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九年义务教学目标,教学改革坚持开展素质教育,而农村教育成为教学改革的深水区,教学条件的不足以及教育水平的低下促使农村教育的发展落后。随着语文课程的改革,发达城市已不断尝试实施语文新课程,而农村的语文教学事业依然停滞不前,农村教学与城市教学差异因素来自各个方面,例如:教学理念的陈旧、整体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方法的不当等等。“教育强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全民教育一个也不能丢掉,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培养更多可用人才。为此,通过对农村初中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以下详细可行对策,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语文的整体水平。
  语文是衡量人素质和知识的重要标准之一。语文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语文对于学习而言是知识的桥梁,对于人与人之间交往而言是沟通的纽带。初中的语文教学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知识的储备。在教育差异化的情况下,农村初中的语文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整体教学效果有待提高。以下结合教学现状分析、总结教学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在语文授课中,部分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也逐渐降低,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对语文的学习表现出厌倦心理,学生苦于背诵、学生苦于抄写、学生苦于理解,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现状做出以下总结,农村初中生缺少语文学习的兴趣、缺少自主学习精神、作业任务形式单调、课外阅读层次不高、教师教学手段单调等。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有偏差
  语文是我们和世界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语文的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掌握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态度、良好价值观,符合素质教育发展。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里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以“分数最大”的观念烙印在我们内心,教师更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授,所有考试范围、考试重点要求学生熟记背诵,对于课程背后所潜在的背景与意义、情感与价值较少提及,语文学习是全方面的学习,单纯的授课模式不仅局限了知识的广域度,降低学生兴趣,更达不到教学效果,也与我们素质教育提倡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产生偏差。
  2.教学方式不创新,语文教学机械化
  针对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大多呈现单一程序化,遗留传统的古董教学方法,例如:甚至存在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课套路早已谙熟于心,对于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提前预知。我们的语文课堂往往缺少新意,对课文缺少独立思考,很少能够进行深入分析,有些教师往往参照指导书模式生搬硬套过来,过度注重教学的结果,忽视设计教学过程。例如:农村有些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方式“一刀切”,对于问题记录标准的回答模式,甚至标准答案,无形之中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
  3.教学课堂问题多,教学效果不理想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成才,在“教好”的道路上,影响因素颇多,降低教学效果。(1)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的效果,而农村的师资力量弱,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低于城市。(2)家庭环境的间接引导学生缺少学习意识、自主學习精神,农村初中生的家庭成员的普遍学历低,家庭忙于生计,漠视对学生的培养。(3)学生缺乏对语文学习兴趣,初中生课程的繁重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厌恶。
  三、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应对策
  1.树立正确教育理念,让教育思想走在社会发展的前端
  国家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但始终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坚守信念的同时,开放创新。对于教学也同样,坚持以提倡素质教育为主,多方面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不仅仅区于课本知识点,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和良好价值观,在教学思想上与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2.坚持教育创新,让教学“活起来”
  对于“教”没有固定的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的方式,就是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应因文章内容而设定,灵活教学,“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师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内容;对于作业布置,也应该多元化。
  3.克服教学难题,提高教学效果
  近年我们国家一直整顿农村教育,以达到平等的教育水平,对教师的配备具有更高要求,教师也应自身不断提高。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兴趣,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注重教学方法,减轻课程压力。
  面对农村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进行解决,完善教育教学,全方位提升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水平。
  作者通联:湖北襄阳市襄州区龙王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通过引导,督促,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新时代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良好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4-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
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发挥着反馈、诊断、激励和帮助等功能,起着促教促学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能够上好课,还要能够命出高质量的题。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平时教学中我坚持自己命制题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命题实践,谈谈对提高语文教师命题有效性的认识及做法。  一、当前语文教师的命题现状及成因  去年,我县对某镇80 多名语文教师的教学评价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
2011年1月12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即省一号文件。文件要求水利工作者认清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明确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以教授语言知识为主,而在创新型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中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近年来,教师越来越多地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
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现在,传统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育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性学习策略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激發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在笔者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有学生对写作或者是写作的话题不感兴趣的时候,我就会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给学生进行兴趣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学会用感情表达自己,从而
小水电做为可再生能源,其扶持"三农"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目前浙江省众多的小水电站经过多年运行,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经济效益也受到很大影响。为充分发挥小水电在建设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