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激趣 营造“丰润”课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兴趣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爱,能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要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就要积极调动学习兴趣,为每位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只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内在动力、智慧、潜能等,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也只有学生乐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乐学氛围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极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例如:《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大家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鲜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同学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翠鸟很快在大家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让学生说说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的同学说:“翠鸟很美丽,真可爱,我很喜欢它。”有的说:“翠鸟很机灵,我也很喜爱它,真希望也有这么一只翠鸟。”看到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了,我又问:“你们喜爱它的哪些方面呢?说说理由。”我用这一问题来促使学生把留在头脑中的翠鸟形象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处理,学生的思维既轻松又活跃,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为录像中翠鸟形象的回味,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还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乐中学知”的目的。
   再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课时,一开始便让学生看英法联军抢、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体会英法联军的丑恶行径,了解关于圆明园的历史故事。接着用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毁灭前的文化古迹和一些美丽的园林建筑,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和这些画面连在一起想象圆明园的美,这里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表象与思维的桥梁,加速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还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二、运用插图,发展个性,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前,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很多孩子都会发现画面上有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他们在干什么呢?此时,学生们急于知道原因,我就机不可失地引导他们读课文,将图文进行对照,设疑(一),小男孩在海边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二),那位大人想到了什么呢?做了什么?(三),假设你是画面上的大人,(或小孩,小鱼)你有什么话想说?这就使得学生学习课文更有兴趣,也更易懂。
   三、课内活动激发兴趣
   “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课堂上只让他们乖乖地坐在那儿,难免学生会“身在而心不在”。因此,我们可以解放学生的身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操作或表演。如我在《搭石》这课讲完后,让学生以一行弯曲的板凳为小路表演走搭石的动作。此时,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创新思维,把文中没有写到的部分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这种学生参与的教学,对于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很重要,它除了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外,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读、说、听、写等多方面的能力。
   此外,课内增加适当的游戏内容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习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最适合于低年级教学,因为游戏是低年级学生的精神食粮,它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手脑口眼耳齐动,使学生易获得知识,开发智力。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可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找朋友的方法,教师可充分利用课间操,激发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一举两得。
   四、拓宽渠道,激发兴趣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也是激发兴趣巩固兴趣的阵地之一。学生的求知欲是十分强烈的,他们往往不满足于课本和课堂所得,希望开拓知识面。教师就要及时地保护和培养这种积极性,积极地向课外延伸。可以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举行读书报告会、故事会;组织指导学生课余创作,提供发表园地;开展语文联谊活动,如猜字谜、记成语、写楹联、接名句等。这样,就会提高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当然还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处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最容易接受新奇的东西,而有一些不一定是健康的。如有些同学热衷于武打小说,痴迷于言情故事,流连于录像厅内。这就需要我们因势利导,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加强思想教育,进行健康的心理指导,以及展开上述有意义的活动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稳定、牢固的学习志趣,对于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上饶县四十八小学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平板钢闸门的漏水和启闭失灵问题进行了剖析,依据设计施工经验,介绍了止水橡胶带在门板上游由底止水和两侧止水形成连续性密封止水带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具
北洛河流域发源于陕西省定边县白于山南麓,在大荔县注入渭河,流域地跨陕、甘两省,总流域面积26905km2。陕西省境内流域面积24575km2,占91.34%;共涉及榆林、延安、铜川、渭南四市17个
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教材是学生练习写话的一块肥沃土壤。打开苏教版课标实验教材1~4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浅显生动的课文以及各类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强烈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大都能成为学生练习写话的材料。教师应该紧紧地依托文本教材,整合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为学生写话能力的发展创造一片绿色天地。  实践思考1: 引导走进文本,插上想象的翅膀  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一切事
毽球也叫踢毽子,既是一项运动,又是一种游戏活动,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男女老少皆相宜。踢毽对于青少年更是一项极好的运动,对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耐久性、平衡性、力量性等都有很大的益处。小学生爱玩,在玩“踢毽子”的过程中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全方位的发展,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应该合理地安排小学生进行踢毽子游戏,以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多彩竞技,提升兴趣  毽球的基本动作包括盘踢
本文根据淤地坝存在的问题,通过工程调研,在同时满足治黄(要水不要沙)和当地群众对建坝效益要求(快速淤地)的基础上,提出以“高坝大洞”的“大库容制胜”取代溢洪道的工程枢纽改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