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艺术从农夫脱衣谈起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mw3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批评是教师管理学生的一种方法,可是表扬,学生乐于接受;批评,往往引起学生反感。换句话说,教师批评学生很容易,但真正让学生从心底接受批评并非易事,本文以“农夫脱衣”的故事告诉读者批评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避其锋芒,巧做疏导;旁征博引,发人深思;诙谐幽默,举重若轻。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俗话说:“箭伤肉体,话伤灵魂”,批评应讲究语言艺术,只有通情,方能达理。
  关键字:批评艺术;巧做疏导;旁征博引;诙谐幽默;觉悟
  
  有一个故事,很值得我们从教人员思考:冬天,北风要与太阳比赛威力。看到野地干活的农夫,北风对太阳说:“看谁能够最先把农夫的衣服脱掉。”太阳点头同意。于是北风鼓足气,对着农夫拼命的吹拂凛冽的寒风。农夫冷得瑟瑟发抖,身上的棉衣越裹越紧。接着太阳上场,微笑地对着农夫散射温煦的阳光,不一会儿,农夫脱去了棉衣。
  比照之下,有些教师用语刻薄,伤害“差生”或犯错误学生的现象犹如北风,冷且无情,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傻猪”、“人渣”、“别给我丢脸”“你爸你妈是近亲结婚”……这样的批评,既有失风度,更违背人性,其效果只会是雪上加霜,使人“越裹越紧”,这样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会对学生产生无法消除的阴影,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职业高中的学生,正处于性格叛逆期,学习基础薄弱,听惯了冷嘲热讽,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既不能听之任之,更不能横加指责,而是要讲究一定的批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的时候,他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学生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而应“充满情和爱”。每个教师都应记住这一点,在批评学生时应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那颗追求进步的自尊心,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从而使学生产生改正错误、追求上进的强烈愿望。
  因此,如果要使学生比较情愿地听取并接受我们的意见,那么最好采用“忠言顺耳”的方法。古人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里的良药和忠言指语言直率,用意善良的批评,尽管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苦口”和“逆耳”的东西,总是人们不情愿接受的。既为忠言,我们不妨讲得顺耳一些,这样就会帮助我们达到所期望的目的。当然,这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它要求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感情的基础上,设计出学生们乐于接受的信息,用委婉、温和的话语调动学生心理上的积极因素,使其处于接受信息的“最佳状态”。我认为从教者在批评学生时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避其锋芒,巧做疏导
  对于学生的错误进行严肃地批评,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是必要的,可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规可守,使学生改正不良习惯,但只一味的禁、堵,并不能使学生对错误有深刻的认识,有时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声东击西,避其锋芒,加以疏导,会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一次课上,我正在进行“如何进行细致的观察”的作文指导,有一位男同学不住地向窗外张望,我一看他,立刻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之心,当时,我并没有横加指责,而是对他说:“张建军同学,现在允许你向外望一望,然后告诉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这位同学先是一愣,以为我会批评他呢,然后快速地向外看了一眼,原来是学校为了宣传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在楼外挂的一道红色的横幅,在风中呼啦做响,并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地把飘动的影子洒在课桌上,可是这位同学只是说“我看到有一块红布在飘。”很明显,描述的不够详细,我就因势力导,说:“你完成的很好,但是描述的不够具体,老师刚刚讲到了观察的方法,你想不想让自己说得更好?”然后我对大家说:“谁能告诉他怎样才能细致地进行观察?”于是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这样,不仅使这们同学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且把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吸收到了课堂上,真是一举两得,试想,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一批了之,他不但学不会如何进行观察,其心理也会受到影响,同学们的注意力也不会很快的回到课堂上,后果可想而知。
  二、旁征博引,发人深思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孩子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遇激发怒,单刀直入,甚至有点意气用事的批评教育,学生是最忌讳的,他们常会横眉冷对,带着抵触情绪,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的后果。而如果采取恰当的方法,让事情在学生心中有一个缓冲,慢慢消化,就会达到自我醒悟的目的。
  一次,我提前到班中候课,一进教室,就发现两个同学正大打出手,看到我,马上停了下来,但这两位同学余怒未消。我当时并没有理他们,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四句话:“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然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六尺巷”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桐城一巷子住着张、方两户人家,都是高望家族,两户人家因建房争地皮而发生争吵,张家写信求助于在朝廷做文学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张英接读家书后,随即提笔写下了这四句诗,令信差带回,张家接信后,遂将院墙后移三尺,方家见后受感动,亦将院墙后移三尺,让出的通道被人们称为六尺巷。讲完这个故事,我发现怒气已从两位同学的脸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羞愧。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让他们不由自主的反省着自己的言行。
  三、诙谐幽默,举重若轻
  幽默的批评是重语轻说,一语中破,让学生在诙谐、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批评,改正缺点,它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而且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一次课上,一位同学趁我不注意,向另一位同学扔了一個纸团,正好扔在了这位同学的头上,他不但自己不听讲,还影响其他同学上课,违反了课堂常规,我停了下来,说:“你的名字叫姚朋,但我看你的投篮技术赛姚明,可就是怕球筐受不了。”这位同学听后,挠挠头,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为了让每一颗心都充满阳光,每一张脸都布满笑容,对于他们犯下的错误,我们大可不必大动肝火,严加指责,特别是当其处于一种不安与自责的心境下,更不应该不分场合地严加训斥,而是采取委婉的方式,保护其自尊,让学生知晓过错,促其觉悟,从而达到自律。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对称呼语的翻译研究和《红楼梦》的研究都有很多,但是以称呼语为语料进行《红楼梦》译本对比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本文以前八十回王熙风话语中的称呼语翻译为语料,从社
介绍了在管坯壁上翻法兰边、缩径、扩径加工导管的先进方法和模具结构 Introduced in the tube wall turned flange side, diameter, diameter of the advanced processing
作为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真实反映,中国政治词汇能够帮助世界各国全面了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状态,因此,中国政治词汇的正确翻译对中国的国际交往、交流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