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尼克斯,一个希腊酒店老板的公子,说出“谢谢你邀请我去北京玩,你可要给我全免费哦。经济危机,你懂的”这句话时,我终于相信希腊的经济危机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人、印度人和希腊人是留英学生中最大的三大族群。记者在英国留学时宿舍里就有两个希腊学生,大家曾共用一个厨房。每次做饭时他们的厨具都令人羡慕不已,有专门煮意大利面的锅和专门做三明治的加热铛,堪称种类齐全、高质高价。希腊人对生活品质的讲究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些小奢侈,没人愿意为节省1.5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的公交车费而走上半小时。
现在他们竟会“哭穷”,希腊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啃老的希腊年轻人
在中国,一个备受诟病的现象就是父母陪孩子到大学报到。不过,一般在报到第二天,父母们就会打道回府,所以出国留学的学生们几乎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不过希腊父母的无微不至会让中国父母也汗颜——他们陪着已经成年要读研究生的孩子飞到英国,为他们打点一切,直到开学才回国。
在英国卡迪夫大学的校园里,来自希腊的“陪读”爸妈们离开前,撺掇着组织了一次跨种族的大聚会。他们做了传统的希腊食物,帮助孩子和舍友们打成一片,让大家交个朋友好今后有个照应。餐毕,父母们聚在厨房洗洗涮涮,而孩子们围坐在客厅里喝茶聊天,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也有希腊人不享受这种体贴入微的照顾,也看不惯这些二十来岁还饭来张口的同辈。在英国学习新闻的尤丽迪茜就对希腊国内的一些现象和传统极为不满,她对《世界博览》记者说:“希腊的男生们最娇惯了,你看他们报到都带着父母。而且希腊的官员腐败得没救!教育制度差,明明四年制的大学,很多人都会赖上六七年。你都猜不到最新调查显示有多少希腊学生想出国留学——100%!反正我毕业后不会回去了。”
她确实没回国,而是在伦敦找到了一份实习,为一位希腊设计师做公关。
但学习航运管理的尼克斯显然不认同尤丽迪茜的说法。“哪有这么夸张,她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英国念书,所以习惯了英国的体制。希腊的教育制度很好,从入学第一天起到你离开学校,完全免费;只是高考体系太复杂。而且希腊的大学管理比较松散,基础设施也不好。但在外留学期间,我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这可能是大学的通病吧。我选择出国读研是为了就业,虽然希腊本国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不错,但公司在招收研究生时还是希望他们来自国际名校。”
在英国读国际公共关系的瓦利亚对希腊大学的管理怨言颇多:“希腊的大学太松散了,很多人整天逃课。大学里会有很多游行活动。政党纷争也会影响大学生课业,比如有的人支持某些政党,就可以不用学习直接获得某些科目的学分。由于教育免费,很多人即使对国内教育不满也不出国,一是恋家,再就是外国学费太贵。”她向记者坦陈,自己能出国留学是因为家里担负得起。不过她妹妹就没那么幸运了,要多等一年,因为现在希腊经济不好,她的爸爸在努力攒钱。
不论经济形势如何,希腊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我们的教育体系很有竞争力,教授的水平很高,比英国还高。而且我们继承了古希腊祖先留下的优良传统,很善于学习,这在我们和欧洲其他国家学生的竞赛中就看得出来。很多人出国是为了凭现有水平申到更好的学校。我也很享受留学,因为在这里我的课业表现更优秀。”现在正在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的帕诺斯对记者说。好工作无处觅
但不管拿到哪里的学历,都很难在希腊找到工作。尤丽迪茜和瓦利亚找到的都是无薪实习,瓦利亚说家里已经支付不起她留在英国找工作的开销,所以只好回希腊。她现在每天工作12小时,却一分钱也赚不到。而尼克斯投了2个月的简历,都石沉大海。他倒不气馁:“现在希腊的雇主不太喜欢高学历,尤其是海归,因为薪资要求更高。不过我会继续努力,我想留在希腊,这是世上最美的国家;去伦敦找工作是我最后的选择。”
