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三维及四维成像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中三维及四维CT重建技术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2例髋臼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并通过多平面重建法(MPR)、 三维表面遮盖法(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RT)观察损伤细节,对骨折进行临床分型.其中11例术后进行内固定复位及关节置换的疗效观察.结果 32例中MPR、SSD显示骨折28例,有4例未显示全部骨折线;SSD显示骨折立体效果优于VRT,对明显移位旋转的骨折显示清晰.VRT显示全部骨折,且在显示骨折细微结构和无移位骨折方面优于SSD,并可立体直观显示术后固定位置及复位效果.结论螺旋CT MPR、SSD及VRT技术是诊断髋臼骨折的有效手段,对诊断复杂性髋臼骨折应作为首选.VRT技术对髋臼骨折手术方案制定及术后疗效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Ⅰ(2-10)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胶原(Ⅰ、Ⅲ型)表达的影响,探讨血管紧张素-Ⅰ(2-10)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
对3例(男2例、女1例)废用起搏电极导线远心端导致局部皮肤破溃并感染的患者,在作为应急措施的前提下,采用旋转法(内置钢丝与起搏导管同时逆时针方向转旋)直接拔除废用电极导
研究缝隙连接失耦联剂Heptanol对缺血心肌是否具有类似缺血预处理(IP)的心肌保护作用,进一步探讨IP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在离体心脏水平,观察IP和Heptanol对缺血心肌的影响,观
目的 首次报道我国于1999年5月开始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感染者的规范化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方法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AZT+3TC,商品名:双汰芝)联合硫酸茚地那韦 (ind
1995年1月-1999年6月本院采用自行设计的局部骨膜骨瓣成形合叶式横行截骨术治疗膝内外翻畸形共计24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例患者共计34膝,
我科1996年1月~2000年12月共完成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419例,年龄70~100岁.其中高龄高危患者98例.我们着重注意了术前宣教、皮肤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及有针对性的康复功能训练,
抑郁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不良情绪.通过对描述性研究、元分析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综述,认为体育活动对减轻老年人的抑郁有积极作用.
目的研究TIPSS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门静脉高压症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TIPSS加断流术治疗.治疗时伴有中度腹水41例,重度腹水8例,按Child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hMLH1与hMSH2基因的种系突变特点.方法对诊治的6个HNPCC家系的先证者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扩增其hMLH1及hMSH2的35
目的我们通过大鼠原位肝移植,探讨了重组人白介素10(rhIL-10)对肝移植后再灌注损伤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供体为ACI(RTIa)大鼠,受体为LEW(RT11)大鼠.rhIL-10的注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