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same_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本文分析了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问题 创新模式
  我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体育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培养高中生的做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搞好高中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使高中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一、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
  在整个高中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由于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往往忽视了体育教学。甚至将学生的体育学习时间挪用来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这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着敷衍的状态。
  (二)缺乏完善的体育教学项目
  当前我国的高中体育教学不仅课程时间较少,而且也很少对教学项目进行优化。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体育教学一般是围绕专业考试项目而进行的培训和锻炼。对于普通高中学生而言,大部分的体育教学都是课前集合、做准备活动并跑步,教师一般都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导致体育课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在体育教学中不重视心理教育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进行身体上的锻炼,还应该通过体育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压力。然而当前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低。
  二、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对师生关系进行改善
  要对现有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就必须对师生关系进行改善。高中体育教师往往很少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导致师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高中体育教师在面对学生时要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用健康、阳光的态度来感染学生,从而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也使学生提高对体育学习的重视。教师要认真准备每一堂课,用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教师要对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更好的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
  (二)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避免体育教学成为教师的单方面表演。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使体育教学成为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
  例如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光喊口令,而是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准备活动中来,一边喊口令一边与学生一起做动作。这样既可以为学生进行动作示范,又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要为学生设置多种多样的体育课活动项目,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身体基础进行选择,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心理素质较差或者对体育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要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积极的引导。
  (三)增加体育教学的项目
  要提高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够在体育课堂中得到锻炼,而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适当地增加体育教学的项目。例如在学习乒乓球时,就可以设置单人乒乓球和双人乒乓球两个项目。学生先通过单人乒乓球来了解乒乓球,学习乒乓球的基本技巧,锻炼自己的个人心理素质。然后再通过双人乒乓球来进行协调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乒乓球这项运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2]。
  (四)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到6人,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还能够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差异,使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获得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在分组的基础上进行小型的体育比赛,例如运球比赛、乒乓球比赛、跳绳比赛、投篮比赛等等。这些小型的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每个小组的内部凝聚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要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要面临一定的竞争压力,在竞赛中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的一组都要学会对心态进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小组合作,在比赛在做好小组内部分工,及时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3]。
  三、结语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中面临着很多问题,由于过大的高考压力,导致高中的体育教学被边缘化,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体育这门学科可有可无。要搞好高中体育教学,就必须破除这种陈旧的教育理念,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与美育、德育和智育具有同等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的模式进行积极的创新,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炳林.浅析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1).
  [2] 张勇.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探索[J].成功(教育).2010(11).
  [3] 张亮,嵇明海.高中体育教学中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的研究[J].运动.2011(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为了确保短跑技术教学的高效开展,确保学生正确、规范的短跑技术的掌握,本文就从短跑起跑姿势的教学、加速阶段的教学、途中跑阶段的教学以及冲刺阶段的教学等几个方面入手,针对短跑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短跑教学 起跑姿势 加速阶段 途中跑阶段 冲刺阶段  短跑运动的动作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成为20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社会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随着我国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分组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又能促使中学体育教学高质、高效开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式,可以突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更加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本文主要分析了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具体阐述了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模
摘 要:电力网是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到输送、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输配电线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运行质量关乎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一旦输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就会使整个电力系统面临瘫痪,影响人们生活、生产各方面,不仅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阻碍社会正常发展。本文分析了输配电线路的一些常见故障并且针对故障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排除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中学体育教學中语言艺术的运用问题。文章在简要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哨音语言以及体态语言等四种教学语言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运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希望对中学体育教学中任课教师教学语言的科学运用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快乐体育教学是指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使学生自觉主动的走向操场。而在中学篮球体育教学中运用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更多的参与到篮球活动中去,要確保快乐体育在篮球教学中正常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完善学校篮球设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2.加强教学
学位
摘要:初中生物教学教师们积极探索,创造了感悟教学法,丰富了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不失为践行新课程的有益尝试。初中生物感悟教学实施时要遵守探究性、合作性、激励性、开放性等原则,在实施时,一般分为“感受——感悟——提升”三阶段。  关键词:初中生物;感悟教学;原则;环节  在新课程理念影响下,初中生物教学教师们积极探索,创造了感悟教学法,丰富了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不失为践行新课程的有益尝试。笔者在多年的生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们具备良好心理品质,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是一种以体验式为主的教学方法,不仅如此还是一种动态教育模式。在现阶段的体育训练方式当中,拓展训练作为一种较为先进的训练方式,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的教学中应用较多,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方面有一定的积作用,本文将主要分析拓展训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体育作为高中生所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既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体育乃是强身之根本,新教育改革要求高中体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让学生的体育锻炼不仅仅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