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其转化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为了这一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学困生,及时帮助他们实现转化,使他们在英语学习中获得应有的发展。本文从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氛围和教材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学困生学习障碍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的探索提出了帮助学困生实现转化的对策。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英语教学 学困生 成因分析 转化对策
  高中英语新课标下的学生是没有优秀生和后进生之分的,只是相對而言某些学生某方面具有优势或处于劣势。促进学习有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的发展不仅是贯彻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关于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且是新课标能否在全体学生中得到有效实施的关键。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学困生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引起了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对学困生进行转化及矫正则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客观地分析高中英语学困生学习障碍的成因,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对策,促进学困生及时脱“困”更是一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在本课题研究中,笔者通过访谈和观察,具体分析、归类学困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及其成因,也结合教学实践的探索提出了几点对策。
  一、学困生学习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
  英语学习中的学困生往往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求知欲不强,意志薄弱,学习动力不足。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学困生往往没有养成积极主动的英语学习习惯,而是习惯于被动地等待、依赖,不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主动接触新知识,也不主动巩固已学知识,只等教师讲授,只完成简单的作业抄写,有针对性、难度大的作业则通过抄袭完成。归根到底,他们大部分都是由于不感兴趣或者信心不足而导致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笔者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在自己所任教的高二年级两个班级调查了26名在英语学习上求知欲不够的学困生,他们中有8人表示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占到30.8%,还有9人表示由于自己学不好英语而渐渐失去了信心,占34.6%,不感兴趣和信心不足已经占到了英语学习动力缺乏的三分之二。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而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其实都是在“不感兴趣——成绩差——学习困难——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恶性循环的,时间一长就对英语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二)学习方法运用不当。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保证,大部分学困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如一部分学困生没有领会语言学习的基本方法,把学习数理化的那一套方法搬到英语学习上来,不懂得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实践才能实现,他们仅仅满足于听懂教师讲解的内容,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上,无法形成语言技能,结果是基础不扎实,越学越感到困难。还有一部分学困生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课总是默不作声,害羞、胆怯、不敢张嘴,生怕出错丢面子。结果是越不敢张嘴,就越不会读,恶性循环下去,形成“哑巴英语”。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就变成了死记硬背单词、句型的机械式记忆,对语言的理解不能融会贯通,不善于归纳,没有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只能断章取义,照本宣科,不能充分理解听、说、读、写之间的必然联系,结果脑子中只形成了一些零碎孤立的语言信息,而没有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学习方法运用的不当已严重影响了学困生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逐步造成了学困生学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
  (三)缺少学习英语的氛围。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位于小城镇上的中学,英语教学环境根本无法与城市的学校相比。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很多学生的父母长年在外地经商或打工,疏于对孩子学习应有的关怀和鼓励,根本谈不上重视孩子的英语学习。再加上近几年优秀教育资源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生源质量有所下降。这也使得像我们这种位于小城镇的学校英语教学环节变得愈发薄弱,英语学习的氛围愈发缺乏,在这种不利的环境下,学生对英语学习也很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总之,小城镇的这种社会和教学氛围是影响学困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教材难度偏高。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无论在课程内容上,还是在教学要求和思维层次上都发生了突变,总体而言教材的难度有所提高。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初高中教材之间缺乏有机衔接,这也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高中学习,往往前面的目标没完成,又要学习新课程,久而久之,积累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单元学习内容容量大,词汇量大,教学要求也高,容易导致学生困惑甚至焦虑。笔者通过访谈,很大一部分学困生都反映他们本来是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极大的兴趣学习高中英语的,但一接触到新教材就产生了畏惧心理,渐渐就有了厌学情绪。
  当然,以上种种原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信心动摇、兴趣衰退,最终发展为反感,学习成绩下降,成为高中英语学科的学困生。
