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能带来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q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庆屹拍摄的纪录片《四个春天》获得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第55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剪辑两项提名,2019年1月4日上映,在国内引起观众热烈的讨论。《四个春天》这部纪录片讲述了陆庆屹家庭“四个春天”私人影像的记忆,是一部让人感受到“乡愁”的电影。随着这部纪录片的热烈讨论,同名的影视同期书《四个春天》也出版,并且登上当当网畅销书前500名。
  翻開陆庆屹《四个春天》这本书,总是让人有一种感动,书中的文字就像纪录片《四个春天》一样给人记忆深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从朴实的文字中感受到“家”的意义和远方游子对故乡的“乡愁”。
  一、影像——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记忆
  陆庆屹从小生活在音乐声声的艺术家庭,艺术的熏陶让他对世界的表达有了另一番心境。陆庆屹的摄影镜头是真实而唯美的,让人感受到大气又不失温暖。
  “2012年,我在豆瓣网上传了一个相册——《回家》,存放春节回家时拍的家庭生活,还有老家的景象。都是很日常的东西,但每张照片下的讨论都很热烈。这促使我重新审视老家那逐渐消逝的小城生活。因离家多年,我的审美、思维、习惯已被重构,这距离使我变成了家乡的旁观者。在不需要与生活角力之后,我有了新的视角去观望故乡的生活方式、人情、风物,美好的东西从一片琐碎中浮现了出来。我几乎是贪婪地把所看到的记录了下来。但照片毕竟只是瞬间的定格,没有时间流淌过程的印迹,因此我觉得十分有必要拍摄视频。恰好年底回家前,工作上需要添置相机,便顺理成章地买了有录影功能的机型。从2013年春节开始,我在家的每一天都拍得很疯狂,什么都想摄下来。几年过去,积累了大量的视频素材。”[1]2012年,陆庆屹在豆瓣网上传了《回家》的相册,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这与陆庆屹后来的拍摄有极大的关系,他的“审美、思维、习惯已被重构”,赋予照片一种新的意义。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去观望故乡,“照片毕竟只是瞬间的定格,没有时间流淌过程的印迹,因此我觉得十分有必要拍摄视频”。这是陆庆屹从摄影到拍摄视频转化的一种动力。
  独山是贵州省的一个县,民族风情独特,人们寄情于山水,山水滋养人们的心灵。陆庆屹在《四个春天》书中展示给读者大量的摄影作品,主要表现为家乡的山水、田园风光和家庭的影像记录。我们看到作者拍摄下的春天的独山,油菜花开满大地,迎春花在墙边倒立绽放,燕子归巢,感受着春天的气息。磅礴的大山、山中的瀑布、山中的村庄、春天独山县的全景,记录着家乡的田园风景和人情往事,展现独山特有的山水魅力和淳朴乡情。我们在书中更多地感受陆庆屹的家庭照片,星空下的小院,家庭的食材,父亲的劳作,母亲缝衣和制作美食,父亲母亲弹着乐器合奏、相互理发、包粽子、游历山水,具有年代意义的家庭老照片等影像,色彩温和,记录了家庭欢乐的时光,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特殊的历史影像。
  摄影照片是最珍贵的历史记忆,陆庆屹用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家乡的风情和家庭的记忆,这是一份珍贵的私影像,一份宝贵的家庭史,就像文中所说“照片是我的日记,帮助有限的脑容量记录下走过的路,因为时间过得太快,我怕拥有的幸福太容易失去。”[2]照片的力量不仅仅能让我们回忆起过去,还让我们留住不同时代的印记。陆家一直都有拍照的习惯,留下很多老照片,可惜在2000年的一场大火,只保留了木匣子里的一些老照片,老照片留下了陆家不同的青春——“爸妈上了年纪,常常拿着放大镜找着照片里的青春。”[3]陆庆屹的摄影语言充满了诗意和乡愁。影像是这个时代保留历史独一无二的记忆。
  二、用最温柔的方式书写家的历史
