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选取其中40例为实验组,另40例为对照组。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方法上采取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模式救治。收集这些患者的抢救时间及效果等相关资料[1]。结果:实验组的患者26人的抢救时间为(35±14)分钟;14名患者的抢救时间为(66±22)分钟,抢救的效率为91.3%;对照组的患者有15人的抢救时间为(35±14)分钟,有25人的抢救时间为(66±22)分钟,抢救效率为82.6%。将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效率进行统计学上的比较,彼此间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中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能够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 一体化 急救新模式 严重创伤
  严重创伤病例的救治过程在传统上按分科就诊的方式进行救治,而在会诊的过程中会浪费很长的时间,但是严重创伤的救治不易拖延太长的时间,以免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2]。我院所采取的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快速有效的进行救治,在第一时间进行判断,为严重创伤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现就本院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利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1月到2013年11月在重癥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80例,患者年龄在23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42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3]。两组患者受伤的原因有车祸、打架、高空作业不当、爆炸等。
  1.2 方法
  1.2.1 传统急救护理模式
  患者到大医院后先进行常规的体征测量,遵照医生的叮嘱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做好前期工作。然后等相应部门的医生进行病人的接收和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具体安排,住院观察或立即进行手术。
  1.2.2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
  接受严重创伤患者时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主要的项目有:患者的体征,创伤所在的位置和出血量的多少,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心率血压脉搏的状况等,做好手术前期工作[4]。快速的组建出一只护理小组,组长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由组长分工,各司其职,快速完成对病人的气管插管,吸氧,对患者进行祛痰工作,还有要建立静脉通道,进行静脉注射,对伤口的包扎等。
  相关人员要进行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工作人员之间也要多进行沟通,相互增长经验,交流心得。医院也要和120急救中心保持联系的畅通,做到患者到医院先进行抢救,不可因为各种手续问题而导致患者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间。开通无线联网系统,能够使患在者路上的时候就能将其信息传回医院,以便医院一方可在患者未到之前就做好相应的应急措施,大大的缩短了入院诊断时间。
  1.3 标准
  时刻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体征变化,意识的清醒与否、呼吸时候顺畅、出血情况、血压等,根据这些数据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有效治疗时间是从正式抢救到患者的各项体征恢复的正常水平的时间。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无后遗症和并发症则为痊愈;患者的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的生活为好转;患者的各项指标没有达到正常范围,则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的实验数据均用SPSS 12.0 软件进行处理,所涉及的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用x2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 讨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能够极大的缩短抢救时间,将传统抢救过程中的环节联系在一起,在治疗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环节,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做到了真正的无缝链接治疗[5]。
  要实施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的抢救方案就要有关人员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在最短的时间评估患者的体征,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能够有冷静的心态,应变能力强,较高的洞察力,还有丰富的经验。要准确判断伤患的血压、心率、出血量、患者的意识是否清醒等,同时,在具备个人的专业素养时还应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只有大家能紧密配合才能高效的进行院前抢救[6]。
  综上所述。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若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则能有效的节约抢救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救助效果,保障了严重创伤患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徐芳.多发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探讨 [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7):1273.
  [2] 蔡爱敏,朱燕.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85-1886.
  [3] 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1-92.
  [4] 管连斌.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多发伤患者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1045-1046.
  [5] 蔡爱敏,朱燕.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885-1886.
  [6] 侯连英,侯连玉,龙辉.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严重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8):21-22.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清心滋肾汤加减治疗肾阴虚火旺证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PCOS-HA)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肾阴虚火旺证PCOS-HA患者100例,
【摘 要】 目的:探讨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和总结对化疗前后患者的护理。 结果:通过对病人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结论:通过对化疗反应的认知,做好护理干预,将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  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止肿瘤细胞的滋生和促使肿瘤细胞分解的一种医治方法.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绝大多数化疗药物,主
以无煤柱作业面沿空巷道支护优化为对象开展探究。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在分析巷道原支护方案不足的基础上,对支护开展全方位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护实现了对巷道围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