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无事,忙点花事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家张先生忙完了装修大业,把管理内务的重任毫不犹豫地甩给了我。这可把我忙坏了,光是这些花花草草,就足以让我耗尽心力。
  不过我得申明,侍弄花草可不是我的强项。以前在旧居,盆栽的养护都是母亲的事,我难得过问,也无暇去关注,如今父母搬出去住,这些花草都是有生命的,不能坐視不管啊,而且成倍增加了养护工程,可把我忙坏了。
  张先生在顶楼露台、天井、地下室外平台都筑了花坛,再加上一个院子,里面都种满了花草树木。对这些我很多还叫不出名的家伙,它们性格各异,爱好不同,有的喜阴,有的喜阳,有的爱喝水,有的耐渴,要伺候好它们,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查资料,咨询专家,突击学习,竟也掌握了不少知识。
  院子里、花坛里的南天竹很好养,从我们搬进来到现在,一直郁郁葱葱,耐寒也耐旱,属于不让人操心的一类,我只是在鱼池喂鱼时顺便舀几勺肥水给它们解解渴。大橙子树是“花园之王”,它是带着满身的果实进驻我家花园主位的,可惜,没几天,一个个沉甸甸的大橙子都被路人摘了去,但它树形极佳,顶着满身的绿叶照样活得神气活现,最受全家青睐,所以我给它施了肥,还在根部周围放了一圈马齿苋,装点它的容颜。那棵映山红是妹妹、妹夫从山上挖来的,树形很大,看着它在我家院里发芽长叶,可惜今年没能开出花来。靠近院门口的那棵牡丹是一个爱徒亲手帮我种下的,三月份移栽到我家后,四月份就开出了两朵硕大的牡丹花,虽然花期很短,但那种雍容华贵的美,着实让人欢喜!还有那棵树形小巧别致的六月雪,是先生的一个朋友送的,我亲手种下,水浇得很勤,四月份开始开第一朵小白花,如今那花逐日增多,我每天早上必定要去数一遍,然后无比满足地去上班。虽然那细细碎碎的小花,素雅恬淡,站在娇艳无比的矮牵牛旁边,真是毫不起眼,但那份不卑不亢的自在姿态,却深得我心。一个院子,汇聚的不光是花草,还有浓浓的情意。
  这些种在院里、花坛里的花草还好些,有老天帮着一起照管,不用经常浇水关注,最劳心的还是家里的那些盆栽。今年冬天太冷,冻死了好几盆,看着那些闲置在院里的漂亮花盆,很不舒服,总想把它们填满。
  前几天去了一趟花鸟市场,很仔细地向一个熟悉的花农咨询了哪些花好养,以及一些花草的养护常识,再把空花盆的照片给他看,让他帮助配置了几盆绿植,兴高采烈地捧回家,移栽到家里的几个空盆里。
  我把一棵鹅掌柴移栽到一个本来装蝴蝶兰的空盆。养了一个多月的蝴蝶兰死了,盆很漂亮,舍不得扔掉,放在院子的角落里,总觉得会派上用场,终于,今天用上了。这株叶子的形状像鹅掌的绿植看上去郁郁葱葱,培上从冻死的绿萝盆里移来的土,压紧实,浇透水,看着它又一次旧貌换新颜,神气地站在院子的台阶上,忍不住对它看了又看,反正就是喜欢!满意!对自己也很满意。
  我在一个原本种“发财树”的大长紫砂盆里种了一棵紫薇,那棵小花苗躲在长盆里,有小孩穿了大人衣服的感觉,不太配套,但想到“紫薇”是“格格”,应该让它有比较宽敞的住处,便也心安了。
  年前好友送的忍冬果也枯落了,但紫砂花瓶舍不得扔掉,便买了几株富贵竹插上。我从二楼搬到一楼,从走道搬到客厅,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安放之地,最后终于让它在“和美轩”书房的角落里安了家。
  有天早上醒得很早,脑中突然冒出个创意念头,可以把家里几盆奄奄一息的绿萝放在昨天刚腾空的一个玻璃花瓶里水养。于是说干就干,把二楼客房和天井里几盆已快撑不住的绿萝归在一起,清理腐叶,拔根,清洗,忙了半天,等到我把一捧洗净的绿萝塞进盛满清水的玻璃瓶时,才发现绿萝太矮,瓶子太高,根本不配套,嗨,白忙了一通!但还不死心,前段时间去昆明出差,买回一大束干花把它填满才罢休。
  还有搬家前从金华花市带回的两盆盆景,有一盆里的竹子枯死了,前段时间去碧岩寺爬山,在山下一个简易花圃里淘到一棵红豆杉,回家赶紧换上,青葱的红豆杉在绿绿的青苔上直直挺立,顿时让整个盆景改头换面。我把它放在天井的台阶上,让它跟一盆菖蒲、两盆长寿花站在一起,每天都要去美美地看上好一会儿。
  三四月份,腊梅、茶花、牡丹、月季,一茬接一茬地开,一天一个变化,一天一个惊喜。这几天,牡丹、茶花都已谢尽,腊梅早已不见花只见叶,但花园里郁郁葱葱,从不缺色彩和生机。那棵橙子树,这两天开满了白花,香气浓郁,无比惊艳,吸引我每天起床后都要在小院中驻足呼吸许久。上个月,儿子在喂锦鲤时发现假山旁的紫藤和凌霄都发芽了,赶紧叫我去看,两人都很开心。如今,这两棵分植在廊檐两侧的家伙,相互赛着长,郁郁葱葱,都快爬上玻璃棚架了。那股涌动着生命活力的恣肆劲,令人惊叹!
