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训练 循序渐进 合理调节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速度耐力是影响短跑运动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作者多年的田径教学和短跑训练经验,采用分组对照实验的方法,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短跑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提出个人的见解及训练方法,旨在为短跑运动中速度耐力训练的科学化提供参考。
  小学阶段五至六年级是训练速度耐力的最好时期,我们体育教师把握好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速度耐力训练对经后这方面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抓住发展各种身体素质的“关键期”采取科学的方法与手段,使其收到最佳训练效果。而速度耐力又是短跑运动成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
  现在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而速度耐力训练本身较为艰苦,因此,对学生耐力训练要经常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训练的积极性。在多年的教学及训练比赛中,我发现跑100米时,大多数小学生跑40至70米就开始减速,没有几个学生能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因此,小学生重视速度耐力训练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根据超载原理,应经常进行超负荷的训练,要提高一百米的成绩,就得经常采用150米、200米、400米的练习,以加强无氧代谢和耐久力训练,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健康状况,这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基础。而以前我们在训练中由于场地原因,30至60米短距离跑得多,很少进行超过100米的练习,也没有时间的要求,强度和距离难以达到。而大量的实践证明,经常进行150米、200米,400米的训练是提高速度耐力的有效手段。但小学生在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必须严格地控制训练的时间、运动强度,我在训练时把男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实验观察,一个小组以发展速度耐力为主,另一个小组单纯以发展速度为主。坚持每周训练四次,每次训练一个小时。其中速度耐力小组每周在三次课内增加速度耐力专门练习,每次时间为15至20分钟。
  在速度练习中,采用最多的时是400米跑。这是因为400米是较大强度的速度耐力练习,而且持续时间一分钟以上,这样最能有效地发展无氧代谢功能,加强耐力小组每周在二次课内增加速度耐力专门练习,每次时间15至20分钟。肌肉与输氧系统的能力,有利于突破“极点”。在练习中速度由慢到快,每次都有时间要求,如400米跑开始要求1 分40,后逐渐提高速度,最后要求在1分25秒以下,每次练习间歇5至8分钟,有利于體力的恢复。
  通过一年的实验,两个小组的短跑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由以前的40至60米就开始减速到现在60至80米才开始减速。100米的成绩也由原来的16秒多提高到现在的13秒多。两个小组前60米的速度相差无几,但后40米差距较大,速度耐力小组后40米平均速度为7.3米/秒。通过加强速度耐力训练前60米进步了0.7秒,而后40米却进步了0.8秒;发展速度小组前60米提高了0.8秒,后40米只进步了0.5秒。由此可见,提高小学生速度耐力大有潜力可挖。
  速度耐力实验小组前60米平均速度为7.2米/秒,后40米为7.3米/秒,说明他们通过速度耐力专门练习后,内脏器官、心血管功能能够跟上较大强度激烈运动的需要,在无氧代谢条件下,保持较长时间的快速度冲刺到终点,这对提高短跑成绩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要要求小学生像专业运动员达到全程高速跑完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训练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然,在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为提高速度耐力,在训练中应努力培养运动员肌肉放松、协调能力,掌握全程放松跑的节奏感,一般采用的手段是,较长距离的大强度跑,各种间歇、变速跑。速度训练应安排在体力充沛時进行,耐力训练后不应进行速度训练,强调速度训练必须建立在放松、协调、合理、正确动作的基础上,速度训练应以动作速度和加强能力为主,特别注意跑姿的正确性,尽量不采用大强度和极限强度的速度的练习。
  其次,小学生进行速度耐力训练时,一定要根据其训练水平高低和个人特点,做到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同时做好医务监督。小学生过多训练速度耐力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对心脏负担很重,小学生心脏发育落后于机体发展,心脏还没发育健全,速度耐力训练不当,对小学生很有坏处,会摧残许多好的苗子,甚至会造成心脏疾患。因此,小学生要慎重使用,中学生女生到15岁,男生到17岁可以适当增加练习强度。
  再次,教学中要以突出教学因素,量和强度应根据儿童运动员的具体情况逐渐增加,而且对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在负荷上要有明显的差别。在儿童400米训练中要尤其注意,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运动员不能用成人400米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仍要坚持以速度训练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大速度耐力负荷,小学生在耐力训练时,应注意男女区别对待。同时,由于训练本身比较单调枯燥,小学生会对训练感到厌倦,易引起疲劳。因此,训练应注意采用灵活多变、有趣味的训练方法,如比赛法、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耐力素质和运动成绩。
  加强速度耐力训练是小学生运动员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循序渐进、调节合理是提高短跑成绩的关键,而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做法则是训练中的大忌。
  【作者单位: 内江第九小学校 四川】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施氮对设施栽培金针菜产量、品质和钾吸收利用的影响,为设施栽培金针菜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针菜‘大乌嘴’为试验材料,于2015—2017年在江苏省
新课标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当前应走的教研之路。  我教一年级数学时,根据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来的特点,采取不布置家庭作业的办法。那么怎样在不布置家庭作业的基础上,较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呢?通过操着实践教学,笔者颇有感受。  一、端正教育思想,走出认识误区  以前我们教师认为补课越多,作业越多,越能体现老师的师爱,
本文试图分析金融危机形式下高职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及成因,并就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提出一些建议。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文能力的最高体现,而作文教学自然也成为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却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一个孩子从入学开始,不知要写多少篇作文:日记、周记,小作、大作少不了,春游、秋游、运动会也要写;老师们更是煞费苦心,归纳总结了各种作文模式和写作技巧,开头、结尾怎么写,事例要写什么都教给了学生。这种文字编织术不仅让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还教会了学生说空话、假
出入口是城市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间距和形式成为评价快速路总体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重点分析了出入口设置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出入口设置的原则及设置时
追问是智慧课堂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它是指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质疑,促进师生互动和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节奏,及时有效地实施追问,往往会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绽放异彩,获得超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在缺乏思考处追问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不经过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硬化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糖尿病患者98例,另选正常对照5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颈动脉常规超声检查、血清生化检查,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