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西方绘画大师的速写手稿,还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线描草本,都有大量的经典作品传世,使学习绘画的人从中获得很多启发,或是造型的意味,或是表现的技巧,或是情感的释放,看似简单的速写包含了无尽的丰富内容,人们都对速写充满了兴趣,并由此了解、喜欢绘画艺术.在学画之初,大量画速写可以用来提高造型能力.报考专业美术院校,速写是必考科目,进入大学,速写依然是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速写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训练的弊端也很明显,为了应试,程式化的教学形成了某种固定模式,学院教学中也很难纠正.慢慢地,人们对速写失去了兴趣,一谈到速写,马上联想到那种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客观准确的范本,甚至都忘了那些曾经熟悉的经典.当代画家的速写手稿也很丰富,但大都隐藏在他们的创作背后,也很少引起大家的关注.画家王犁一直专注水墨创作,最近,他回到铅笔,频繁以速写作品示人,配以游记杂文,生动有趣.他的这种转变必有缘由,也一定有他的新思考.本期[案边点滴]栏目走进王犁工作室,就速写话题展开探讨,听他分享经验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