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前概念”对新概念构建的干扰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jnb2009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概念”干扰是构建新概念的主要思维障碍,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加以排除.物理思维具有高度的批判性,既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形成优秀思维品质的必要基础.在“加速度”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相似“前概念”进行反思,提练物理思想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意识的提升.
  关键词:加速度;前概念干扰;概念构建;思维障碍;批判性思维
  1 问题分析
  《列子·汤问篇》中“两小儿辨日”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在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之前,学生的大脑已有一幅被前科学概念、自身经验及情感所主导的物理图景,有一些观念、概念可能是片面甚至错误的,会对正确构建新概念形成干扰.
  构建物理概念过程的主要思维障碍有:感性认识不足、思维方法不当、思维定势影响、相关概念干扰.[1] “相关概念干扰”是指“前概念”对新概念的构建形成干扰,如果缺乏对“前概念”的反思与质疑,就不能完全排除其干扰,尤其是“相似前概念”会对正确构建新概念产生较大障碍.排除这种干扰的对策是对前认知反思与质疑.批判性思维作为反思性思维,在排除“前概念”干扰,认识物理本质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速度”是“加速度”的 “相似前概念”.在学习“加速度”时,“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能正确区分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不能区别速度与速度变化、忽视速度变化所需的时间;将运动快慢与速度变化快慢相混淆、将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混淆;不能准确判断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2]这是“相似前概念”对学生构建“新概念”形成干扰的典型表现.教学过程不应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原有相似知識(速度)进行反思,排除思维干扰,正确构建新知识(加速度).
  2 教学实践
  21学情分析
  学生刚建立“速度”的概念(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13速度”,§14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5加速度),尚缺乏深入理解与广泛运用.研究“加速度”时,学生认为问题的核心是“变化快慢”且又是“与运动有关”,就很容易不假思索地试图用“速度”去解释“加速度”问题.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习惯用旧思维去面对新问题,缺少积极主动的质疑习惯和批判意识,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前概念”的反思,而直接将“前概念”在新情境中运用.这是学生对“相似前概念”缺乏反思的典型表现.
  22设计意图
  “加速度”是高中生遇到的第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也是高中生遇到的第一个学习难点.在“加速度”概念构建过程中有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比值定义法、变化率、极限思想和数学运算中的矢量方向表达等,这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排除相似前概念“速度”对“加速度”概念构建的干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反思的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引导学生反思“速度”概念的核心意义(描述位置变化的快慢),提练物理思想方法(如何描述变化的快慢),探索新情境中的相似问题解决(如何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训练学生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促进批判性思维意识的提升.
  23课堂活动
  (1)回顾与反思:(教学目标:通过回顾相关物理概念,反思描述物理量变化快慢的思想方法)
  问题1:“速度的概念描述什么问题?”(描述运动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即运动的快慢)
  问题2:“速度是如何定义的?”(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问题3:“初中物理学习过类似的描述事物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吗?是如何定义的?”(功率,做功与做这个功所需时间的比值,描述做功的快慢)
  问题4:“如何用数学方法表达某个物理量变化的快慢?”(用该物理量与发生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表示单位时间的变化大小)
  (2)体验与探索:(教学目标:通过研究真实的运动情境,体会速度的变化也有快慢;迁移“描述变化快慢”的思想方法,构建“加速度”概念)
  体验情境:法拉利赛车与飓风式战斗机的速度较量(新闻稿件);小轿车与旅客列车起动速度变化情况不同(视频);小轿车与列车启动过程发生相同速度变化所用时间不同(教科书P25).
  探索发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的”.
  问题研究:“如何描述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方法迁移: “描述变化快慢”的思想方法.
  概念构建:加速度的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方向.
  (3)排除“相似前概念”干扰:(教学目标:分析“速度与加速度”的异同,理解两者共同属性是“描述事物变化的快慢”)
  比较反思:用列表的形式,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意义、定义、定义式、方向进行比较研究.
  交流探讨:
  问题1:举例说明“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这三种运动情境.
  问题2:加速度能否描述运动的快慢?速度与加速度的共同属性是什么?
  问题3:速度与加速度有无直接联系?如何区别?
  问题4:举例说明“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
  概念辨析:区别速度与加速度概念,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用反思的观点辨析下列说法的正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速度变化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E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实践反思
  学生对“加速度”理解的困难与偏差,客观原因是“加速度”概念的抽象性和相似前概念“速度”的干扰,主观原因则是学生自身思维定势的作用.由于初中物理学习的特点,对于刚接触高中物理学习的高一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主动质疑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反思、批判的意识,习惯于浅层思维,显然无法抵抗相似“前概念”的干扰.
  学习所涉及的因素既多又复杂,使得学习过程不可能是线性的,也不可能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并非是简单地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过程,而是学习者的原有相关认知与新的学习内容相互作用(同化),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顺应)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是知识的处理和迁移,教师应是助学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排除相似前概念“速度”的干扰,正确构建“加速度”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意图是:“知识层面”是让学生从前知识经验中提练“描述物理量变化快慢的思想方法”,并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构建新概念,再将新概念与前概念进行比较,理解两者的共同属性与区别,从而形成对新概念的正确理解;“能力层面”是让学生在概念构建过程中体会质疑和反思,领悟物理思想方法.