  “拍完《四个春天》后,很多次映后交流里,都有观众问到同一个问题: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有哪些积极深刻的细节?每听到这个问题,我都会停顿片刻,因为这样的记忆太多了,需要选择,每次的回答也不尽相同,有些片段最终并未放入成片,但在生活里它们仍然影响着我。”[4]父亲给母亲熬药的场面,让陆庆屹不自觉地拿起相机:“虽然同样的景象拍了很多次,但我觉得每一次都有特别的意义,我愿意记录下哪怕千篇一律的动作。”[5]这就是“家”带给作者的温柔,带给这世上最美好的东西。
  “父母都是动手能力极强的人,天生喜欢劳动,不知道累。早年下放到乡下,在那个被世界遗忘的镇子里,没有煤炭柴火,煮饭都成问题,其他人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爸妈却不当回事,一人背着一把柴刀便上山砍柴,有时候要走十来里路。我家后门紧挨着山脚,授课之余,父母到镇上铁匠铺借来两把大铁锤,打开后门,抡起大铁锤就劈石开山,生生辟出两块平整的空地。再到两里外的洞口村挖黑泥,挑着担子一趟一趟地运回来,终于屯出两块土地。种上白菜小葱等容易生长的蔬菜,不久之后,家里就有菜下锅了。后来,父母还养鸡养鸭,家里的伙食渐渐得到改善。得空时,再跑几趟洞口村,挑来厚土壅在菜地边,种下三棵李子树和几株葡萄苗,几年之后半山都是葡萄藤,中秋时收获了葡萄,全校师生一起享用。父母的生命力都极旺盛,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们,想到什么事就去做,从不抱怨抗争,似乎生活本应是这个样子。这大概是那些年的艰苦生活留给他们的财富。”[6]即使在生活困难的年代,陆庆屹的父母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埋头苦干,靠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积累财富,让生活没有那么窘迫,而得到改善。父母的淳朴善良、吃苦耐劳、乐观豁达、相亲相爱,是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写照,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在陆庆屹的童年,父母为了能够让生活更富裕一些,除了平时的工作外,还养过兔,每天中午放学陆庆屹和母亲到田坝打兔草,陆家的兔子养得非常好,但兔毛销售难,导致养兔失败。之后,父母又开始养猪种菜,同时还在做背带,由于母亲手艺好,做的背带很受市场欢迎。父母为了家人的生活更好一些,在默默地付出和奉献。在陆庆屹的笔下,我们看到具有烟火气息的家庭,是“爱”让这个家庭更温暖,更有责任心。
  《四个春天》中有一个篇章《糖与蜜》着重介绍陆庆屹和姐姐陆庆伟的故事:“姐大我九岁,我两岁的时候她就在县重点中学住校了……姐格外珍惜寒暑假。姐喜欢我,一回家就抱起我亲个不停,去哪儿都会牵着我。我也喜欢她,因为跟着她可以到处玩——去天渠爬山吹风;到林场摘刺梨;去马厩看大马;到小河边看人抓虾子……”[7]从这里,我们看到陆庆屹和姐姐的感情从小就很好,有姐姐回家的日子,陆庆屹的生活更加多彩,乐趣更多。在《糖与蜜》中描述了陆庆屹和姐姐陆庆伟到姐姐的闺蜜汤姐家做客的故事。小时候的陆庆屹在汤姐家翻东西找乐子,翻出汤姐家珍藏着等待过年时才用的糖果。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糖对一家人感受“甜蜜”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不懂事,陆庆屹翻出了汤姐家的糖果,汤姐只好把糖果分给大家。如此情景,让姐姐感觉很不好意思,姐姐脸色很难看,扯着陆庆屹就往家走。“姐一路急匆匆地跑,几乎要把我拽飞起来。到了家门口,她停下来,见我在哭,厌恶地说:‘你还有脸哭!人家那个糖是留着过年的,你怎么会这么不要脸啊!家里又不是没有!’我一听又高兴了,擦着眼泪问:‘在哪儿呀?’姐姐狠狠回道:‘不争气的家伙,就知道吃吃吃!就算家里没有,也不能吃别家的,晓得不?……”[8]从陆庆屹的文字记载,看到了姐姐的懂事和善良,看到了陆庆屹和姐姐童年的趣事。这样的故事回忆起来,是那么的温暖和有趣。从文字画面的介绍,也弥补展现陆庆屹在纪录片《四个春天》中姐姐离世的画面,与姐姐感情至深。文字和影像的结合,记录了家庭亲情的温暖、欢乐与历史。   在《我爸》《我妈》《爸的书房》《后园》《打野菜》《送别》等文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情,崇高而伟大。从平凡的文字中,我们能体会到父亲母亲对生活的那份热爱,乐观向上,表达的感情力透纸背。父母是生活的智者,让读者跟着作者想象着“家”的画面,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家庭在这一进程中的历史与变迁。
