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作业不再是孩子的负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kong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实际出发,创新发展愉悦作业氛围,使作业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天地,使学生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让作业不再是孩子的负担,而成为一种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语文作业 个性发展 良好习惯 成功的体验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布置语文作业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非常头疼的一件事。以往重复抄写的语文作业给孩子带来繁重的课业负担,不利于学生增长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特点和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生活实际,创设灵活、开放、趣味、尊重个性、创新发展的愉悦作业氛围,使作业成为彰显学生个性的天地,使学生在自觉、自愿、心情愉悦的状况下完成作业,从而增长知识形成能力,并且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让作业不再是孩子的负担,而成为他们一种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个性化
  传统作业布置中,大多数教师忽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很少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学习、思考的过程,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往来。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造潜力得不到深入挖掘,难以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新课程要求作业设计应是富有个性的,作业应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座桥梁。鼓励学生做作业的时候用图画、照片、剪报、互联网资料等表达,甚至可以用手工制作、植物叶片、摄录的活动录像、排练的短剧或小品来表现……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如学习《草原》这篇课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草原美景图”,体会草原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秋天到来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秋天的足迹;还可以搜集赞美秋天的诗歌、散文,举行“秋之韵”诵读会;也可以写和秋天有关的任何题材的习作;或者拍摄一组反映秋景秋趣的照片……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教材内容,还广泛猎取与教材相关的各方面知识,并且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作业不仅是一个载体,还是一个极好的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种感官体验,在愉悦的情境中利用熟悉的材料挖掘和展示自己的潜能,不仅获取许多知识信息,锻炼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还得到大量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二、变“被动完成”为“主动学习”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语文作业无非就是机械、重复的抄写,令人头疼的背诵,题目陈旧的作文……学生早已厌倦。在新课程指引下,我一改以前的做法,比如在教完生字、新词后,不再让学生机械地抄写。那些已经记住的生字、新词可以不抄写,难记的字就读一读、记一记,再工工整整地默写一次,布置作业时充分信任学生,承认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结果学生想方设法不抄生字,记生字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三、作业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定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改变原来作业布置一刀切的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作业超市”,使不同层次学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不同学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比如学习了古诗《早春》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A.背诵、默写古诗《早春》。
  B.《早春》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C.学习作者韩愈的另一首古诗《晚春》(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比较两首诗中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A项是巩固练习,旨在积累语言;B项是写话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句;C项作业期望学生迁移学法,提高阅读能力。这三项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小学生具有好奇、争强、好胜的心理,有的学生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最近发展区”里跳一跳摘到“果子”。
  这样,我们看到的是崭新的、充满天真灵气的作业,学生和教师之间是最真诚的朋友和伙伴,是民主、平等的交往。作业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学识交流、情感沟通、志趣相融、教学相长的发展过程,学生不再把作业当成负担,而把作业看成一项创造性活动,创新作业设计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创新对策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注重语文课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通过作文讲评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开展作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语文读写教学 创新对策  一、引言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读写是语文教学最主要
摘 要: 情景教学法体现了现代教学的互动思想,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作者就此结合多年经验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情景教学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变化,情景教学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师都希望能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
摘 要: 新课标的实施,改变了广大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本文从新课程标准下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师与课程的关系、教师与研究的关系及教师的自身修养等方面探讨教师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教师角色 转变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受到了挑战。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学生的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只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单向传授。新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