,降低胆固醇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死亡危险。而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其轻至中度升高通常反映脂蛋白残粒增多,可能由此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当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影响胆固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常随年龄而上升,但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其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其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謝相关的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胆固醇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应当指出,总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评估和预测价值不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者是更精准的指标。
  甘油三酯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与胆固醇比较,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等生活方式影响更大,是热量过剩的标志,也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调节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是高脂血症治疗的基础措施,包括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加强锻炼、戒烟限酒等。胆固醇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所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首要的干预靶点,应强调他汀类药物的作用。而对于高甘油三酯的药物治疗,更强调首先应用前面述及的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仅轻、中度升高,依然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主要目标。对于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应首先考虑使用主要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通过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对患者使用青
彝族自古以来将虎作为本民族的原始图腾,至今流传在我国云南彝族的"虎舞",既是彝族先民早期万物有灵观念与自然崇拜的产物,也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息息相关,该舞蹈的
穿越渺渺大漠者需要绿洲,因为它与生的希望紧密相连。历史教学离不开《中史参》,因为她是助您成功的阶梯。我们深知,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刊物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为了进一步
江苏省于2015年正式启动科技报告工作,并将用5年的时间建成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本文论述了江
目的 分析探讨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至2019年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