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特点及含钠终末期肝病模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fyl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钠特点与患者生存状况和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含钠模型对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6月至2010年10月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登记和随访.将血清钠水平按≤125 mmol/L、> 125 ~<135 mmol/L和≥135 mmol/L进行分级,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情况及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的关系,并分析Child-Pugh分级与血清钠水平的相互关系.利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不同血清钠水平患者的生存率变化,利用接受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MELD与MELD-Na和iMELD判断患者生存不同时间的准确性.组间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率的比较用x2检验,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采用正态性Z检验.结果 至随访期截止,共有46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总体低钠血症(血清钠< 135 mmol/L)发生率为50.54% (236/467),其中死亡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66.81% (155/232),生存患者为34.47% (8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3,P<0.01).血清钠≤125 mmol/L、>125 ~<135 mmol/L和≥135 mmol/L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86.00% (43/50)、60.10% (110/183)和33.76% (79/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Child-Pugh A、B、C级患者的血清钠水平分别为(138.80±4.42)mmol/L、(135.30±6.66) mmol/L和(131.18±7.53) mmol/L,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率因血清钠水平的下降而升高(r值分别为-0.213、-0.342和- 0.142,P值均<0.05),腹水量也随血清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P<0.01),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则与血清钠水平无明显关系(r=0.40,P>0.05).MELD、MELD-Na和iMELD模型在判断患者3个月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而在判断患者6个月和1年预后方面,MELD-Na和iMELD优于MELD(P值均<0.05).结论 低钠血症与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关系.MELD与钠相结合后,可以提高MELD判断患者预后的能力.
其他文献
采购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控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化的化工工程企业中,运用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方式能够促进管理效率的显著提升及成本的有效降低,从而使企业在日益激
目的:探讨规范化药品管理措施在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针对分析结果制定规范化药品管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措施实施前后药品管理各环节
目的 观察联合激动Toll样受体(TLRs)的树突细胞对小鼠结肠癌的杀伤作用以及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方法 用转染人癌胚抗原(CEA)的MC38小鼠结肠癌细胞株(MC38-CEA)和MC38细胞株(1
目的 Toll样受体(TLRs)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免疫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报道称TLR3的激活能够促进某些肿瘤细胞的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TLR3的特异性激动剂Poly(I:C)对恶性程度
嗜碱性粒细胞是外周循环中比例最少的一类粒细胞,早期研究认为其是蠕虫感染应答和过敏性炎症的主要效应细胞.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嗜碱性粒细胞密切参与Th2细胞免疫应答生成,
目的 介绍一种难找断端的下泪小管断裂合并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2007~2010年泪小管断裂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12例,女2例,男10例,平均年龄41岁,使用记忆合金丝探针,通
目的 分析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肱骨头内翻畸形愈合与肩关节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10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且随访资料完整的肱骨
目的 揭示青少年特发性主胸弯脊柱侧弯(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骨盆旋转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可能的旋转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主胸弯AIS患儿,平均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血管蒂胸锁乳突肌岛状瓣修复下咽癌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0年9月应用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血管蒂,以中下段胸锁乳突肌胸骨头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