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做好职业生涯管理对于个人、企业乃至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大企业把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中国企业也应该结合实际,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模式。
【关键词】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通过组织目标的设定,有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企业文化使员工通过对组织目标、企业环境和价值观的认同,自觉地使个人的职业计划和事业目标融入企业组织,并与企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的过程。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员工队伍、尤其是关键员工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
1.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使人们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借助于工作和劳动本身,使劳动者获得工作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管理作为一切人类组织的永恒主题,其目的都是通过对一些人的组织领导,去完成一些既定的事务、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的管理,而充分尊重人性却又是任何人类活动得以持续发展和蓬勃兴旺的根本准则。企业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在充分尊重员工个性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职业类别和职位设计,为每一个员工都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事业空间;通过对员工个性的了解和职业选择指导、系统的培训和不断的考核评价,在不断的动态循环中,发现每一个员工的特长和潜能所在,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生命潜能,使其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管理经验表明,导致人才“跳槽”、“流动”的根本原因是人才的某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认真分析,发现每一个员工的特点,通过目标的设定和调整,不断给员工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激励,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并帮助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特点的职位,确立在组织中的目标和事业追求,并使员工个人的事业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达到个人事业的成功和企业的繁荣共赢的局面,是企业留住关键员工,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这就是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和根本所在。
2.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原则
2.1长期性原则
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集团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并应该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成为企业管理中的“花瓶”。
2.2动态原则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3公平原则
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要遵循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职业生涯开发活动,给员工均等的机会。企业在提供信息、提供教育培训机会、提供任职机会时都应该公开其条件与标准,保持高度的透明度。
2.4共同参与原则
企业职业生涯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应该由组织该项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对象共同参与。
2.5效率原则
对企业职业生涯开发活动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标记两个时间,即开始执行行动方案的时间和目标实现的时间。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的开发活动,将失去其意义。
2.6创新原则
职业生涯开发中应该提倡采取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发现和解决问题。要让员工发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职业生涯成功也不仅仅是职务的晋升,更有工作内容的转换和增加、责任范围扩大、创造性增强等内在质量的变化。
3.构建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3.1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在一个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的竞争性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应首先改变旧有的人才观念,抛弃高学历情结,积极推行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制度文化,做到竞争靠能力,开放靠市场,前进靠文化。力求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个人目标必须服务于企业目标,脱离了企业目标去制定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员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是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机结合。要协调好员工个人特点与职业目标的兼容性,处理好员工个性管理与组织内共同文化的冲撞,解决好生涯管理典型示范与全面铺开的关系问题。
3.2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企业为员工所展开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吸引人才、提高人才并且留住人才,而核心在于促进自身企业的生存、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必须为员工建立起公平的、公正的竞争平台,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体现企业想要留住人才的理念。企业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不断的与员工交流、沟通,在充分的了解员工的需要之后,尽可能的满足员工,而在满足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员工的心理,也就是渴望得到公平对待、渴望获得公平竞争的心理。只有健康的、公平的、公正的竞争平台,才能够确保人才在提高的过程中,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用正确的方法、手段鼓励员工不断的进取、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3建立职业生涯管理跟踪反馈制度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跟踪反馈。职业生涯计划制定好后,员工将沿着设计的发展通道不断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直到生涯目标。伴随着岗位和层次的变化,员工必须不断接受新岗位和层次的变化,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差异,在不同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对预先制定的员工职业生涯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缺陷性修补。为此,企业仍需加强对员工生涯计划实施跟踪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反馈和评点,勉励和肯定好的一面,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督导员工往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生涯目标。
3.4适时调整企业员工职业生涯
企业在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促进自身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势必又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如果企業一直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最终抑制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陷入危境。正是因为这样,当企业中的任何一个部门出现了业务能力更强的人才时,企业就应该及时的调整员工的职业生涯,比如说可以让新进的、有能力的人才取代原有管理者的位置,但是原有管理者也仍然可以保留自身原有的待遇,但是原有管理者会相应的失去业务、人员的支配权利,而当新任管理者外出或者培训的时侯,原有管理者就可以履行相应的权力以及责任。总之,企业必须正确的认识到企业的多样性以及变化性,只有及时的、准确的认识到这些变化,展开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够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力量,才能够完善企业内部的员工职业管理工作,进而才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展开的内部管理工作,员工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管理、培养,而企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促进,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惠互利的。而企业所展开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管理,能够让员工找到了契合点、生命力,所以说企业必须充分的认识并且运用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这个重要的工具,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以及企业都能够获得生存、获得发展,实现预期的双赢目的。
【参考文献】
[1]杜映梅.职业生涯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庞风丽.国有企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1(30).
[3]丘军江,黄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平台设计[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7).
