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
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的相关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本院于2013年0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待产孕妇共12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产妇按照正常分娩方式处理,观察组行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的相关影响,包括顺产成功率、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与产妇镇痛满意度。结果:对照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52例,成功率为81.25%,新生儿出生后5min内Apgar平均分值为(9.1±0.6)分,对于镇痛效果,仅有12例认为能够接受,总满意度为18.75%;观察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61例,成功率为95.31%,新生儿出生后5min内Apgar平均分值为(9.2±0.5)分,对于镇痛效果,38例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2.19%。两个组别不同方式的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中,顺产率和镇痛效果满意度之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有着积极的效果,能大幅提升产妇的成功顺产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母婴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直以来,分娩中的剧痛成为困扰着绝大多数产妇的一个重要问题,使如何收获良好的妊娠结局并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的分娩剧痛成为了当前临床中广为关注的话题。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感并减小分娩对母婴的相关影响,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保证母婴的安全,对于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来说,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临床中已有研究表明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具有着良好的效果,并且已经越来越多地获得了临床的认可,然而关于联合用药对母婴的影响研究却仅有少数[2]。本研究将以此为研究重点,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产妇顺产质量提供些许的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本院于2013年0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待产孕妇共128例,所有孕妇确诊为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年龄20至37岁,平均年龄(27.5±2.9)岁,体重59kg至78kg,平均体重(67.6±4.3)kg。经过相关检查诊断,胎儿和孕妇体征均健康,胎儿无宫内窘迫,产妇亦无其他合并症和其他相关疾病,并适合阴道分娩,且均无硬外膜麻醉禁忌症。
1.2方法
将128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产妇按照正常分娩方式处理,观察组行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在顺产过程中,在产妇宫口张开2cm时,为其注入浓度为0.08%的罗哌卡因6-8ml与浓度为4μ/ml的芬太尼,然后接入自控镇痛泵行持续给药,给药量维持在7-8ml/h,锁定时间为18min并行单次按压方式给药5ml,在产妇宫口完全扩开时停止给药。
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的相关影响,包括顺产成功率、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与产妇镇痛满意度。记录每组产妇的顺产成功例数,对于顺产未成功产妇及时转行剖宫产,对新生儿进行阿普加(Apgar)评分,产后与产妇沟通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统计满意度。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计数与计量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卡方检验,结果用P表示,P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52例,成功率为81.25%;观察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61例,成功率为95.31%(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n(%)]
组别 例数 顺产 转剖宫产
对照组 64 52(81.25)* 12(18.75)*
观察组 64 61(95.31) 3(4.69)
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min的Apgar分值为(8.8±0.4)分,5min的Apgar分值为(9.4±0.3)分,平均分值为(9.1±0.6)分;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min的Apgar分值为(8.7±0.9)分,5min,的Apgar分值为(9.5±0.4)分,平均分值为(9.2±0.5)分。两组Apgar分值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2min的Apgar分值 5min的Apgar分值 平均Apgar分值
对照组 64 8.8±0.4** 9.4±0.3** 9.1±0.6**
观察组 64 8.7±0.9 9.5±0.4 9.2±0.5
注:**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镇痛效果,对照组64例产妇中仅有12例认为能够接受,总满意度为18.75%;而观察组64例产妇中,38例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2.19%。两个组别不同方式的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度之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获得了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对于分娩过程中的镇痛等措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疼痛几乎是所有产妇都会不同程度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同时更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不仅能够引起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严重者将会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内分泌与心血管系统出现剧烈变化,无疑会对产妇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开展产妇分娩镇痛的相关研究就十分有必要。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具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产妇行顺产的过程当中,观察组仅有3例产妇因产科因素而转行剖宫产,相比之下,对照组有12例产妇因未能忍受子宫收缩引起的剧痛而强烈要求甚至不得不转行剖宫产,这也再一次印证了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所带来的镇痛效果有利于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 孙素丽,李彩云,史伟丽.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2):212-213.
[2] 韩专叶,郭洁,冉彩红,李玉红,李晨霞,朱立艳,靳红娥.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1):21-22.
[3] 王晓芳.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16-117.