希腊法律规定,原本有工作的人失业一年以上可以享受政府补助,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却很难拿到补贴,不得不啃老。瓦利亚的朋友们大多在家待业,她说很多希腊人快三十岁了还要跟着父母住。
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急,在职和已退休人员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的希腊不仅高福利,而且高工资、高补贴,但现在都成了回忆。
尼克斯对记者解释说:“希腊人的生活比一年半以前差多了。”政府忽然大幅削减公务员的待遇,在希腊,每十个公民中就有一位是公务员。而且国民最低收入也减到了600欧元(1欧元约合8,5元人民币)每月。新政策还影响了退休人员。不仅退休年龄推后了,工资也大缩水。比如,以前一个希腊人工作35年,退休后平均月薪有1200欧元(这个收入按照希腊的物价水平看是很可观的),而现在由于政府几乎每月都下调工资,经过了18个月的调整,这个人只能拿到900欧元甚至更少。尼克斯说他父亲现在每月的退休金已经减半,“生活真的是今非昔比。”
一年半前正是记者在英留学初识尼克斯的时候,他和其他希腊朋友们一边抱怨着英国物价高,希腊电子产品贵,一边把玩着手里的iphone4。不知他们现在还能否消费得起iphone4S。
很多希腊人留在了国外,希望过得更好;还有年轻人计划出国找机会。“但国外又能好到哪里去?”帕诺斯说,“现在全欧洲都在节衣缩食,经济危机是我们整个欧洲大陆共同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政府为人民负责,不像亚洲某些国家,政府可以不管百姓死活。”
的确,去年底,英国出台了被媒体称为“血淋淋”的大削减财政政策。记者当时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六位经济学教授,他们来自亚欧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的专业领域。其中五个人都从自身或社会的角度反对此类削减政策,只有来自希腊的迈克博士认同。他解释道:“欧洲各国的高福利已经成了政府无法承受之重,你看我的祖国希腊现在就被社保压垮了。如果英国不砍掉一些支出,很可能步希腊后尘。”他提到,换个角度看,有些福利本身就不公平。比如对高等教育的补贴:“我的孩子们现在还小,我愿意负担他们以后高昂的学费。这很公平,高学历意味着以后的高工资,很合理啊,怎么能只图回报不想付出呢?”
中国人、印度人和希腊人是留英学生中最大的三大族群。记者在英国留学时宿舍里就有两个希腊学生,大家曾共用一个厨房。每次做饭时他们的厨具都令人羡慕不已,有专门煮意大利面的锅和专门做三明治的加热铛,堪称种类齐全、高质高价。希腊人对生活品质的讲究是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些小奢侈,没人愿意为节省1.5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的公交车费而走上半小时。
现在他们竟会“哭穷”,希腊的经济状况可见一斑。啃老的希腊年轻人
在中国,一个备受诟病的现象就是父母陪孩子到大学报到。不过,一般在报到第二天,父母们就会打道回府,所以出国留学的学生们几乎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不过希腊父母的无微不至会让中国父母也汗颜——他们陪着已经成年要读研究生的孩子飞到英国,为他们打点一切,直到开学才回国。
在英国卡迪夫大学的校园里,来自希腊的“陪读”爸妈们离开前,撺掇着组织了一次跨种族的大聚会。他们做了传统的希腊食物,帮助孩子和舍友们打成一片,让大家交个朋友好今后有个照应。餐毕,父母们聚在厨房洗洗涮涮,而孩子们围坐在客厅里喝茶聊天,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也有希腊人不享受这种体贴入微的照顾,也看不惯这些二十来岁还饭来张口的同辈。在英国学习新闻的尤丽迪茜就对希腊国内的一些现象和传统极为不满,她对《世界博览》记者说:“希腊的男生们最娇惯了,你看他们报到都带着父母。而且希腊的官员腐败得没救!教育制度差,明明四年制的大学,很多人都会赖上六七年。你都猜不到最新调查显示有多少希腊学生想出国留学——100%!反正我毕业后不会回去了。”
她确实没回国,而是在伦敦找到了一份实习,为一位希腊设计师做公关。
