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工具之一,计算机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此,不断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点,本文首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述,进而分析了推动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技术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技术创新;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4-0000-02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
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因当时计算机造价非常昂贵,其主要的应用领域都与军事有关,并以为军方服务为主。随着各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个世纪60-80年代这一时期,计算机的整体造价开始逐步降低,这使得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和研究组织开始运用计算机来进行有关的管理工作,也进一步打破了计算机只为军方服务的局面,自此之后,伴随着因特尔4位中央处理器的成功研发,使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阶段,1982年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正式步入民用化的舞台,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已经在众多家庭和企事业单位中获得广泛应用,其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如互联网、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家庭等等。此外,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军事和科研技术领域中逐渐往较高、较大、较复杂的方向发展,而在民用方面则是朝着较小、经济实惠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计算机诞生之初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推动计算机大范围普及应用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是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能力,这也是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核心与基础。
2 推动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推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经常性、连续性的创造活动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稳定、明显及迅速的选择机制。正是这两个方面原因的存在,使得计算机技术在短短数十年间,一次有一次地创新。
2.1 经常性、连续性的创造活动
从客观的角度上讲,现实需求的驱动是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在需求的驱动下出现的,正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信息的迫切需要减少了创造的阻碍,从而使得大量资源能够被用于基本的技术试验当中,这促进了计算机的出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大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对科学运算的需求推进了计算机向民用和工业产品的转型,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工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尖端科学领域、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普及应用,对计算机整体性能和容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创新活动经常性、连续性的出现。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以技术优势为核心早一步推出新的计算机技术产品就意味着会提前占有市场份额,这有助于竞争力的提升,换个角度讲,竞争压力以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技术发展上表现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比市场需求发展的更快。另外,计算机中的各类新技术能够迅速转化为产品,并被应用到下一代新技术的研制开发中,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软件和芯片开发中的有效应用,大幅度缩短了开发周期,显著提高了创新活动的速度。
2.2 稳定、明显、迅速的选择机制
从实践的角度上讲,计算机的用户群体和市场会同时选择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在市场判据相同的前提下,谁的技术更新谁就能够取胜,这种经济间的竞争渐渐转化为技术竞争。然而,选择本身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行为活动,不但包含了是物性上的技术先进性,也包括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接受与认可。举个简单的例子,相对于CISC而言,RISC是更高数量级的技术和架构,它既能使微处理器的工作单纯化,又能显著提高运行速度,但是最终因为没有获得市场的接受和认可,导致其未能真正赢得市场。由此不难看出,实践上的理论将对选择的分析指向了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群体的需要。而计算机技术本身并不是仅仅被视为实践的,还具有一定的认知性,这使得选择过程的实质变得更加复杂化,当最初的选择判据十分适合用户群体的需求时,其它的判据便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否可以使根本性的问题获得解决。从最早的IBM用户联盟到霍姆布鲁的计算机俱乐部,计算机的用户群体始终都在发生改变,而且用户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正是因为他们对新技术的需求,使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中获得了繁荣的发展。在研究更新、更好的计算机产品以及对各类实用技术进行尝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用户反映不确定性的情况,换言之,技术共同体与使用团体间在认识上是一致的,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也是可以遇见的,这使得选择机制的论据更加稳定、迅速和明显。
3 计算机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已经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早在很久之前,便有专家学者提出技术是所有创新的动力之源,若是没有技术的支撑,则创新不过是一句空谈。换言之,脱离技术的创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而想要使理想变为现实,就必须始终围绕着技术这一核心进行创新。现如今,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高速时代,几乎每天都有全新的计算机产品问世,而这些新的计算机产品,无论是从性能上和功能上都与技术创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此,笔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对于负责技术的相关人员而言,应当具有一定的销售或是售后服务经验,这样可以真实接触到终端用户,由此开发出来的技术才能恰到好处,有助于各类风险的规避,这是因为整个技术改进和创新过程完全是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简单来讲就是有大量用期待着这一技术的出现,所以无需担心市场问题。
其二,就计算机技术本身而言,其属于一项高新技术,具有投资大、风险高等特点,在该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全都具有一定的实力,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而行业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显然无法与龙头企业相提并论,所以最好采用第二供应商的做法,以吸收加改进为主。以往有很多这样成功的案例,如AMD效仿INTEL、MOSTEK公司效仿Zilon公司等等。
其三,由于计算机涉及的领域非常繁多,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一种软件可以符合所有应用的要求,为此,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必须进一步明确创新点,越是简单、实用的改进,越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也容易被用户群体所接受和认可,有助于赢得更多的市场。
其四,计算机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计算机辐射、病毒、网络黄色文化等等,有的会威胁到国家安全,有些则会影响到人们健康生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加严重。故此,着眼于解决计算机问题的创新不失为一个有利的商机,抓住这个机会不但能够造福社会,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其五,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交流与沟通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借助计算机进行沟通和联系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但是对于一部分眼、手有残疾的人群而言,应当如何使他们也享受到计算机带来的种种便利,这无疑是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一个思路。
参考文献:
[1]靳光洒.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
[2]麦永浩,张宏.计算机的发展与计算机安全监察的地位与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选编[C]2009(6).
[3]陈志昊,陈正捷.外军军用计算机技术发展对陆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启示[J].兵工自动化,2009(2).
[4]李补莲.计算机在现代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A].全国ISNBM学术交流会暨电脑开发与应用创刊20周年庆祝大会[C].2010(11).
