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引领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am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吕同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参加这个活动。
  我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洪副司长,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获奖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影响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要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真正要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我们的教育观念不够正确,我们不仅不能培养学生成才,不仅不能使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可能会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纯看成是一项教育工作,而应该把它贯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当中去。我的一位同事曾经跟我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他有一个孩子,在一个比较好的小学读书,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非常喜欢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老师突然找到家长,说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好,说你们应该跟学校老师配合,教育教育你们的孩子,因为你们的孩子现在上课不专心了,不用心听讲了,也不爱回答老师的问题了。家长很担心,就问孩子。孩子说:“我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老举手,但是老师总不点我,所以我就不想再举手了。”经过了解,他才知道,原来他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比较喜欢举手回答问题,但是老是回答不到老师希望的标准答案,“耽误”了老师教学的时间,老师就不爱点他的孩子回答问题了。当孩子每次举手,老师都不点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心里感觉到老师不重视他,所以就失去了回答问题的信心。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一举一动对孩子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自从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后,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的促进下,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明显的进展。“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年,大家踊跃参加、积极参与,这证明在我们广大的学校领域,还是有大量的老师、大量的学校,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1999年开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比较好的进展。从珠江三角洲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上海南京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东北长春市为代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河北石家庄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一些地区一些面上取得了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城市走向农村,这项工作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后,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使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他们在城市入学以后,在城市生活以后,他们与城市孩子相比较所产生的问题;农村目前将近有1800万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进城打工以后,他们在农村跟着祖辈人在一起生活,他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独生子女成长面临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是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当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是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当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应该成为每一位老师的一个基本的任务,因为只有对孩子开展积极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为此,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做出了详细部署,近期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探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
   侧重考察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揭示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关注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
   重点调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调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了解远程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
  再一次代表基础教育司高洪副司长,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这五年来在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衷心感谢。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需要具有创造性和主动工作的精神,希望我们教育界的老师、同仁们,以科学的态度、积极主动的精神开展这项工作,共同努力、勇于探索,增进校际、省际间的交流。也希望像“健康杯”这样有益的全国性的活动更多一些。
其他文献
家庭教育指导思想是否正确,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着子女良好品德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握在父母亲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父母亲——人类的教育者。    这是发生在我当代理班主任的一段时间里的事。  傍晚放学时,班长突然气喘嘘嘘地跑来告诉我:“沈老师!张祥和陈明两个吵起来了。我劝说也没有用。”  听后,我很惊讶,这两人平时很合得来,怎么会吵起来了?忙
【活动目的】  1.了解人生中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  2.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去调整挫折情绪,提高抗挫折能力。  3.认识到挫折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活动形式】  讨论与分析、小品演示、感悟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总结自己所经历的挫折;作家庭访问,了解父母和祖辈经受的挫折;收集历经磨难而成功的人士的故事。  2.教师准备:拍摄心理防御小品(由本年级学生演出);制作
目的 探讨治疗挫伤及炎症性视神经病变新方法,提高增视率。方法 将研究对象52例75眼根据临床用药不同,随机分为甲组(类固醇加血管扩张药)及乙组(类固醇加甘露醇及中药丹参),分别观察两
最近,我作为评委参加了本学区一级教师的课改评优课。其中有两节课的细节处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两处教学细节引发了我的思考。    细节一:老师帮你们把手臂变长    一位姓潘的语文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国标本《这儿真好》一课。课文讲一只小熊住在一座小小的荒岛上,感到孤伶伶的,后来通过种树,把荒岛变得绿树成荫,吸引许多小动物来这里安家。小熊感到快乐的同时,认识到了劳动的价值。潘老师在帮助学生认识荒岛时,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课程标准》都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思品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