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计算机的网络教学

来源 :华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的发展,创造出全新的网络文化。不少中学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网络教学 问题与对策
  
  网络的发展,尤其是Internet的发展将信息时代的社会细胞(多媒体计算机和掌握了计算机技术的人)连成了一体。所谓网络教学是指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或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由于网络教学具有时效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个别化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网络教学不同的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这就要了解网上教学的教学模式、特点、问题以及应对办法,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与创新。
  
  一、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建构学习,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技术下的新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是将学生看成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信息环境经过教师的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转变成为自身的知识。这种开放性、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和模式,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固疾。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网络教学过程的交互性。
  网络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实时交互性。实时交互性是指在网络上的各个终端可以即时实施回答。交互的方式有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之间。通过课件还可以有效地获图、文、声、像并茂的教育信息,师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交互可以进行协作学习。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视、听手段获取教学信息,而且它还代表着一种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交互学生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按要求调整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
  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资源,其中包括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核心是软件的共享。网上资源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学习者在链接或教师指导下,可轻松自如地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神奇的网络环境,对教育个性化的形成,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对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对促进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
  多媒体网络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教学方式的先进性。
  传统教学的中心是教师的教,网络教学的中心是学生的学。在网络教学中,教学不再是满堂灌,学生的学习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教师的作用主要是组织、调控,并以作业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至于学生的步调、方式、进度、内容的数量和难易程度等则由学生本人决定。
  
  (五)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风格、学习的起点等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多样性。在传统的“教学流水线”上难以实现因材施教,网络教学克服了这些弊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情境,将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带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得到提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网上的教学内容不仅有本校学科教师编制的CAI课件,而且有来自于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学校的课件内容。学生通过比较借鉴,选取那些内容结构组织严密的优秀网站或课件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二、网络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与方式
  
  学校中心工作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真正为培养一代新人发挥效能就必须从课堂主阵地着手。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课堂教学中心从教师转向学习者,核心在于学习者主动将新的信息和经验与其原有的知识基础相融合的过程,因此网络教学正是适应了建构主义理论的需要。
  网络教学模式大体可以分为:
  
  (一)集体教学模式。
  教师先用常规教学中的讲授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将概念、原理等讲述清楚、提供途径,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收集信息或者分组讨论、协作交流,同时交待任务情景。利用计算机迅速和反馈及时的特点,提供化难释疑。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学生出现疑难问题,可用电子举手。教师通过监视管理功能,选定有疑难问题的部份学生,组成一个特定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利用语音对话、BBS论坛、留言簿、公告栏等展开讨论、进行经验交流。教师同时也可接受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解疑,提供帮助。利用广播功能,可以对典型错误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广播,迅速进行纠正,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有创造性的见解在小组或全班广播后进行表扬或肯定,以供同学学习和借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在轻松环境中学习新知识,促进了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对教师来说,能迅速有效地收集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的变更和教学方案的调节。
  