  通过课堂观察,看到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与顺畅的.课堂反馈显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正答率80%以上):学生大多能正确理解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和加速度的共同属性”,能区分“运动快慢与速度变化快慢”,能说出“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慢”三者的情境,知道“速度变化需要时间”,能准确判断“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不足之处是(正答率60%以下):学生对“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 判断困难.
  从总体来看,本节课在物理思想方法提练与思维训练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在质疑反思习惯的培养与批判性思维意识的提升方面应是有益的.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应有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批判性思维是理性极强的思维,强调对获取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处理,以帮助思考者进行清晰、理性、明确的判断.物理思维具有高度的批判性,物理思维的批判性既是高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形成优秀思维品质的必要基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优秀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可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应有意识地积极为之.
  参考文献:
  [1] 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02-206.
  [2] 蒋鸣.在物理概念构建中提升批判性思维意识[J].物理教师,2015(4):15.
其他文献
摘 要: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学校开设了《物理就在你身边》的选修课程,并成为“高中物理拓展性实验”课程基地的子课程.该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索、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机会.  关键词:选修课;课程基地  作者简介:蔡唱(1981-),男,江苏句容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学科教学,高中拓展性实验,自制创新教具研究;陈霞(1982-),女,江苏泰兴人.大学本科,在职硕
(镇江新区大港中学江苏 镇江212132)    力的平均值是所有瞬时值的算术平均值,其分为两种,一种是力对位移的平均值,其与位移的乘积代表力所做的功.一种是力对时间的平均值,其与时间的乘积代表力的冲量.当力与位移或时间存在一次函数关系时有=F1 F22.证明如下:设F(x)=kx b,  Fx=∫x2x1(kx b)dxx2-x1  =(12kx22 bx2)-(12kx21 bx1)x2-x1
摘要: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视角,通过对2018年全国Ⅰ卷综合物理科的计算题进行评析,挖掘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全国I卷物理命题新特点,给一线教师以备考启示,最终实现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国卷;物理计算题;评析;启示  作者简介:张一驰(1992-),男,硕士研,物理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课程与教学、CYPT/IYPT竞赛、丘成桐科学奖、STEM教育等;  陈怡(199
〔摘要〕 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立法保证、政府主导、永续性、体制性的国家给付制度。社会保险制度成熟的国家均制定社会保险法律,确立社会保险行政管理体制,并独立于政府设置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机构,确定其为职权与职责相统一的社会保险法人,同时建立连接社会保险相关各方主体责、权、利的治理机制。直面我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法人地位不独立、治理不完善,职能错位缺位、服务能力脆弱之实践困局,需要朝着独立社会保险人的方向,对
摘 要:以“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板块模型”为例,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以深度学习理论为依托,问题链为引导,实施高三一轮复习的高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板块模型;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9-0037-04  基金项目:深圳市“学科素养背景下,促进物理深度学习的问题驱动教学研究”(项目编号:y
蒙台梭利模拟联合国(MMUN)创立于2006年,其教育理念来自于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一位来自意大利的伟大的儿童教育家、改革家。蒙台梭利坚信未来世界的和平存在于对儿童的教育之中。作为联合国及其前身“国际联盟”的支持者,蒙台梭利多次在国际大会上发表演说,呼吁和平以及儿童的权利。  MMUN是联合国唯一的模联示范项目,换句话说,这是唯一被官方认可的模拟联合国项目,相对
我是朱皓康,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7级学生。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我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协会和Youth For Understanding项目共同组织的赴美交换生项目。我所交换的美国学校位于美国农业大州,素有玉米之乡美誉的爱荷华州(IOWA)的达文波特市(Davenport)。学校是当地的一所大型公立高中North High School,中文名可以称为“北高”。在美国的一年里
面对这份冰淇淋,你忍心上演“人咬虎”的一幕吗?  以虎为主角的陕西民间工艺品  当你握着它的身体,喝水是否也会小心翼翼?  “抱抱我,别怕我;不咬你,温暖你。”  虎头鞋你穿过吗?你一定无法回答——因为那时你还在襁褓中呢。   带上这个头饰,你顿显王者之气。
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而与“发明了成像半导体电路”的另两位美国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么,“开创性成就”指的是什么呢?  前辈:从意外发现到大失所望  19世纪70年代,一位英国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在一个容器的壁上钻了一个小孔,然后往容器里倒入大量的水,让水从小孔中流出。此时,用光照射容器内的水,他发现射入水中的光竟然随
can和may是英语王国里最活跃的两个情态动词。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吧!    【亲密关系】  1.两者都是情态动词,在句中均不能单独作谓语,其后必须接动词原形,与实义动词一起构成句子的谓语。如:  Can you speak English?你会讲英语吗?  May I watch TV after supper?晚饭后我可以看电视吗?  2.两者都可表示“许可”与“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