  三、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学困生学英语缺乏的往往是学习的兴趣,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那么恐怕收效甚微。但是,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就事半功倍。有一次,笔者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红色警戒”、“沙丘2000”、“星际争霸”等电脑游戏,并让他们轮流操作游戏。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角色之中,但每每屏幕上出现数行英文提示时,这几个学生就很茫然,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翻译。几回下来他们幡然醒悟:原来21世纪玩游戏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完全“改头换面”了,经过一段时间,英语成绩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大有裨益。   (二)加强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转化学困生需要注意加强学习的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强化其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巩固,实现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做到语言风趣、幽默,把枯燥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趣味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借助联想和构词规则记忆单词是提高记忆效率的有效方法,而要让英语学困生产生这种使用意识和习惯,则离不开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不断示范,笔者在教“encouragement”时就让学生观察“en-courage-ment”,领会构词的规则;学“ugly”时让学生联想“beautiful”等,也就是将这种学习策略贯穿于教师“教”的行为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习得,并逐渐有意识地尝试和使用。只要我们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不断引导,强化训练,让学困生从“他律转化到自律”,最后使他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造情境是指教师给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情境教学注重“情感”,又提倡“学以致用”,一名英語教师应充分利用情境教学特有的功能,在宽广的英语教学空间里,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其教学效果可谓“百问不如一做”。常言道:“触景生情”。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设备,紧扣教材内容,设置不同的语言情景,并将教学活动尽可能地置于语言情景中去进行。这是对后进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这不仅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且能大大增强英语“四会”操练的真实感,加深他们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实物、挂图、幻灯、简笔画、收录机等辅以教学。随着语言场景和直观教具的更替,就能有效地促使后进生不断地自我克服“乏味生厌”的心理障碍,进而达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目的。
  (四)灵活使用教材,让英语学困生“能学”。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切实领会新课标中关于“教材使用建议”的精神,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利用等角度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调整,以适当降低起点,让英语学困生能跨进新教材的“门槛”。例如,遇到Warming up扩展性活动部分和Workbook中的Talking部分,因涉及生词较多或话题背景知识相当缺乏就可以考虑删去。尤其是遇到一些与学生生活相距较远、专业性太强的内容时,如Cutural Relics(Module2 Unit 1)和Theme Parks(Module4 Unit 5)等单元中的部分内容,笔者都会大胆将其舍弃。当然,笔者有时也会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补充可以落实重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比如开展Listening活动时,教师在播放听力之前要充分介绍有关背景知识、词汇、语法,并适当地结合听力材料介绍有关英语连读、同化、弱读、重读、失去爆破、节奏和听力技巧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渐熟悉英语口语特点,不断提高听说能力。
  二、结语
  “为有春风巧得力,枯木也能成绿荫”。教学是创造性的艺术,转化高中英语学困生更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的任务,对“学困生”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的耐心与宽容。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地给予学困生关心、爱心,增强了他们学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了对英语的兴趣,较好地掌握了学英语的方法,体验到了快乐学英语的乐趣,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摆脱了“学困”的处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领会素质教育的实质,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法,让学困生不再处于英语学习的徘徊状态,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都能得以挖掘,真正进入自主、自觉、主动学习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如密.现代教学理论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3]徐芝斌.差生情感态度培养与提高英语成绩的关系.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6).
  [4]杜旭玲.英语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基础英语教育,2006(4).
  [5]黄秀晚.英语“学困生”情况分析及转化的对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国外开始了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就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语言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示、询问、沟通、交涉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及其调查问卷法,对大学体育跆拳道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旨在改变大学体育跆拳道课程中学生练习情绪低、掌握动作慢、教学效果差的现状。  关键词: 大学体育跆拳道教学 教学现状 改变对策  1.引言  体育作为大学的必修课程对于磨炼学生的意志,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树立学生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都十分重要
词汇学习可以说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没有词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也就无从谈起。考查一个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可以从他掌握词汇量的多少来反映。但是初中英语词汇数量多、变化大、规律性不大等特点给初中生学习英语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采取适当的词汇教学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能够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正确地灵活地使用词汇,能扎扎实实地学好英语
结合高职学生篮球运动队的特点及训练现状,本文阐述了在高职学生篮球运动队体能训练的内容、意义、方法等,体现出其在高职学生篮球运动队训练和比赛中的重要性,并应得到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