【关键词】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企业通过组织目标的设定,有组织、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企业文化使员工通过对组织目标、企业环境和价值观的认同,自觉地使个人的职业计划和事业目标融入企业组织,并与企业发展保持高度一致的过程。是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员工队伍、尤其是关键员工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
1.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人类经济活动的目的一方面是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使人们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借助于工作和劳动本身,使劳动者获得工作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管理作为一切人类组织的永恒主题,其目的都是通过对一些人的组织领导,去完成一些既定的事务、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一切管理活动的核心是人的管理,而充分尊重人性却又是任何人类活动得以持续发展和蓬勃兴旺的根本准则。企业通过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在充分尊重员工个性和需求的基础上,通过企业的职业类别和职位设计,为每一个员工都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事业空间;通过对员工个性的了解和职业选择指导、系统的培训和不断的考核评价,在不断的动态循环中,发现每一个员工的特长和潜能所在,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生命潜能,使其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企业做出最大的贡献。
大量的理论研究和管理经验表明,导致人才“跳槽”、“流动”的根本原因是人才的某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认真分析,发现每一个员工的特点,通过目标的设定和调整,不断给员工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激励,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并帮助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特点的职位,确立在组织中的目标和事业追求,并使员工个人的事业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相结合,达到个人事业的成功和企业的繁荣共赢的局面,是企业留住关键员工,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这就是企业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和根本所在。
2.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原则
2.1长期性原则
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要贯穿集团员工职业生涯的始终,并应该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避免成为企业管理中的“花瓶”。
2.2动态原则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2.3公平原则
企业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中要遵循个人发展、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开展职业生涯开发活动,给员工均等的机会。企业在提供信息、提供教育培训机会、提供任职机会时都应该公开其条件与标准,保持高度的透明度。
2.4共同参与原则
企业职业生涯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应该由组织该项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对象共同参与。
2.5效率原则
对企业职业生涯开发活动中的每一个事件都标记两个时间,即开始执行行动方案的时间和目标实现的时间。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的开发活动,将失去其意义。
2.6创新原则
职业生涯开发中应该提倡采取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发现和解决问题。要让员工发现、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潜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职业生涯成功也不仅仅是职务的晋升,更有工作内容的转换和增加、责任范围扩大、创造性增强等内在质量的变化。
3.构建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3.1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在一个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的竞争性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应首先改变旧有的人才观念,抛弃高学历情结,积极推行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并举的制度文化,做到竞争靠能力,开放靠市场,前进靠文化。力求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个人目标必须服务于企业目标,脱离了企业目标去制定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员工的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目标,既是个人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是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有机结合。要协调好员工个人特点与职业目标的兼容性,处理好员工个性管理与组织内共同文化的冲撞,解决好生涯管理典型示范与全面铺开的关系问题。
3.2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企业为员工所展开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吸引人才、提高人才并且留住人才,而核心在于促进自身企业的生存、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必须为员工建立起公平的、公正的竞争平台,这样才能够充分的体现企业想要留住人才的理念。企业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不断的与员工交流、沟通,在充分的了解员工的需要之后,尽可能的满足员工,而在满足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员工的心理,也就是渴望得到公平对待、渴望获得公平竞争的心理。只有健康的、公平的、公正的竞争平台,才能够确保人才在提高的过程中,保持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用正确的方法、手段鼓励员工不断的进取、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3建立职业生涯管理跟踪反馈制度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跟踪反馈。职业生涯计划制定好后,员工将沿着设计的发展通道不断地从一个岗位转移到另一个岗位,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直到生涯目标。伴随着岗位和层次的变化,员工必须不断接受新岗位和层次的变化,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差异,在不同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对预先制定的员工职业生涯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缺陷性修补。为此,企业仍需加强对员工生涯计划实施跟踪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反馈和评点,勉励和肯定好的一面,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督导员工往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生涯目标。
3.4适时调整企业员工职业生涯
企业在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促进自身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势必又会吸引到更多的人才,留住更多的人才。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如果企業一直以一种固定的模式来进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最终抑制企业的发展,使企业陷入危境。正是因为这样,当企业中的任何一个部门出现了业务能力更强的人才时,企业就应该及时的调整员工的职业生涯,比如说可以让新进的、有能力的人才取代原有管理者的位置,但是原有管理者也仍然可以保留自身原有的待遇,但是原有管理者会相应的失去业务、人员的支配权利,而当新任管理者外出或者培训的时侯,原有管理者就可以履行相应的权力以及责任。总之,企业必须正确的认识到企业的多样性以及变化性,只有及时的、准确的认识到这些变化,展开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够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力量,才能够完善企业内部的员工职业管理工作,进而才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所必须展开的内部管理工作,员工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管理、培养,而企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员工的努力、促进,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惠互利的。而企业所展开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管理,能够让员工找到了契合点、生命力,所以说企业必须充分的认识并且运用好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这个重要的工具,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以及企业都能够获得生存、获得发展,实现预期的双赢目的。
【参考文献】
[1]杜映梅.职业生涯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庞风丽.国有企业技术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11(30).
[3]丘军江,黄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平台设计[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