但学习航运管理的尼克斯显然不认同尤丽迪茜的说法。“哪有这么夸张,她高中毕业后一直在英国念书,所以习惯了英国的体制。希腊的教育制度很好,从入学第一天起到你离开学校,完全免费;只是高考体系太复杂。而且希腊的大学管理比较松散,基础设施也不好。但在外留学期间,我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这可能是大学的通病吧。我选择出国读研是为了就业,虽然希腊本国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不错,但公司在招收研究生时还是希望他们来自国际名校。”
在英国读国际公共关系的瓦利亚对希腊大学的管理怨言颇多:“希腊的大学太松散了,很多人整天逃课。大学里会有很多游行活动。政党纷争也会影响大学生课业,比如有的人支持某些政党,就可以不用学习直接获得某些科目的学分。由于教育免费,很多人即使对国内教育不满也不出国,一是恋家,再就是外国学费太贵。”她向记者坦陈,自己能出国留学是因为家里担负得起。不过她妹妹就没那么幸运了,要多等一年,因为现在希腊经济不好,她的爸爸在努力攒钱。
不论经济形势如何,希腊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我们的教育体系很有竞争力,教授的水平很高,比英国还高。而且我们继承了古希腊祖先留下的优良传统,很善于学习,这在我们和欧洲其他国家学生的竞赛中就看得出来。很多人出国是为了凭现有水平申到更好的学校。我也很享受留学,因为在这里我的课业表现更优秀。”现在正在攻读人力资源管理的帕诺斯对记者说。好工作无处觅
但不管拿到哪里的学历,都很难在希腊找到工作。尤丽迪茜和瓦利亚找到的都是无薪实习,瓦利亚说家里已经支付不起她留在英国找工作的开销,所以只好回希腊。她现在每天工作12小时,却一分钱也赚不到。而尼克斯投了2个月的简历,都石沉大海。他倒不气馁:“现在希腊的雇主不太喜欢高学历,尤其是海归,因为薪资要求更高。不过我会继续努力,我想留在希腊,这是世上最美的国家;去伦敦找工作是我最后的选择。”
希腊法律规定,原本有工作的人失业一年以上可以享受政府补助,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却很难拿到补贴,不得不啃老。瓦利亚的朋友们大多在家待业,她说很多希腊人快三十岁了还要跟着父母住。
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急,在职和已退休人员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的希腊不仅高福利,而且高工资、高补贴,但现在都成了回忆。
尼克斯对记者解释说:“希腊人的生活比一年半以前差多了。”政府忽然大幅削减公务员的待遇,在希腊,每十个公民中就有一位是公务员。而且国民最低收入也减到了600欧元(1欧元约合8,5元人民币)每月。新政策还影响了退休人员。不仅退休年龄推后了,工资也大缩水。比如,以前一个希腊人工作35年,退休后平均月薪有1200欧元(这个收入按照希腊的物价水平看是很可观的),而现在由于政府几乎每月都下调工资,经过了18个月的调整,这个人只能拿到900欧元甚至更少。尼克斯说他父亲现在每月的退休金已经减半,“生活真的是今非昔比。”
一年半前正是记者在英留学初识尼克斯的时候,他和其他希腊朋友们一边抱怨着英国物价高,希腊电子产品贵,一边把玩着手里的iphone4。不知他们现在还能否消费得起iphone4S。
很多希腊人留在了国外,希望过得更好;还有年轻人计划出国找机会。“但国外又能好到哪里去?”帕诺斯说,“现在全欧洲都在节衣缩食,经济危机是我们整个欧洲大陆共同面对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政府为人民负责,不像亚洲某些国家,政府可以不管百姓死活。”
的确,去年底,英国出台了被媒体称为“血淋淋”的大削减财政政策。记者当时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六位经济学教授,他们来自亚欧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的专业领域。其中五个人都从自身或社会的角度反对此类削减政策,只有来自希腊的迈克博士认同。他解释道:“欧洲各国的高福利已经成了政府无法承受之重,你看我的祖国希腊现在就被社保压垮了。如果英国不砍掉一些支出,很可能步希腊后尘。”他提到,换个角度看,有些福利本身就不公平。比如对高等教育的补贴:“我的孩子们现在还小,我愿意负担他们以后高昂的学费。这很公平,高学历意味着以后的高工资,很合理啊,怎么能只图回报不想付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