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肝着病因机理及临床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zf22222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肝着之病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第7条:“肝着,其人常欲蹈其上,先未苦时,但欲热饮,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本条述证简单,且未涉及病因病机,关于新绛所指为何物也未明确,而通篇论肝着病者只有此处,所以关于本条的争议颇多。本论文将就本人之所学来探讨肝着病因病机及临床启示。
  【关键词】肝着;病因机理;临床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68-01
  1 历代医家对肝着病的病因机理的研究
  历代医家对肝着病的病因病机看法不一:在病因,有的认为有外邪为患,有的认为纯由内伤所致;至于病位,则有在肝(络)、肝脾、肝肺、胸膈之不同;在病机,有认为寒气凝滞的,有认为肝失疏泄、血行郁滞,甚至血瘀的。但是在诸多看法中,有一种认识是统一的,那就是气血不畅、阳气痹阻。
  1.1 肝郁乘脾,脾虚气滞: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肝主疏泄,言其用也,倘郁抑不舒,势必下乘中土,土必弱而时满,气必结而不开,故喜人之按之揉之也。”
  1.2 风寒湿合邪着肝: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肝着者,风寒湿合邪如痹病之义也……以气邪而凝固其血,内着于肝,则为之肝着也。”
  1.3 肝阳虚寒,寒气凝滞: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肝以阳气为贵……着者留滞之义。脏中阳虚,而阴寒之气不能融和舒畅,且肝络从少阳之胁而上贯于胸,则胸中常有似板似紧之候……日常欲蹈其胸上,甚言其欲得重按之意。苦,即胸中板紧者是也,先未苦时常欲饮热者,热乃相类,胸将着二求助于外火也。”
  1.4 胸膈血瘀:唐容川《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盖肝主血,肝着即是血粘着而不散也。血生于心而归于肝,由胸前之隔膜,以下入胞室,今着于胸前隔膜中,故欲人蹈其胸上以逼之也。”
  1.5 (肝)气郁血滞,乘犯肺金:《伤寒论》109条有“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日横”。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里说:“肝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故名肝着。然肝虽着而气反注于肺,所谓横之病也,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胸者肺之位,蹈之欲使气内鼓而出肝邪,以肺尤橐龠,抑之则气反出也。先未苦时,但欲饮熟者,欲着之气得热则行,迨既着则亦无益也。”
  2 诊断方法
  2.1是否血瘀
  肝着之病有寒邪为患,有气机郁滞。而血以通为贵,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金匮要略》五版、七版以及七年制规划教材皆认为此病初起时病在气分属轻,热饮能助阳散寒,使气机通利,脉络暂得宣畅通行,则胸中痞结等症可暂时得以缓解,所以患者但欲饮热:待肝着既成,气郁及血,经脉血行凝瘀,则虽得热饮而不得缓解,若以手按揉或捶打胸部,可使气机舒展,气血运行暂时通畅,则稍舒,故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此时当治以旋覆花汤。故肝着之病当有瘀血。但旋覆花汤中,旋覆花、葱茎皆为气分要药,只新绛以活血化瘀见长;且在用量上旋覆花用了三两,葱用了十四茎,而新绛只用了少许,由此可见,本方治气重于治血。所以,肝着之病虽有瘀血,但瘀血并非该病的主要矛盾点。
  2.2 确定病位
  肝着(著)和肾著之病同类,皆为“着病”。关于肾著,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寒病脉证并治》云:“寒之为病,肾先受之,其客于五脏之间,脉引而痛:若客于八虚之室,则恶血住留,积久不去,变而成著。”关于“八虚”,《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胭。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直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可见“着病”的病位在四肢腋、肘、髀、胭等髂谷之间,因所涉脏腑不同而病位有所差异。那么肝着的病位当在两腋间之胁部——肝经循性的部位。
  但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从经脉循行上看,足厥阴肝经在三阴交处与足太阴脾经相交,另足厥阴肝经有一支脉贯膈,向上流注于肺而交于手太阴肺经;从五行生克制化上看,肝脾胃之间为我制与克我的关系;从功能上看,肝主调畅全身气机,肺主一身之气,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所以肝(经)气不利,最易乘犯脾土,甚而反侮肺金,引起肺胃气机升降失常。
  2.3 确定外感
  肝着出现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五脏风寒是借用风寒二字代表阳邪和阴邪两种性质不同的病因。阳邪和阴邪既可以是风邪或寒邪等外感六淫,更可是脏腑阴阳失调(阴虚或阳虚)以及内伤七情所产生。肝着之“着”,《辞海》谓通于“著”,而“著”又通“宣”,为“贮藏、积聚”之意。《说文·宁部》说:“宣,辨积也。”故肝着是风寒之邪积聚肝经所致。其风寒之邪既可是外来直中而未达,邪气滞留于肝经,也可以是自内而生。
  3 临床结论
  用旋覆花汤治疗肝着病,旋覆花汤以旋覆花为主药,此药昧咸、性温,入肝肺胃经,《神农本草经》谓其“主结气胁下满”。《本草求真》日:“治痰饮在两胁胀满,有旋覆花汤,皆取苦能下气故尔。”《温病条辨》在解释香附旋覆花汤时明确指出:“方中香附、旋覆花善能疏通肝络……”。故旋覆花具有下气、除(胁下)胀满、疏通肝络的功效;而葱白主宣气,与旋覆花之降气相合,恰能调畅肺胃之气机。叶天士又謂葱白有通络之功,且葱白芳香,辛温发散,肝经寒邪无论内生外感,皆可透散。至于新绛所指为何,世人多谓为新刈之茜草。正如唐容川所说:“新绛乃茜草所染,用以破血,正是治肝经血着之要药”。从肝着病的病因病机和对旋覆花汤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临床治疗肝者病当首重疏通肝络,再根据气滞血瘀的程度,选用适宜的行气活血化瘀药,如鸡血藤、当归须、郁金、苏木之属,再兼顾调畅肺胃气机和发散寒邪。用药宜芳香轻灵,因病在肝之络脉,病位表浅,芳香之品既可走窜通络又可辟秽。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57-258.496.
  [2]李赛.对“肝着”病机及旋覆花功效的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8(3):166.
