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垄断到多元互动——农村公共产品民营化进程中的多重博弈关系解读

来源 :甘肃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ANG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公共产品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即打破农村公共事业领域原有的政府一元供给的制度格局,确立政府、民营经济、村民组织多元互动的制度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博弈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民营化与村民组织的博弈。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深入探究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推导出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其他文献
马克思以辩证的态度来审视作为现代性面相的资本主义。对于现代性导致的社会裂变和异化现象,马克思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集中体现在对资本的批判和对资本主
列宁的阶级分析理论认为,阶级的划分应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为首要标准。这一理论长期被奉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分析的唯一经典。但二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
荣辱观是人们关于光荣与耻辱的一种道德评价标准。毛泽东荣辱观是中国共产党人荣辱观的代表和体现。爱国主义是毛泽东荣辱观的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荣辱观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