  (二)自主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利用服务器功能,充分利用硬件资源,使有限设备发挥最大的效率。学生利用服务器站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一个服务站点相当于一个小型图书馆,学生可以共享服务器站点上的大量信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个别学习,使课堂教学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目前网络教学的八种方式:
  1、视频广播:由网络管理中心通过播放视频(实时视频或录像)。这种形式与电视或播放录像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无法控制,实际上是一种直播课堂式的教学。它的好處是学习者不受地域和人数的限制,且占用带宽小(只需1.37M)。多用于名师授课、学术报告、重要会议的直播等。
  2、视频点播: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对服务器中的视频进行点播。内容可以是电视教学片,也可以是课堂实况录像。由于是非实时的点播,所以我们可以对其精心设计(插入图文、视频、动画等)。
  3、视频会议:视音频多向实时传输的形式。由于设备昂贵,应用不是很普遍,多用于教师答疑。
  4、WEB教材:把教学内容作成网页的形式。其好处是编制难度不大,运行方便,因而使用普遍。
  5、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语言或课件开发工具开发的教材。一般通过下载到本机运行。
  6、BBS论坛: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公告板的形式相互交流和协作。
  7、聊天室(教学讨论区):师生间、学习者间通过文字、语音 等形式异地实时交流。
  8、E-mail:师生间、学习者间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交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课堂容量问题——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有关人员在网络上放置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却产生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丰富的资料让学生眼花缭乱,又是背景资料、又是电子板书、又是图片、又是相关链接资料等。学生连浏览一遍都来不及,更别提做笔记、分析、思考、判断、吸收、综合、消化了,结果出现了学生无从下手、漫无目的、阅读随意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处于一种严重失控状态。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我们对课堂教学容量的认识走进了误区。我们知道课堂上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是不可能无限制扩张的。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接受、能消化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增大信息容量不应该作为网络教学的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才是目标。作为教师,要处理好网络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网络知识如果局限于现有教材,它就变成了电子课本;网络知识如果完全脱离了教材,它又变成了无源之水。网络只是教学的工具和手段,在运用其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仔细分析,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突出主题、重点、难点,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而随心所欲。所以,只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掌握好课堂容量,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自主学习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减少了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不加干涉。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学生随意阅读该不该干涉呢?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吗?这是网络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的又一个问题。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网络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头脑里自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应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帮助者和资源组织者的角色。网络教学中如果是良性的交流互动,教师的作用非但不会削弱,反而会增强。比如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个别同学调节阅读进度、对讨论过程中的错误概念及时纠正,发现讨论过程中学生高质量的论证分析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在线指导解决同学的疑问等等。所以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
  
  (三)情感互动问题——传统手段的必要补充。
  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又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网络教学中解决情感互动问题。思想教育功能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体现呢?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先进的网络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水火不容、有你没我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情感升华就会在有声与无声之间潜滋暗涨。比如课始播放一段音像资料、课中穿插一段生动的讲述、课尾同学之间通过语言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等等,都可以起到情感互动的作用。因此解决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互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可做必要的补充。
  
  (四)课件通用问题——课件模板的优化设计。
  一般情况下课件制作基本上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因此通用性很差。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标准。如果一个课件通用性很强,不仅制作它的老师用,全校都能用、全国都能用。提高通用性最好的办法是设计一些内容简洁、重点突出的网络课件制作模板。教师可以根据课型的不同需要,或嵌入讨论系统或嵌入留言系统等,发挥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另外,制作课件也可以发动学生,上网搜索资料等事情可以教给学生去做。学生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学习,并且是对主动性求更高的学习。
  
