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拉闸、不限电,自有妙招
日本人的节电之夏
节电让过去明亮的夜晚忙得团团转、得不到休息的现代日本人静下心来,重新了认识黑暗的价值。
位于东京的明和产业专门生产打印设备,面对大量的订单,这家工厂开足马力赶工,但奇怪的是,原本应当热火朝天地工厂里灯光昏暗,不仅如此,连空调的数量也比往年少了。
一名工人正使用东京电力公司提供的软件实时监控用电情况,如果用电量接近限额,车间内和管理者的办公室就会亮起橙色灯,而如果超过限额,红灯便会亮起,工人会自觉关闭三套中央空调。
受到三月地震、海啸和核事故影响,今年夏季,日本东京及东北电力辖区内的电力供需紧张,政府要求将用电高峰时段的最大电力需求降低15%。“我们则计划降低25%,”明和产业的行政经理、63岁的达夫表示,在3月的海啸和核事故之前,公司已经比去年节电20%。这里的办公室室温直接设定为28度,天气较热时,很多办公室的实际温度会超过30℃。
与中国许多地方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紧急拉闸限电不同,日本的节电运动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间,形式多样,行之有效。
全日本换上“清凉装”
过去六年中,东京立教大学的道雄邦之的工作内容之一便是巡视校园,保证白天空教室的空调和灯都是关闭的。如果教室里只有几个人,他会关掉空调,并询问学生是否可以把灯关上。如今,学校重新设定了节电目标,道雄也因此加大了巡逻力度——过去一些学生看到他离开后马上再开灯,现在他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要比过去更严格更有效。”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数据,作为在节能环保领域领先的国家,日本的人均能耗仅是美国人的一半。而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的节能力度再次提升。核电站事故引发了激烈的反核之声,虽然八月是日本全年最热、用电量最高的月份,但全日本电厂中的54座反应堆目前只有17座处于工作状态。
初步统计显示,日本拥有节电任务的地区基本都能达到甚至超过目标,地方政府为公众推广了多种可行的节电模式。在这场全日本的节电运动中,交织着民众热情、忍耐力、大幅标语、口号、先进科技和强制措施等多种因素。
几年前政界推广的“清凉商务装”运动,建议上班族在夏天不要系领带、穿厚重的商务服装,以便减少办公场所空调的使用,如今这一运动得以“升级”——鼓励在身处酷热地区的上班族身着Polo衫或日本传统风格的T恤等凉爽的便服,推荐的“超级清凉商务装”还包括夏威夷衫甚至牛仔裤,“清凉程度”绝对超过从前。
日本今夏增设了电力使用的日报,报道实时追踪城市的总体用电情况,并预告次日的电力供应,在每天的早间天气预报中播出,一些地铁和火车线路也加入了这些内容。一旦整体用电接近限额,政府发出的提示信息便会发送到定制者的手机上,促使上班族和主妇们适当调高空调的温度。
电力公司和新闻媒体从本月初也开始发布的电力使用预告,精确显示出每个服务区域即时的使用情况,并呈现出和去年同一天的数据对比。东京电力公司每晚发布次日的用电预告,并在第二天早晨根据天气的变化更新,并在白天每五分钟更新全市的用电总量。
尽管电力公司的工作已经相对到位,但许多媒体并不放过他们。不少报刊对节电情况进行追踪报道,确保没有公司或个人投机取巧。一些刊物甚至让记者手拿温度计直奔敏感人士的办公室,重点是东京电力公司、核监管机构和赞成发展核能的政客,看看他们是否符合要求。
被节电改变的日本人
八月初的几天相对凉爽,日本的总体用电都徘徊在限额的75%左右。东京电力公司电力供应专家幸彦田山表示,因为到目前为止用电总量还未逼近上限,也就无法得知电力报告能否有效影响人们的行为,真正的考验还是在酷热的八月。
节电运动让以霓虹灯和巨大显示屏闻名的东京在今夏显得光彩暗淡,许多日本人放弃了方便精致的小电器。
75岁的佐伯不仅关掉了家中的大部分电器,还拔掉了很多插座。她几乎不用空调,卧室中只有一台电风扇。只有一件电器她不想放弃:能够自动冲洗、升降马桶盖的便利马桶,“我也想把它关掉,但是我实在需要它。”