  搬进新居后,似乎忙了很多。 忙虽忙,但侍弄花草的兴趣却与日俱增。在小院里挥舞剪刀修剪草坪,闻闻花香,听听草语,逗逗闯进来采蜜的蜜蜂蝴蝶,觉得生活是我要的样子。小院虽小,花草无语,但生活的世界却丰满趣活了很多。种花养草,让我在花草身上悟到了花开花谢,生命轮回的恒常规律。又从花草生命轮回中对“季节”“时令”有了更深的感受。细腻感受这个世界的变化,感悟生命分分秒秒地拔节生长,生活的意义就成倍地增长。
  一春无事,只忙花事。侍弄花草,其乐无穷。
  (作者单位: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研训中心)
  责任编辑 杨 伟
其他文献
《观潮》:“天下奇观”如何“观”  词典中,“观”有几种解释: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则是景象的意思。笔者的标题“‘天下奇观’如何‘观’”,这里则是怎么从文本中读出天下奇观的意思。文本语言是文字的组合与排序,看似已成固定,但本文作者却在努力地不断“切换”视角,让我们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感受天下奇观带给我们的震撼与难忘。  在人与潮的切换中观“奇观”,课文当然会将钱塘江大潮进行浓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梳理、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式认识生字,探索偏旁的秘密,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收集新词,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拓展理解词语原有含义和新的含义,进行积累。  4.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迁移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诵读并理解《江畔独步寻花》,拓展阅读,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难点  前段时间,我布置班上学生写了一篇人物外貌描写片段,收上来一统计,我发现了15双水汪汪的大眼睛、9对月牙儿似的眉毛、18张樱桃小嘴……  究其原因,学生的习作生了病——条件反射病。一说眉毛,就想到弯弯的,像月牙;一说眼睛,就想到水汪汪的,像黑葡萄;一说嘴巴,就想到小小的,像  樱桃。  怎么办?有一天我无意发现了女儿极爱读的一本书——秦文君的《调皮的日子》,书中有一个调皮捣蛋的朱(智)多
第一课时  一、看图知“秋”,引入课题  1.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那课文插图中是什么季节呢?(板书“秋天”,带拼音。)  2.拼读、识记“秋”字,并为“秋”字组词。  3.出示“秋”字的字体演变,从而加深对“秋”字的理解和认识。  4.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识“自然段”。  (1)出示课文内容,和儿歌对比,找不同之处。  (2)认识自然段,出示《数自然段》儿歌。  数
“文学是一种很艰难的艺术,从初学到成家,中间须经过若干步骤,学者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由此,朱光潜先生提出了写作的“疵、稳、醇、化”四境之说。  的确,一个人的文学性写作能力发展需要漫长的过程,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有人认为,实践出真知,只要坚持写,写着写着就能提升写作能力了。这话似乎不无道理。然而,细度之下,又觉不全妥帖。仅仅坚持多写,还不行,这样可能只是停留在文字层面,未必能够进入文学
作文的常识不高深,很普通,但每个老师都必须了解它、尊重它,教学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叶圣陶先生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是我们景仰的一代宗师。在我看来,他有关作文教学的论述和实践都是在阐述作文的常识是什么,都是在强调坚守常识的重要性。  一、作文目标:让学生获得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  提到作文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作文“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这些问题很重要,但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或者说
文本解读  《那一定会很好》是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围绕“童话”这个主题,由《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课文组成。本课教学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感受童话中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发展想象能力,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备课前,教师可围绕以下要点研读教材。  1.认清课型  统编本教材加大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那一定会很好》就是一篇略读课文,在教学时,主要不
设计理念  统编本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很明确,即从学习方法到尝试运用方法,训练的重点指向于人物描写。正如统编本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所说:“教科书的编排意图是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作为习作教学的专题训练单元,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必将是围绕“人物描写”这一表
统编本教材采用单元整体编排,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主题略加提示,主要指出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课后题指向单元语文要素和教学目标。课后练习检测题是巩固和反馈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练习检测题应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和单元训练重点进行设计。  一、课后思考题指向语文主题读写  训练  统编本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指出:课后的朗读、默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
“任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啦!”一条消息让沉寂多年的小学同学群炸开了锅!  “哇!任老师牛!”  “没想到教过我们的老师这么厉害!”  “想当年,我也是任老师的得力助手啊!”  “任老师还带班吗?不知道我儿子有没有这个运气再让她教啊!”  ……  同学群里顿时热闹起来。平时大家忙于各自的工作和家庭,变得疏远的关系,因为我们的小学老师任丽芳而有了活力。大家一下找到了共同的话题,赞叹者有之,忆往昔者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