摘要:目的:分析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的相关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统计本院于2013年0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待产孕妇共12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产妇按照正常分娩方式处理,观察组行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的相关影响,包括顺产成功率、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与产妇镇痛满意度。结果:对照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52例,成功率为81.25%,新生儿出生后5min内Apgar平均分值为(9.1±0.6)分,对于镇痛效果,仅有12例认为能够接受,总满意度为18.75%;观察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61例,成功率为95.31%,新生儿出生后5min内Apgar平均分值为(9.2±0.5)分,对于镇痛效果,38例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2.19%。两个组别不同方式的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中,顺产率和镇痛效果满意度之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有着积极的效果,能大幅提升产妇的成功顺产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罗哌卡因;芬太尼;分娩镇痛;母婴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一直以来,分娩中的剧痛成为困扰着绝大多数产妇的一个重要问题,使如何收获良好的妊娠结局并最大程度减轻产妇的分娩剧痛成为了当前临床中广为关注的话题。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感并减小分娩对母婴的相关影响,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保证母婴的安全,对于进一步促进医疗机构的发展来说,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临床中已有研究表明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具有着良好的效果,并且已经越来越多地获得了临床的认可,然而关于联合用药对母婴的影响研究却仅有少数[2]。本研究将以此为研究重点,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产妇顺产质量提供些许的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统计本院于2013年0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待产孕妇共128例,所有孕妇确诊为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年龄20至37岁,平均年龄(27.5±2.9)岁,体重59kg至78kg,平均体重(67.6±4.3)kg。经过相关检查诊断,胎儿和孕妇体征均健康,胎儿无宫内窘迫,产妇亦无其他合并症和其他相关疾病,并适合阴道分娩,且均无硬外膜麻醉禁忌症。
1.2方法
将128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产妇按照正常分娩方式处理,观察组行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在顺产过程中,在产妇宫口张开2cm时,为其注入浓度为0.08%的罗哌卡因6-8ml与浓度为4μ/ml的芬太尼,然后接入自控镇痛泵行持续给药,给药量维持在7-8ml/h,锁定时间为18min并行单次按压方式给药5ml,在产妇宫口完全扩开时停止给药。
对比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的相关影响,包括顺产成功率、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与产妇镇痛满意度。记录每组产妇的顺产成功例数,对于顺产未成功产妇及时转行剖宫产,对新生儿进行阿普加(Apgar)评分,产后与产妇沟通生产过程中的疼痛情况,统计满意度。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所有计数与计量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利用卡方检验,结果用P表示,P小于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照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52例,成功率为81.25%;观察组64例产妇中,顺产成功61例,成功率为95.31%(表1)。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对比[n(%)]
组别 例数 顺产 转剖宫产
对照组 64 52(81.25)* 12(18.75)*
观察组 64 61(95.31) 3(4.69)
注:*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min的Apgar分值为(8.8±0.4)分,5min的Apgar分值为(9.4±0.3)分,平均分值为(9.1±0.6)分;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min的Apgar分值为(8.7±0.9)分,5min,的Apgar分值为(9.5±0.4)分,平均分值为(9.2±0.5)分。两组Apgar分值之间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比
组别 例数(n) 2min的Apgar分值 5min的Apgar分值 平均Apgar分值
对照组 64 8.8±0.4** 9.4±0.3** 9.1±0.6**
观察组 64 8.7±0.9 9.5±0.4 9.2±0.5
注:**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于镇痛效果,对照组64例产妇中仅有12例认为能够接受,总满意度为18.75%;而观察组64例产妇中,38例非常满意、21例基本满意、5例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2.19%。两个组别不同方式的分娩镇痛效果满意度之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也获得了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对于分娩过程中的镇痛等措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疼痛几乎是所有产妇都会不同程度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同时更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不仅能够引起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严重者将会导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内分泌与心血管系统出现剧烈变化,无疑会对产妇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开展产妇分娩镇痛的相关研究就十分有必要。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具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产妇行顺产的过程当中,观察组仅有3例产妇因产科因素而转行剖宫产,相比之下,对照组有12例产妇因未能忍受子宫收缩引起的剧痛而强烈要求甚至不得不转行剖宫产,这也再一次印证了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所带来的镇痛效果有利于促进产妇的自然分娩。
参考文献:
[1] 孙素丽,李彩云,史伟丽.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02):212-213.
[2] 韩专叶,郭洁,冉彩红,李玉红,李晨霞,朱立艳,靳红娥.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31):21-22.
[3] 王晓芳.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