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综合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6月-2015年6月无锡市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被确诊的4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给予患者用药指导、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生理功能检测等综合健康管理。以SF-36简明健康问卷对患者接受综合健康管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并以SPSS16.0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经综合健康管理,入选患者生理机能(68.13±6.70)分、社会功能(73.46±7.05)分、精神健康(69.04±5.21)分、情感职能(62.56±10.03)分。各项生存质量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得分,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健康管理可增加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之的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社区 健康管理 冠心病 生活质量
  冠心病(CHD)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冠状动脉血管硬化病变导致的缺血缺氧型心脏病。诱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如糖尿病、血脂异常、身体肥胖、不良生活方式、体力活动缺乏等[1]。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临床不乏冠心病治疗方法,但系统而全面的防治指南则相对缺乏,健康管理及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2]。基于此,为探求综合健康管理重要性及其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章现以2008年6月-2015年6月无锡市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被确诊的48例冠心病患者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5年6月无锡市北塘区黄巷街道刘潭社区共52例患者被确诊为冠心病。病例排除标准:①颅内出血者;②恶性肿瘤疾病者;③脑梗赛患者;④肝肾功能障碍者;⑤精神疾病者。经筛选,剩余48例患者,以此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入选患者中,男25例,女23例;患者年龄37-86岁,平均(68.86±9.47)岁。其中,心肌梗塞27例(56.25%)、心绞痛9例(18.75%)、不稳定型心绞痛3例(6.25%)、隐匿性心绞痛2例(4.17%)、其它类型冠心病7例(14.58%)。
  1.2 方法
  给予全部患者综合健康管理,具体管理方案如下:
  ①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都对患者开展一次以防止冠心病为核心的健康知识讲座。讲座内容除涉及冠心病病因、发生、预后过程外,还包括冠心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帮助患者了解CHD预警症状,教授患者自我检测办法;给患者发放可干预其日常行为的物品,如健康知识手册、健康管理日记、小盐勺等物,帮助患者改变不良习惯。
  ②饮食管理。增加患者膳食纤维及粗粮、果蔬的摄入量;控制热量摄入,以每天121Kj/Kg的热量摄取为宜;限制盐的摄入,每人每日不超过6g为宜;控制胆固醇和动物脂肪摄入,建议患者食用植物油。
  ③运动管理。结合气候、社区场地条件及患者实际健康状况给予患者运动管理,以帮助患者维持健康,避免肥胖。鉴于患者以老年人居多,故运动不宜剧烈,可选择散步、骑车、打太极、慢跑、爬楼梯等运动。患者运动后心率以每分钟(170-患者年龄)次为宜,运动时间也需依照患者实际情况做好调整。
  ④用药管理。通过电话提醒、家庭访视等方式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管理,避免患者错服、漏服药物,影响病情控制。对于能准确、按时服药患者可给予奖励,以鼓励其继续保持用药习惯。
  ⑤心理护理。通过倾听、安慰等方式缓解患者因疾病所导致的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学会缓解内心的抑郁及压力,能够以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配合疾病的防治。
  ⑥电话随访及家庭访视。电话随访旨在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指导患者的用药、饮食及运动情况,帮助患者完成自我监测及管理。电话随访频率为每两周1次,共为期3个月。家庭访视频率为每月1次,共访视3次,访视主要了解患者个人健康情况及家庭状况,便于帮助患者优化CHD管理措施,为因人而异的制定综合健康管理方案奠定基础。
  研究期间内,以SF-36简明健康问卷对患者接受综合健康管理前后的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分。该量表共36个条目,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佳。
  1.3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6.0系统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均值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患者3个月综合健康管理之后,通过SF-36量表可以看出,患者的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均照健康管理前有所提升,各项前后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健康管理前后生存质量维度评分
  3 讨论
  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带动了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维持健康。而对于已患长期疾病者而言,在追求健康的同时,生存时间及质量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在我国,冠心病发有着较高的发病率,此类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较低,经证实,这与患者对冠心病知晓情况及个人现有生活方式存在莫大关联。对此,为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社区卫生工作者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健康管理对患者行为进行干预[6]。
  本次临床试验中,综合健康管理方案一共从5个方面展开,并且全程电话回访、家庭访视。其中,健康知识讲座的开展有利于患者全面、系统的认识冠心病,能够为患者的自我改善和调节提供帮助;饮食、运动及用药管理能有有效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生活习惯,奠定疾病防治基础。而心理护理通过倾听、交流方式能够为患者树立正确疾病观,避免急躁与盲从。各项健康管理内容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为冠心病患者生存空间的优化提供了良好的社区平台。实验结果显示,给予患者综合健康管理后,患者SF-36简明健康问卷得分中,生理机能(68.13±6.70)分、社会功能(73.46±7.05)分、精神健康(69.04±5.21)分、情感职能(62.56±10.03)分,各项生存质量维度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得分,差异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社区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健康管理可增加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之的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康骊泉,兰薇,李浣冰,陆彩琼,李宝华.荔湾社区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260-261.
  [2]李琳,王斌,郝宇丽,夏莉华,冯熹文,张键.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5,01:79-80.
  [3]李明珍,雷洁,蒋惠英.社区综合健康管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江苏预防医学,2015,03:96-97.
  [4]王娓.医院社区协同健康管理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18:148+150.
  [5]温切木·沙迪克,姚虹,姚翼青.网络健康管理模式对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15:84-86.
  [6]符岸秋,程世蓉.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126-127.
其他文献
目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禽畜组织中已烯雌酚(DES)、丙酸睾酮(TES)的残留量.方法:固相萃取小柱为Alltech Extract-clean columns C18,200 mg/4.0 ml,洗脱液为甲
【摘 要】 目的: 探究在精神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分别100例,其中对照组精神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组患者则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精神科患者的护理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精神科患
目的:研究潲水油的实验室鉴别检测方法。方法:将潲水油与正品食用油进行对照研究,寻找潲水油特有的可在实验室进行检测的理化指标。结果:潲水油的感官、熔点、钠、水提取物电导率
【摘 要】 目的 对医院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集到的血液标本4338份,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检验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总结。结果 本次研究中4338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共计1232份,不合格率为28.40%;不合格原因包括:溶血、脂浊、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者是抗凝血凝固、采血量不足、标本容器
目的:及时、准确地检测给水管网中细菌种群的类型和数量。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PI细菌鉴定方法-API20E对取自实验室模拟给水管网的水样检测。结果:给水管网中细菌基本都为白色系
目的:研究国标方法(GB/T5009.192-2003)中内标物美托洛尔加入顺序的改变对测试结果和回收率的影响。方法:阴性猪尿经高氯酸溶液提取后,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混合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