日本许多地方的政府举办比赛征集节电创意;家庭主妇们每天早8点到晚9点的时限之外还在思考如何节能;公司要采取多种措施节电,一旦超过用电量,罚金最高将接近1.3万美元。
6月7日《日本经济新闻》的评论文章表示,节电存在三个境界,第一是强制层次,即“计划停电”;第二是市场层次,即提高电费;第三则是“善意型”。显然,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有效节电的成果。
在日本社会的节电运动中,虽不乏政府目标和强制措施,但一批节能技术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日本政府提出了许多政策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发放免费电影票让市民集中在外看电影,或发放LED节能灯泡兑换券。
此外,许多软件公司也推出了可节能限电的软件,例如宽带服务公司“NTT东日本”从7月1日起向合同用户免费提供可削减个人电脑耗电量的节电软件;富士通集团开发出了用于智能插座节电对策的耗电量的可视化软件;对于办公室节电,NEC公司推出了新产品——打印一体机的节能控制软件“Web SAM Print Center V”。
“节电15%”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商机。从今年4月起,日本大型家电量贩店“Bic Camera”专门设置节电咨询的柜台,并配置专职咨询员负责针对空调、冰箱、洗衣机及LED照明灯等多种商品提供建议。由于设置节电咨询柜台,该店空调、冰箱及风扇的销售量均超过去年。
经过了地震、核事故和节电,日本人的意识及行动发生了变化。日本电通公司的电通总研的调查结果显示: 52.6%的日本消费者表示“自己正在使用能源的切身感受变强了”;66%的人“希望对能源生产及供给体制以及发展模式有更多的关注”;59.3%的日本人则“希望学到对节能及环境有效的知识并参加节能活动”。
日本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乾正雄认为,一场灾难让日本获得了科技创新的机会,而电力不足在迫使人们节电的同时,也让在过去明亮的夜晚忙得团团转、得不到休息的现代日本人静下心来,重新了认识黑暗的价值。
日本人的节电之夏
节电让过去明亮的夜晚忙得团团转、得不到休息的现代日本人静下心来,重新了认识黑暗的价值。
位于东京的明和产业专门生产打印设备,面对大量的订单,这家工厂开足马力赶工,但奇怪的是,原本应当热火朝天地工厂里灯光昏暗,不仅如此,连空调的数量也比往年少了。
一名工人正使用东京电力公司提供的软件实时监控用电情况,如果用电量接近限额,车间内和管理者的办公室就会亮起橙色灯,而如果超过限额,红灯便会亮起,工人会自觉关闭三套中央空调。
受到三月地震、海啸和核事故影响,今年夏季,日本东京及东北电力辖区内的电力供需紧张,政府要求将用电高峰时段的最大电力需求降低15%。“我们则计划降低25%,”明和产业的行政经理、63岁的达夫表示,在3月的海啸和核事故之前,公司已经比去年节电20%。这里的办公室室温直接设定为28度,天气较热时,很多办公室的实际温度会超过30℃。
与中国许多地方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标紧急拉闸限电不同,日本的节电运动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民间,形式多样,行之有效。
全日本换上“清凉装”
过去六年中,东京立教大学的道雄邦之的工作内容之一便是巡视校园,保证白天空教室的空调和灯都是关闭的。如果教室里只有几个人,他会关掉空调,并询问学生是否可以把灯关上。如今,学校重新设定了节电目标,道雄也因此加大了巡逻力度——过去一些学生看到他离开后马上再开灯,现在他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要比过去更严格更有效。”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数据,作为在节能环保领域领先的国家,日本的人均能耗仅是美国人的一半。而在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的节能力度再次提升。核电站事故引发了激烈的反核之声,虽然八月是日本全年最热、用电量最高的月份,但全日本电厂中的54座反应堆目前只有17座处于工作状态。