[5]徐阳.对计算机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技术创新;需求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4-0000-02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简述
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因当时计算机造价非常昂贵,其主要的应用领域都与军事有关,并以为军方服务为主。随着各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上个世纪60-80年代这一时期,计算机的整体造价开始逐步降低,这使得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单位和研究组织开始运用计算机来进行有关的管理工作,也进一步打破了计算机只为军方服务的局面,自此之后,伴随着因特尔4位中央处理器的成功研发,使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阶段,1982年第一台个人计算机的问世标志着计算机正式步入民用化的舞台,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计算机已经在众多家庭和企事业单位中获得广泛应用,其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如互联网、政府机关、企业单位、家庭等等。此外,计算机的发展方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军事和科研技术领域中逐渐往较高、较大、较复杂的方向发展,而在民用方面则是朝着较小、经济实惠的方向发展。通过对计算机诞生之初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程来看,推动计算机大范围普及应用和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是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能力,这也是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核心与基础。
2 推动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推动计算机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经常性、连续性的创造活动的出现;另一方面则是稳定、明显及迅速的选择机制。正是这两个方面原因的存在,使得计算机技术在短短数十年间,一次有一次地创新。
2.1 经常性、连续性的创造活动
从客观的角度上讲,现实需求的驱动是计算机技术创新发展的源动力。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在需求的驱动下出现的,正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信息的迫切需要减少了创造的阻碍,从而使得大量资源能够被用于基本的技术试验当中,这促进了计算机的出现;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阶段,各大科研院所、学校、企事业单位对科学运算的需求推进了计算机向民用和工业产品的转型,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工业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尖端科学领域、工程设计领域中的普及应用,对计算机整体性能和容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创新活动经常性、连续性的出现。对于计算机行业而言,以技术优势为核心早一步推出新的计算机技术产品就意味着会提前占有市场份额,这有助于竞争力的提升,换个角度讲,竞争压力以及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在技术发展上表现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比市场需求发展的更快。另外,计算机中的各类新技术能够迅速转化为产品,并被应用到下一代新技术的研制开发中,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软件和芯片开发中的有效应用,大幅度缩短了开发周期,显著提高了创新活动的速度。
2.2 稳定、明显、迅速的选择机制
从实践的角度上讲,计算机的用户群体和市场会同时选择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在市场判据相同的前提下,谁的技术更新谁就能够取胜,这种经济间的竞争渐渐转化为技术竞争。然而,选择本身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行为活动,不但包含了是物性上的技术先进性,也包括了社会不同群体的接受与认可。举个简单的例子,相对于CISC而言,RISC是更高数量级的技术和架构,它既能使微处理器的工作单纯化,又能显著提高运行速度,但是最终因为没有获得市场的接受和认可,导致其未能真正赢得市场。由此不难看出,实践上的理论将对选择的分析指向了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群体的需要。而计算机技术本身并不是仅仅被视为实践的,还具有一定的认知性,这使得选择过程的实质变得更加复杂化,当最初的选择判据十分适合用户群体的需求时,其它的判据便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事实是否可以使根本性的问题获得解决。从最早的IBM用户联盟到霍姆布鲁的计算机俱乐部,计算机的用户群体始终都在发生改变,而且用户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正是因为他们对新技术的需求,使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中获得了繁荣的发展。在研究更新、更好的计算机产品以及对各类实用技术进行尝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用户反映不确定性的情况,换言之,技术共同体与使用团体间在认识上是一致的,计算机技术的进展也是可以遇见的,这使得选择机制的论据更加稳定、迅速和明显。
3 计算机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创新已经逐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早在很久之前,便有专家学者提出技术是所有创新的动力之源,若是没有技术的支撑,则创新不过是一句空谈。换言之,脱离技术的创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而想要使理想变为现实,就必须始终围绕着技术这一核心进行创新。现如今,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高速时代,几乎每天都有全新的计算机产品问世,而这些新的计算机产品,无论是从性能上和功能上都与技术创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为此,笔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其一,对于负责技术的相关人员而言,应当具有一定的销售或是售后服务经验,这样可以真实接触到终端用户,由此开发出来的技术才能恰到好处,有助于各类风险的规避,这是因为整个技术改进和创新过程完全是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简单来讲就是有大量用期待着这一技术的出现,所以无需担心市场问题。
其二,就计算机技术本身而言,其属于一项高新技术,具有投资大、风险高等特点,在该领域内的龙头企业全都具有一定的实力,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而行业内的一些中小企业在这方面显然无法与龙头企业相提并论,所以最好采用第二供应商的做法,以吸收加改进为主。以往有很多这样成功的案例,如AMD效仿INTEL、MOSTEK公司效仿Zilon公司等等。
其三,由于计算机涉及的领域非常繁多,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有任何一种软件可以符合所有应用的要求,为此,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必须进一步明确创新点,越是简单、实用的改进,越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也容易被用户群体所接受和认可,有助于赢得更多的市场。
其四,计算机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计算机辐射、病毒、网络黄色文化等等,有的会威胁到国家安全,有些则会影响到人们健康生活,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加严重。故此,着眼于解决计算机问题的创新不失为一个有利的商机,抓住这个机会不但能够造福社会,更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
其五,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交流与沟通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借助计算机进行沟通和联系也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交流方式。但是对于一部分眼、手有残疾的人群而言,应当如何使他们也享受到计算机带来的种种便利,这无疑是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一个思路。
参考文献:
[1]靳光洒.计算机辅助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
[2]麦永浩,张宏.计算机的发展与计算机安全监察的地位与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选编[C]2009(6).
[3]陈志昊,陈正捷.外军军用计算机技术发展对陆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的启示[J].兵工自动化,2009(2).
[4]李补莲.计算机在现代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A].全国ISNBM学术交流会暨电脑开发与应用创刊20周年庆祝大会[C].2010(11).
[5]徐阳.对计算机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