  三、行走在故乡的土地上,伸向历史的深处
  陆庆屹对故乡的书写,就像人类学学家对一个地方深入的田野调查,不同的是,陆庆屹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有地方感。因为在外闯荡多年,提笔书写故乡时,又多了一个视角。这对我们每一个想书写故乡历史的人来说,具有启迪的意义。
  在《老帅》《吴叔》《祖方舅》《老三》等篇目中,文中的人物都是陆庆屹身边的普通人,这些平凡的人物在陆庆屹的笔下被灵动地展现。我们从这些平凡普通的人物身上,感受到了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展现了一幅时代的画卷。影视图像与文字图书的相互补充,使文字的力量补充了影视图像的细节描述。我们从中深深感受到陆家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故乡发生的变化,一幕幕映入读者的心境。在陸庆屹的笔下,我们还了解到独山县的风土人情,民俗风貌。
  麻尾镇是陆庆屹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麻尾镇匍匐在一条南北向的山谷里,东山西水,河岸东侧的火车站是当时黔南州最大的车站,多条铁路交会。车站再向东,是两座巍峨高山,翻过山是然戎水库。向南有个很大的机务段,它的存在证实了麻尾火车站曾经显赫一时。每一趟车,不管快车慢车客车货车,都要在麻尾站停留……铁道成了一道分界线,隔离了小镇和机务段。镇上的人有些天生的自傲,觉得自己才是这里土生土长、理所当然的主人,其他人都是旁枝别叶。机务段则有自己的电影院、小学、中学,还有镇上没有的大澡堂和大车间……两边人各活各的互不来往,听不懂对方的语言……”[9]在这个麻尾小镇,不仅有苗族、布依族,还有外来移民的汉族,陆庆屹用很贴切的语言描述了那段历史,真实地记录了麻尾镇的居民史、家庭居住的地理环境。
  在麻尾镇还有对山歌的习俗:“每逢麻尾的赶场天,四周城乡村寨各族人都相约而来,大家三五成群往街上拥。其实那时候的商品并不多,很多寨子里的人来赶场只是为了对对山歌,哥哥妹妹的私下幽会,俗称‘打老表’。镇子四周有不少小块的平地,这对喜欢对山歌的男女来说,称得上得天独厚。一大群男人在一个小山头,女人则在不远处另一个山头,两边你唱我答,一来一往好不热闹。”[10]陆庆屹记录了家乡地区城乡村寨对山歌的习俗,在这个山区地理环境中,人民热爱唱歌,多才多艺,文娱生活非常丰富。在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让我们在书中体会到民族风情多彩的味道。
  “集市因地理特性分区,年深月久固定成形。”[11]“阴历每月逢五逢十是赶场的日子,天蒙蒙亮,散落在各处的山民便从密林中现了出来:采药的、挑菜的、扛木头的、挑着高粱扫帚或篾器的,还有赶马的,马背上驮着两袋木炭。他们成群结队……太阳出来时,他们已经翻过了山谷,穿过郊野农田,涌入独山城,去往各自的市集。赶场天堪称盛会。天还未亮,周边市县,远至广西的赶集人,肩挑担子箩筐,背扛麻袋,在暖黄的晨光里拖着长长的影子,汇聚而来。其实热闹往往从头夜就已经开始了:有远客为了赶早,会乘坐前一天的零担车到达,夜里在街上挑好中意的地方,头枕行李席地而眠,无论寒暑。”[12]陆庆屹用文学的语言、人类学的书写方式,真实记录了家乡地区赶场的历史场景,这在今天的大城市中非常难见,为世人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和影像的浮现。
  陆庆屹拍摄的纪录片《四个春天》从家庭影像走向全国院线,其中记录的陆庆屹家庭“四个春天”发生的故事,让观众感同身受地体验了“家”的温暖。《四个春天》这本影视同期书,让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更加深入细腻地走进了陆庆屹的故乡山河,父母的爱情故事,家乡的亲情、友情和风土人情。这是一本围绕陆家展开记录的家庭历史,其伸向历史的深处书写故乡的历史。这也是一本带有纪实描写“乡愁”的著作,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发展史,展示了社会历史的变迁,书写了老百姓的家长里短,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陆庆屹.四个春天[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9:234-235,9,26,1,1-2,149-150,121,124,111-112,113-114,100,99.
