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倍性虹鳟幼鱼对急性温度胁迫的抗氧化响应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虹鳟属于冷水性鱼类,其生存的最适温度为12~18℃,温度胁迫是虹鳟在夏秋季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枫叶鲑和硬头鳟均为品质优良的虹鳟选育种。为探讨急性温度胁迫对两种倍性虹鳟抗氧化响应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二倍体枫叶鲑和三倍体硬头鳟幼鱼,分别在13、17、21和25℃下进行热应激试验。在达到目标温度后的0、1、6和12 h进行取样,之后将受试鱼恢复至13℃的适宜温度下培养,并在恢复培养的1、12、24和48 h后进行取样,测定受试鱼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和热激蛋白70(HSP70)的含量。研究发现,枫叶鲑和硬头鳟的3种抗氧化酶活性在17℃组没有出现显著升高;21℃组枫叶鲑和硬头鳟的SOD活性在热应激期间出现显著升高,但枫叶鲑的SOD活性在恢复过程中恢复到正常水平;25℃组枫叶鲑和硬头鳟的SOD、CAT和GPx的活性均显著提高;但在恢复试验进行24 h后,CAT和GPx的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枫叶鲑在17、21和25℃组HSP70的产生量显著高于13℃组,而硬头鳟仅在21和25℃组HSP70的产生量显著高于13℃组。通过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标(IBR)值对多种抗氧化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枫叶鲑在17和21℃组急性温度胁迫下的抗氧化响应显著高于硬头鳟,但在25℃组硬头鳟的抗氧化响应高于枫叶鲑。表明不同倍性虹鳟幼鱼在不同温度急性胁迫下的抗氧化响应有所差异。
其他文献
<正> 笔者自拟“升血汤”治疗单纯白细胞减少症3例及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收到满意效果。介绍于后,以供参考。药物组成:黄芪30克,当归、白术、茯苓、补骨脂各15克,黄精25克,党
针对通过增加光源谱宽度来提高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分辨率时样品色散特性的限制作用,分析了色散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系统纵向光程分辨率的约束关系.根据物质色散特性,采用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