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与协调机制研究

来源 :经济与社会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uanzhi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现状来看,区域内仍然主要依赖签订条约、备忘录等方式提供保护.实践来看,以上方式不足以解决自由贸易区内知识产权纠纷,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协调机制缺乏,原则性的法律制度与规则无法落地,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力和保护效力弱化.文章通过厘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困境,分析其建设知识产权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对比研究其他区域的协调机制,提出应建立适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该协调机制包括完善信息交流与磋商机制、民商事司法协助机制和知识产权执法机制三部分.
其他文献
教师节前夕,我院在综合楼553会议室召开以“奉献有为再创佳绩”为主题的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小辉,党委委员、副院长蒋鲲,优秀教师及优秀工会会员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蒋鲲主持.rn座谈会上,学院领导向优秀教师及优秀工会会员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及慰问品.优秀教师及优秀工会会员代表们围绕学院未来发展畅所欲言,他们结合自身工作,从教师发展、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管理与服务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老师们对近年来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期刊
民族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重要基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民族地区双语教育铺平道路,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基本功能.学校是培养全面发展优质人才的摇篮,职业教育是提升乡村人力资本的关键举措,高质量发展教育体系是民族教育的后发优势,教育法规是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的路径是:教育资源共享确保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继续推进和完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数字贸易是科技之争、规则之争,也是主导权之争.数字贸易规则却远远滞后于其本身的快速发展,仍处于“定规立制”阶段.特别是,以WTO为代表的多边框架就数字贸易新议题尚未取得有效进展,加剧了数字贸易的规则竞争与博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