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建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81065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英语学科教学对增加学生英语知识储备,增强其英语学习水平及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但现阶段,已有多项教学研究资料指出,目前我国许多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枯燥、教师难以兼顾学生个人发展、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较低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学生课堂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均不理想。对于这种教学发展现状,有教学专家提出,于高校校园内创建英语文化环境,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而且还可有效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其英语体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及其重要性出发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效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建策略,希望对以后的高校教学实践提供些许指导或建议。
  【关键词】高校 校园英语文化环境 创建 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在各级教育机构中的大力推广和不断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校园环境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其中尤以高校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建更为明显。当前环境下,在高校原有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建设,可有效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还可将学生的英语学科学习延伸至课堂外,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与创新意识,并恰好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与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等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笔者收集并整理了多项教学研究资料及相关的文献报道,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建策略,现简要论述如下。
  一、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及其创建的重要性
  对于高校学生来讲,校园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与其自身的学习情况和个人文化发展联系密切。英语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语言学科,该学科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校园生活中文化环境的影响或熏陶。
  现阶段,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建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来说非常重要,通过多种有效措施创建和谐、自然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可帮助学生摆脱空间与时间的限制,使其能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英语知识,增强其学习兴趣,整体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本质上来讲,英语文化属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创建或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可采用举办英语竞赛、英语文化讲座、开展英语角或英语展活动等多种方法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感受英语文化气息,增强其英语语用意识,提高学生英语学科学习水平及其语言运用能力。
  二、高校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建策略
  1.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氛围,优化学生英语学习环境。一般来讲,高校中的英语学科教学内容范围较广,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读、写以及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等,所以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不仅需重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且还需向学生详细介绍英语知识的背景,使其了解英语学科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等,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及其求知欲望,以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充分借助先进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视频、音响、图片等多种多媒体媒介将教材知识一一直观呈现出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再次,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进行知识讲解时,需充分结合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化知识或背景,通过视频或图片的方式展示出来,增强学生对教材教学内容和西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并指导或鼓励学生合理运用英语知识表达自身的观点,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优化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及时革新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增强学生语言实践运用能力。从英语学科本身来讲,其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语言知识并开展或进行交际活动而设计的系统化语言教授活动,学生学习任何一门语言均离不开其自身的努力与必要的实际操作,且英语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性技能,学生需经过大量实践活动才可能掌握其语言运用技巧。同时,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校中许多学生自身的英语知识基础较差,多表现为“听不懂”、“说不出”或“说出口丢人”等尴尬情况,这就导致学生易对英语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课堂学习兴致不高,且对于一些与英语相关的学习项目或课堂活动均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参加,再加上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与英语接触较少,鲜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其英语学习只能依靠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需与时俱进,在新课改背景下及时转变或革新教学模式,多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适当采用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例如班级讨论、小组辩论、情景教学、游戏法等,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课堂主体作用,加强其口语表达;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有目的性地突出英语语言的实用性,指导或管理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如英语竞赛、口语演讲、家人陪同训练等,以此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锻炼并提高其语言知识实践运用能力。
  3.积极开展校园英语活动,创建英语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来讲,其高校中的英语知识学习若单单依靠课堂教学则远远不够,学校需重视并加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建设,主要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校园英语活动,并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取长补短,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满足其内心精神寄托和学习需求,且此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可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熏陶,从而诱导学生的英语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首先,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众多高校中举办和开展较多的校园英语活动主要有英语歌曲表演、英文原视频影片播放以及英语话剧表演等,其中英语歌曲表演不仅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而且还能够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其学习积极性;英文原视频影片则是传播英语文化的一种重视载体,其内在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思想或文化底蕴,直观化的视觉感官学习可帮助学生了解多种非言语的新型交际方法或手段,增强其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其次,学校也可通过举办英语作品阅读活动、英语角活动或创建英语园地板报栏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在空闲时间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并要求其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写出一篇阅读感想,在锻炼学生的英语实践写作能力的同时,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创造力,为其英语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创建和谐氛围,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环境。   4.重视校园标识和校园广播的双语化,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在高校中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需从学生的身边做起,例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标识与校园广播等,均可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增强校园文化气息,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具体实施对策如下:①校园标识的双语化。可在校园中的主干道、餐厅等人流量较多的公众场所设置规范、标准的汉英双语标识,在学校教室、教学楼建筑以及图书馆等张贴双语格言或宣传标语等,同时也可制作一些英语板报,板报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英语知识、英文幽默故事、著名人物轶事以及学生的优秀英语作品展览等,如教师节的“Happy Teachers’Day”,圣诞节的“Merry Christmas”,春节的“Happy New Year”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接触英语知识,增强其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和掌握。②校园广播的双语化。学校可在校园广播站设立专业的双语广播时间,定期向学生发布热点新闻、英文信息或播放CCTV9英文节目,由专业学生或记者撰写英文报道,保证英文播报的准确性,如此一来学生可在空余时间听取校园英文广播,能够使其在放松状态下沉浸在英语文化氛围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