  [3]谭日强,编著.金匮要略浅述.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对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老年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平片无张力修补术,n=26)和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n=20)。治疗组患者给予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则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其他抗生素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体外药敏试验的敏感百分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肺部感染疗效显著,且可单独
期刊
【摘要】在临床医学的泌尿外科治疗过程中,一些关键医疗器械的运用对治疗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科技的不断更新,在医疗器械的实际运用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先进医疗工具,而这些先进的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不了会出现不同的不利反应,和对医疗效果的影响,因此在医学治疗过程中对医疗器械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应当进行科学严格的考察和调研,将因医疗器械使用对治疗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保证治疗的最佳效果。  【关键
期刊
【摘要】基于临床经验和调研结果分析采用不同类型的麻醉方法配合临床上产妇的剖宫产手术的优缺点,对临床上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宜的麻醉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临床抉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54-01  顺应科学技术的反战及医疗设施环境的改善,我国孕龄妇女在生产时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人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目的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培训中心静脉导管维护的正确方务。方法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各科室选择一名静脉督导员,护理部制定全年培训计划,并对各科室督导员进行培训考核。结果 统一全院的静脉输 液操作流程,重点科室的护理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操作熟练。结论 护理部成立静脉输液督导小组,科室指定静脉输液督导员,严把质量关,制定静脉输液流程掌握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是保证患者液体顺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以及单用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应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對照组(83.3%),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与米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赖氨葡锌颗粒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急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实验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布拉酵母菌散和赖氨葡锌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48 例患者,其中显效32例,有效 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简单介绍其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3月至2014年0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年龄小于40岁)和对照组(年龄大于4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在全部1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治疗组有12例(占9.23%),对照组有118例(占91.77%);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规范治疗在胃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并穿孔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62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剖腹探查穿孔修补术规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100%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7.1%)(P<0.05);实验组100%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8.4±10.7mi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50例因子宫不规则出血的患者中,选取经过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初步提示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B超诊断和宫腔镜诊断的准确性,随后再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与B超诊断比较,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更高(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后期的治疗中,宫腔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