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铅笔回到初心——王犁谈速写

来源 :美术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guiyea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西方绘画大师的速写手稿,还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线描草本,都有大量的经典作品传世,使学习绘画的人从中获得很多启发,或是造型的意味,或是表现的技巧,或是情感的释放,看似简单的速写包含了无尽的丰富内容,人们都对速写充满了兴趣,并由此了解、喜欢绘画艺术.在学画之初,大量画速写可以用来提高造型能力.报考专业美术院校,速写是必考科目,进入大学,速写依然是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速写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训练的弊端也很明显,为了应试,程式化的教学形成了某种固定模式,学院教学中也很难纠正.慢慢地,人们对速写失去了兴趣,一谈到速写,马上联想到那种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客观准确的范本,甚至都忘了那些曾经熟悉的经典.当代画家的速写手稿也很丰富,但大都隐藏在他们的创作背后,也很少引起大家的关注.画家王犁一直专注水墨创作,最近,他回到铅笔,频繁以速写作品示人,配以游记杂文,生动有趣.他的这种转变必有缘由,也一定有他的新思考.本期[案边点滴]栏目走进王犁工作室,就速写话题展开探讨,听他分享经验与心得.
其他文献
壁画这种艺术形式由来已久,早可追溯到史前人类文明,壁画的艺术语言种类多样,壁画的多样性与其深厚历史也就要求从事壁画的艺术家不仅能够精通一种艺术语言,而且还要“博览群
期刊
杨波绘画在艺术语言上,其跳跃的色彩和轻松的笔触营造了愉快的诗意,其多姿的题材塑造表达了艺术思想的自山烂漫,从家国情怀到儿女情长,无不诉说杨波通过绘画语言所追求的理想
期刊
在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三科中,尤属花鸟画的出新为难.自明清以降,花鸟画名家辈出,沈周、徐渭、陈淳、八大、石涛、吴昌硕、潘天寿、李苦禅等,标新立异者不乏其人.身处其
期刊
唐宋至明清时期,广东潮汕地区名仕商贾层出不穷,他们荣归故里而大兴土木建造宅邸及祠庙,为潮州木雕发展创造了条件.潮州木雕深受潮汕文化影响,从雕刻木料、题材内容及工艺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