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循证医学理念的提出,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革命,医学由经验时代进入证据时代。循证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转化鸿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记录临床实践,产生更贴近真实世界的大数据。如何利用医疗大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擅长在复杂数据中寻找规律,帮助医生分析、挖掘数据,增进对疾病的认识。特别是深度学习的方法,擅长图像的分割、增强、重建以及生成,能更好地重建解剖、实现可视化,帮助手术操作。医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提供了传统的循证医学证
【机 构】
: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证医学理念的提出,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革命,医学由经验时代进入证据时代。循证证据与临床实践之间始终存在着难以克服的转化鸿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可以更精准地记录临床实践,产生更贴近真实世界的大数据。如何利用医疗大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多依据,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擅长在复杂数据中寻找规律,帮助医生分析、挖掘数据,增进对疾病的认识。特别是深度学习的方法,擅长图像的分割、增强、重建以及生成,能更好地重建解剖、实现可视化,帮助手术操作。医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不仅提供了传统的循证医学证据,更丰富了循证证据的内涵,开启了精准把握每个患者病情、反映真实世界的医学新时代。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镇静时瑞马唑仑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观察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20年7至1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39例,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5~82(72±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顺序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及试验剂量瑞马唑仑,瑞马唑仑起始剂量为0.17mg/kg,依据改良Dixon序贯法确定下1例患者的剂量,若前1例患者胃镜检查时有阳性反应,即胃镜置入咽腔时或者置入后2min内患者出现呛咳、
目的探讨血浆核内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2/B1(heterogeneousnuclearribnucleoproteinA2/B1,hnRNPA2/B1)、β淀粉样蛋白42(amyloid-β42,Aβ42)及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latedtauprotein,P-tau)水平在术前诊断老年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年龄65~80岁。根据国际MCI工
目的探讨少阿片类药物对老年胃癌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PO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限期胃癌手术的老年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阿片全身麻醉组(A组)和少阿片全身麻醉组(B组)。术后镇痛泵配方为:A组:0.2%罗哌卡因 1μg/ml舒芬太尼溶液;B组:0.2%罗哌卡因溶液。术后3d内每天上午8点和晚上8点之间行1次POD评估。主要观察指标是术后3d的POD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3d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
目的比较无气腹腹腔镜下经膈肌裂孔游离食管的颈段食管癌切除术(LTE)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CTLE)治疗Ⅰ~Ⅲ期颈段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胸外科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Ⅰ~Ⅲ期颈段食管癌行微创CTLE或LTE术式的连续158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匹配40对病例(CTLE和LTE术式各4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1~81(62.5±7.0)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目的比较不同术前顶椎区MRI脊髓形态分型的严重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行三柱截骨矫形术的神经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胸椎侧后凸畸形患者共11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60例,年龄13.5岁(9.0~38.5岁)。测量的影像学参数包括顶椎区脊髓形态分型、主弯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C7PL-CSVL)、最大后凸Cobb角(GK)、矢状面偏移(SVA)。利用Frankel分级分组并评估各组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状态。结果112例患者术前顶
目的分析术后尿蛋白水平对非心脏手术危重症患者发生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5月20日至2020年11月24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诊疗的661例危重症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等基线资料,术中、术后信息及患者预后等临床资料。采用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AKI诊断标准诊断术后AKI的发生。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危重症患者发生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61例危重症患者的年龄为(69±15)岁,AKI发生率为
目的基于CT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颅内镜面动脉瘤破裂组与未破裂组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并分析镜面动脉瘤破裂相关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经颅内血管造影(DSA)或手术确诊的29例镜面动脉瘤患者共29对(58个)动脉瘤,其中男6例,女23例,年龄40~83(61±11)岁。58个镜面动脉瘤按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29个)和未破裂组(29个),根据镜面动脉瘤位置不同,将其分为后交通动脉瘤亚组(32个)与非后交通动脉瘤亚组(26个)。收集患者临
目的研究超声磨钻参数设置对牛椎体磨削部位最高温度和穿透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参数,实现脊柱手术中基于机器人辅助的高效安全的超声磨钻磨削。方法将5头成年牛胸腰椎标本(T10-L6)用切割机切成10mm厚切片,共获得50个切片,其中30个切片用于松质骨实验,20个切片用于皮质骨实验。松质骨实验中,将切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切片,对应不同的进给速率(0.8、1.6和2.4mm/s)。在切片的松质骨部位用不同的输出功率进行9次磨削,输出功率从20%(48W)增加到100%(120W)。皮质骨实验中,将切片随机分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间歇性禁食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10周龄SPF级健康KM小鼠,体重25~2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只小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组(I/R组)、间歇性禁食组(IF组)、二甲双胍组(Met组)、二甲双胍 间歇性禁食组(Met IF组),每组20只。IF组:每日8∶00至16∶00时间段随意进食,其余时间禁食;Met组:腹腔注射二甲双胍(10mg/kg);Met IF组:进食方式同IF组,注射二甲双胍方式同Met组;假手术组、I/R组和IF组腹腔注射等
本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例。通过皮肤神经微活检,检测路易体痴呆患者皮肤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与其他类型痴呆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路易体痴呆患者皮肤神经可见线状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沉积,其他痴呆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皮肤神经未见沉积。皮肤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有可能成为路易体痴呆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仍需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