初步统计显示,日本拥有节电任务的地区基本都能达到甚至超过目标,地方政府为公众推广了多种可行的节电模式。在这场全日本的节电运动中,交织着民众热情、忍耐力、大幅标语、口号、先进科技和强制措施等多种因素。
几年前政界推广的“清凉商务装”运动,建议上班族在夏天不要系领带、穿厚重的商务服装,以便减少办公场所空调的使用,如今这一运动得以“升级”——鼓励在身处酷热地区的上班族身着Polo衫或日本传统风格的T恤等凉爽的便服,推荐的“超级清凉商务装”还包括夏威夷衫甚至牛仔裤,“清凉程度”绝对超过从前。
日本今夏增设了电力使用的日报,报道实时追踪城市的总体用电情况,并预告次日的电力供应,在每天的早间天气预报中播出,一些地铁和火车线路也加入了这些内容。一旦整体用电接近限额,政府发出的提示信息便会发送到定制者的手机上,促使上班族和主妇们适当调高空调的温度。
电力公司和新闻媒体从本月初也开始发布的电力使用预告,精确显示出每个服务区域即时的使用情况,并呈现出和去年同一天的数据对比。东京电力公司每晚发布次日的用电预告,并在第二天早晨根据天气的变化更新,并在白天每五分钟更新全市的用电总量。
尽管电力公司的工作已经相对到位,但许多媒体并不放过他们。不少报刊对节电情况进行追踪报道,确保没有公司或个人投机取巧。一些刊物甚至让记者手拿温度计直奔敏感人士的办公室,重点是东京电力公司、核监管机构和赞成发展核能的政客,看看他们是否符合要求。
被节电改变的日本人
八月初的几天相对凉爽,日本的总体用电都徘徊在限额的75%左右。东京电力公司电力供应专家幸彦田山表示,因为到目前为止用电总量还未逼近上限,也就无法得知电力报告能否有效影响人们的行为,真正的考验还是在酷热的八月。
节电运动让以霓虹灯和巨大显示屏闻名的东京在今夏显得光彩暗淡,许多日本人放弃了方便精致的小电器。
75岁的佐伯不仅关掉了家中的大部分电器,还拔掉了很多插座。她几乎不用空调,卧室中只有一台电风扇。只有一件电器她不想放弃:能够自动冲洗、升降马桶盖的便利马桶,“我也想把它关掉,但是我实在需要它。”
日本许多地方的政府举办比赛征集节电创意;家庭主妇们每天早8点到晚9点的时限之外还在思考如何节能;公司要采取多种措施节电,一旦超过用电量,罚金最高将接近1.3万美元。
6月7日《日本经济新闻》的评论文章表示,节电存在三个境界,第一是强制层次,即“计划停电”;第二是市场层次,即提高电费;第三则是“善意型”。显然,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有效节电的成果。
在日本社会的节电运动中,虽不乏政府目标和强制措施,但一批节能技术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日本政府提出了许多政策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发放免费电影票让市民集中在外看电影,或发放LED节能灯泡兑换券。
此外,许多软件公司也推出了可节能限电的软件,例如宽带服务公司“NTT东日本”从7月1日起向合同用户免费提供可削减个人电脑耗电量的节电软件;富士通集团开发出了用于智能插座节电对策的耗电量的可视化软件;对于办公室节电,NEC公司推出了新产品——打印一体机的节能控制软件“Web SAM Print Center V”。
“节电15%”为许多行业带来了商机。从今年4月起,日本大型家电量贩店“Bic Camera”专门设置节电咨询的柜台,并配置专职咨询员负责针对空调、冰箱、洗衣机及LED照明灯等多种商品提供建议。由于设置节电咨询柜台,该店空调、冰箱及风扇的销售量均超过去年。
经过了地震、核事故和节电,日本人的意识及行动发生了变化。日本电通公司的电通总研的调查结果显示: 52.6%的日本消费者表示“自己正在使用能源的切身感受变强了”;66%的人“希望对能源生产及供给体制以及发展模式有更多的关注”;59.3%的日本人则“希望学到对节能及环境有效的知识并参加节能活动”。
日本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乾正雄认为,一场灾难让日本获得了科技创新的机会,而电力不足在迫使人们节电的同时,也让在过去明亮的夜晚忙得团团转、得不到休息的现代日本人静下心来,重新了认识黑暗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