  (五)网络教学对设备、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难以推广的问题——循序渐进、明确分工。
  网络教学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没有互联网接入就无法开展网络教学活动。然而,我们对网络教学认识的发展必然经历一个过程,新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变革的,这种变化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用很低廉的成本建设一个小型的实践环境开始网络教学的探索。当然,随着我们实践的深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网络教学的物理条件会得到改善的。即便固于经济因素,无法大规模开展网络教学,只要我们在小规模网络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教学水平,这同样可以视为网络教学实践探索的有益效果。
  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相比,从学校层面来看,网络教学对技术的依赖不高。真正的多媒体制作,涉及教学方案设计、文字脚本撰写、平面设计(美工)创意、2D3D动画制作、视音频素材采集和编辑、编程等等方面,对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制作平台的硬件要求很高,对客户端设备有一定要求。而网络教学呢?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已有的公网资源,充分运用已有的权威机构专业网站、个人特色网站,充分运用通用软件,技术复杂的事情交给个别专业人员去做,只需要教师运用Word来写作一个学习活动方案。教师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探究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上、更多地集中在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辅导上。
  最后,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可能。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臻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依托校园网,营造数字化的校园环境,综合利用各種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戟峰,教育技术进入信息化发展新阶段[M],中国电化教育,2000,3
  [2]张秀英,世纪回眸-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M],中国电化教育,1999,10
  [3]田屹,论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J],教育技术中心2004-10-24
  [4]任长松,探究武学习:18条原则[M],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5]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柳栋,网络教学的定义[s],惟存教育实验室,2002,4
其他文献
患者男,40岁,因饮水时出现水倒流入鼻腔2个月于2009年9月10日来我院口腔科就诊,发现硬腭穿孔,转入耳鼻咽喉科检查。患者诉近1年来左鼻通气不畅,有间歇性灰、黑黏性鼻涕,自觉无明显异味。专科检查:左侧鼻腔下鼻道、总鼻道前端深灰褐色污秽物,触之较硬,腐臭味。鼻窦CT(图1)示左鼻腔下鼻道低密度影,伴高密度钙化灶,鼻中隔局部受压吸收,未侵犯鼻窦。
例1 女,59岁.因"感冒"后出现喉痛、咳嗽、声音嘶哑1 d,加重伴呼吸困难1 h于2008年4月19日上午10时来我科急诊.患者自诉胸闷憋气感明显.查体:口唇轻度紫绀,安静状态下轻度呼吸困难,可闻及吸气性喘鸣音,吸气时胸廓周围组织轻度凹陷;稍显烦躁不安,意识清楚.
[摘要]:《所罗门之歌》以多条线索,多视角、多层次的写作方法,向我们立体地展示了黑人深厚的民族文化以及族人探寻自己祖先文化遗产的艰辛过程。本文选取奶娃和吉他这对朋友关系的发展,这一线索为依托试分析奶娃的成长历程,他的成长历程也是整个黑人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  [关键词]:民族文化 成长历程 传承    1993年,托尼·莫里森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所罗门之歌》是莫里森的第三部作品
期刊
患者女,30岁,会厌部新生物1年于2009年8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会厌喉面中段见淡红色乳头状样新生物,大小约1.0cm×2.0cm;双声带光滑整齐,活动度可,闭合良好(图1)。既往患者曾于2005和2006年2次在当地医院病理诊断为“声带乳头状瘤”,并行手术治疗。
临床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对提高临床工作水平至关重要。头颈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恶性度高,病程进展迅速,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误诊误治(包含错误诊断和错误治疗,也包含延迟诊断和治疗)往往给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2009年8月本刊编委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误诊误治专题学术会议上,耳科组、鼻科组、咽喉组和头颈组的大会发言中都有头颈肿瘤误诊误治的临床资料报告。会议特别组织了有关头颈肿瘤误诊误治的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于2009年10月21—24日在西安绿地笔克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1718篇,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2397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设立主会场,耳科组、鼻科组、咽喉组、头颈组及小儿护理与听力组五个分会场,
气管切开术是在患者气管颈段前方做一个切口,迅速建立新的通道,使患者可以不通过上呼吸道而直接进行呼吸,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是否为喉鳞癌的致病因素.方法 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nPCR)技术和Hp培养、鉴定对30例喉癌患者和15例喉良性疾病(声带息肉和会厌囊肿)患者的喉黏膜进行Hp检测.结果 采用nPCR法检测Hp,喉癌患者肿瘤组织Hp阳性22例(73.3%)高于对照组3例(20.0%)
E. M. Forster, the author of The Road from Colonus, wrote this short story in the early stage of his life. Although it seems that this short story ends with a lucky escape, called "a marvelous deliv-e
期刊
患儿男,5岁,2009年3月曾在当地县人民医院行"右侧颈部包块切开活检术",术后病理检查示炎性增生,见大量中性粒细胞,诊断为"炎性肿块".近8个月来右颈部肿物增长迅速,无发热及颈部疼痛,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及吞咽困难.于2009年11月以"右侧颈部包块切开活检术后8个月"为主诉来我院就诊.门诊以"右侧颈部包块性质待查"收住入院.人院查体:心、肝、脾、肺、肾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