其他文献
对于皮克斯,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因为他们是看着皮克斯的卡通片长大的,其制作的《头脑特工队》与其他动画电影相比,在欢乐的基调上多了几分张力,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脱离孩童时代的我们依然深深地喜欢着这些电影,不仅是因为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和灵动的配乐,更是因为它勾起了我们对孩童时期的回忆和对幸福单纯的向往。本文以情感、个性、记忆三个成长方面的片段为基调,结合影片的剧情和时间线,深入分析其叙事风格。  一、情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三国史是人们最津津乐道的一段。然而,90%的中国人并未通读过陈寿的史书《三国志》,人们对于三国历史的了解主要是来自古典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以及根据三国历史改编的影视戏曲等题材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三国演义》等影视历史剧在黄金时段播出,带动了全国的历史文学名著热。由此,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大趋势,但随着影视历史剧的发展,各种戏说消解也迎面而来,犹如胡适之所
电影《美人草》改编自旅美作家石小克的小说《初恋》,由吕乐执导,刘烨和舒淇领衔主演。知青题材的影片向来不乏佳作,《美人草》也有着不同一般的切入视角和美学主张。电影最精彩的一点是其虽然坐拥一个极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但是又丝毫不落政治批评的窠臼,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将一个故事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尽可能把这个故事说得美而动人。导演吕乐曾经在1996年凭借《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摄影奖的提名,打
2020年开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中国,武汉更是被笼罩在病毒侵袭的重重阴霾之下。在疫情中,医护人员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救治力量。面对严重的疫情,我们看到医护人员成了最美“逆行者”,冲向对抗病毒的第一线,冲向最危险的地方,为患者治疗,呵护他们的健康,为防止疫情的扩散全力以赴。在本应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的时刻,众多医务工作者舍弃团聚的机会,冒着生命危险,勇敢逆行,支援湖北,支援武汉,和狡猾多变
一、唯美主义思潮的出现  唯美主义运动(Aesthetic movement)是19世纪后期出现在英国艺术和文学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反社会运动,代表人物包括济慈、戈蒂埃、王尔德等。唯美主义运动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因此,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
2009年备大拍卖行的春拍,无疑受到艺术品市场上画家、藏家、经纪机构及研究者等各方人士的格外关注。因为在一片“金融危机究竟会对艺术品市场产生怎样影响”的疑问声中,这里是寻找答案过程里的一个重要情报点。    春拍总体回暖    去年拍卖行业的秋拍,成交额明显减少,成交率降低。尽管寒流“冷冻”了一些泡沫,让艺术品的价格回归合理,但人们依然感受到了市场的阵阵寒意。今年拍卖行业的春拍,会传递出着哪些信息
电影作为技术与艺术的宁馨儿,自诞生伊始就离不开技术的扶持,与电影创作双轮驱动的电影批评也深受其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影评走入大众视野,相较于传统影评,它更具广阔的平台、便民的模式和大众化的视角。几年之间,电影批评伴随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各载体的不断更迭,在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要点上发生着变化……微信影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并得到了发展。  一、 微信影评发展现状  微信,通过扣除流
近年来,印度教育题材电影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两部佳作陆续登场,凭借出众的戏剧张力与普世价值,在国內掀起了“宝莱坞”式的青春热潮。于2018年清明档口上映的印度影片《起跑线》,更被评为“直击中国教育之痛”。这部电影采用轻松愉悦的喜剧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女儿入学问题而费尽心力、窸窣平常的故事。平凡简单的家庭故事却经得起跨国界话语的细细品咂,
信息网络化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政工作的触角也必须从现实中扩张至网络上。但是,青年学生对新、奇、异的追求与原本模式化的思政工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因此,在新的时期,高校思政也必须创新模式、转变思维,把握主阵地,开辟新战场,大学生网络骨干队伍的建立与管理,也在这种情势下应势产生了。  一、  高校学生网络骨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网络思政发展的需要  网络大V、网
新世纪以来,游戏竞技类的节目风靡一时,游戏竞技类节目常常在户外构建起巨大而又复杂的机关,广泛的邀请挑战者前来参与。但在紧张刺激的节目之余又略微有些遗憾,这种遗憾来源于观众似乎不能够真正的参与其中,更像一个他者,热闹关注选手表现的同时,又难免置身事外。他者,而非沉浸(Immersion),成为了这类节目的缺点。是否有一种可能性能将游戏与故事联系起来,奏响出令人沉醉的乐章,制造出类比优秀电视剧的代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