  5.创立校园英语网站,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平台。近年来,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种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其中尤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较多,故各大高校在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建过程中需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校园文建设的多样性、灵活性与趣味性。例如创立校园英语网站,并在网站中为学生开辟多个英语学习板块,主要可包括英语聊吧、读吧、测试点、影视欣赏、翻译社、游戏以及英语新闻和歌曲播放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公开的英语学习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网站知识板块,排除干扰信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其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在高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可大大延伸或扩大英语课堂教学范畴,加强英语文化渗透和感染,对提高学生英语知识学习水平,增强其语言运用技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许多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仍处在诸多问题,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这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学校和英语任课教师需重视校园英语文化建设,从创设英语课堂教学氛围、革新教学方法、开展校园英语活动、校园标识和校园广播的双语化以及创立校园英语网站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进和文化建设,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英语课堂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英语实践机会,增强其语言运用能力,并于校园中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平台,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科的认知,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学校整体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安璐.高校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创设策略[J].校园英语.2014,(32):09.
  [2]战秀琴.校园英语文化环境的功能及构建对策[J].广东技术示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09):65-67.
  [3]郭淑丽,贾存爱.营造艺术类高校校园英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J].时代教育.2015,(19):17.
  [4]杨欢欢.基于CDIO理念下的大学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建设——以广东白云学院第二课堂实践为例[J].科技信息.2011,(07):225.
  [5]王欣.浅析校园英语文化的建构[J].校园英语.2012,(20):95.
  [6]王洪萍.浅析高校英语课外语言学习环境建设的方法[J].考试周刊.2014,(26):89-90.
  [7]杨日夫,罗欢.创建校园英语文化环境对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分析[J].校园英语.2015,(04):39.
  [8]邵玲玲.建构主义理论下有效开展高校英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5,(21):190-191.
  [9]蓝皑珠.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时代教育.2015,(01):111-112.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传授知识、师生进行双边活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得体、精巧、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设计,不仅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师生的教学互动,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从事高中英语教育工作13年,对英语教师的课堂进行仔细观察,就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切实可行地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英语课堂 课堂提问 策略 分析研究  
【摘要】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引入,成为英语教学中的新变革,特别是教材的板块设置上,可谓独具匠心。本文就以该教材的task板块为例,阐述其设置特点,并讨论教学策略。  【关键词】牛津版高中英语 task板块 教学策略  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使用是英语教学领域的一场变革,它改变传统英语教材中的许多弊端,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的革新要求,即转变教学教学观念、创新学习方式、转变教材观念。在牛津版高中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新教改的实施,我国的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要求教师提高有效教学成果。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对教学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争取用最少的精力、时间投入调动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英语教学作为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仅利于拓展学生的世界观,更利于融洽的与世界接轨。因此,英语应该从小学抓起,通过有
【摘要】大学外语教育与中西方文化整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学外语教育有利于文化的整合,使我国文化多样化;文化整合为大学的外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背景,有效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为了研究大学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整合,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外语教育与文化整合的联系,其次重点探讨大学外语教育的文化整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育 文化整合  一、引言  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
长久以来国内二语写作的研究一直忽略了中国教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的影响。相较于国际二语写作而言,中国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教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取技巧及帮助其培养正
穿越历史的长河rn“蚕”,在诗歌中时常可见.汉代乐府诗《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唐朝王维《渭川田家》中的“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北宋欧阳修《归田园四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专业化要求亦越来越高,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才能胜任这一份工作。其中学科教学知识,即PCK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论述PCK其实是通过高中英语教师这一角色来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并且提出教师的PCK发展战略进而提升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PCK 高中英语教学 课堂有效性  一、PCK的含义  中文名
【摘要】高校英语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为一项任务和目标来实施,本文对此加以探究。  【关键词】外语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为了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教育部高教司出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结合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再借助计算机,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也被定义为“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能力和意愿”。实际上,我们强调主体性
人体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命体.从生物学上讲,人体是由60兆个细胞组成的,其中人脑中就有1000亿个以上神经细胞;人体骨髓每天要造出2000亿个红血球;肠内有100兆个以上细菌;每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