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宝丽来重塑关于故乡的记忆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g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移膜技术带来的巨大灵感
  6年前的春天,张晓第一次接触宝丽来。那天,由Dr. Florian Kaps创立的The Impossible Project复产计划来到草场地阿尔勒摄影季,为一次成像爱好者们带来“《不可思议》非数字即时摄影工作坊”,展示相纸成像原理,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在展览开幕之后的工作坊上,张晓第一次接触到了移膜技术。
  移膜是指将宝丽来相纸背面的纸基揭掉,在水中将感光乳剂层取出再转印到纸上的创作形式,这给为拍摄故乡作品筹划已久的张晓带来一个巨大的灵感。“那种撕裂了又重新拼合修复的过程也正是这么多年来我与故乡的关系。”张晓说,同时,宝丽来相纸的不稳定性也会带来一些意外效果;于是,他选择以此来呈现他与故乡之间的关系。于是,新作《关于故乡》便这样诞生了,而新作中的《移》系列全部使用了移膜技术。“我家在山东烟台的一个小农村。上学工作以后就很少回去,总是觉得自己和故乡越来越疏远,而故乡也正随着经济的浪潮而经历着一去不返的大改变。故乡在变,我也在另外一个遥远的城市变化着,所以这种疏离感越来越清晰了起来。”谈起创作动机,张晓这样评价自己。张晓之前的作品都是以直接摄影的方式对我们所处时代进行记录,而新作更多是从自身出发向外看,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的媒介也更为多样,如移膜技术加拼贴。
  顺其自然,随意摇曳
  透过精巧和费时的工序,张晓移取了即显胶片的感光乳剂层,即显胶片的最中间一层,再以人手将影像重新组合拼贴。这些朦胧、具绘画感的影像不只是他以自身出发对感知中故乡的投射,也反映了在中国不断发展中的人文变化。
  这种未知的不确定性恰好成为一种特有的形式感,成为吸引张晓用移膜技术和拼贴来创作的原因。
  比如在《移》这组作品中,观者看来以为每张照片反复尝试拍摄多次来达到一種看似不完美的完美形态,实际恰恰相反。这组作品的移膜只做一次,能做到什么样就什么样。“刚开始做的时候很难掌握,初步阶段是在追求完美,后来逐渐熟练起来之后便开始觉得这样拼贴得整整齐齐之后反倒有些死板。渐渐开始变得随意起来,有些破损也不会刻意去修补,就那样自然而然吧。”顺其自然、随意摇曳才是张晓眼中最舒服的艺术展现方式。
  虽然制作过程是“随意”的,但是这组作品的实验与思考却用了有一年之久。他一直在思索如何在新作的形式上有所突破。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因其在学生生源、培养目标及就业方面等方面有许多特殊性,从而在院校党建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 党建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071-01  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指引者,是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的领路人。党的建设需要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