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干部“四力”建设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nykang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力”建设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继承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彰显了深厚的理论底蕴和实践特色,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宣传思想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干部“四力”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训缺乏针对性、举措缺乏创新性等。新时代,要加强基层宣传思想干部“四力”建设,必须要在“为何建、谁来建、建什么、怎样建”等方面下功夫。
其他文献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新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构建这一新发展格局具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是应对国际复杂严峻形势、适应“外循环为主体”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转型、开启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构建这一新发展格局仍面临国内大循环梗阻与国际大循环掣肘。为此,必须在战略主线层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在核心支撑层面以不断扩大的内需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920年问世的陈望道译本是学界公认的首个中文全译本。通过对既有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勘定译作起点及出版时间,在完成文本考证的同时开始借助译作勾勒思想传播的图谱;厘清参考底本,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的路径及特点;考究关键词句,将《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与现实问题、现实情境紧密结合起来;评价历史影响,着重探析《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历史影响与历史作用力。在学界集中研究的四个方面之中,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