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出生,科学救国是他不变的理想。他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0年,但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却属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他不仅是一位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他的成就影响了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一九七九年, 就在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不久,一个美国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当他们抵达北京时,其中的一位国防部官员赫尔德·布朗先生,向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询问起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读书时的同班同学钱学森的近况,他清楚地记得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国同学是班里的优等生,也是美国火箭研制的先驱人物,而1955年他回到了中国,此后,所有与他相识的人都没有了他的消息。
  而此次,赫尔德·布朗并没有见到他的这位老同学,不过,他在参观访问中已经获得了他所期望得到的答案,那就是多年以来主持中国航天技术飞速进展的核心人物正是钱学森。
  而赫尔德·布朗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此时还担任着加州理工学院的校长,他回国后向学校提名,建议将1979年度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荣誉奖章授予钱学森。
  1955年,当钱学森离开美国的时侯,他有15000多页的研究手稿留在了他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的办公室里。这是他在美国从事学术研究20年记录的一部分,后来正当这些手稿就要被当作废纸处理掉时,他当年的一位同事弗兰克·马伯博士发现了它们。他觉得很有价值,于是收集、整理,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钱学森手稿》。
  但是钱学森当初放弃这些手稿似乎还有另外的原因。
  从一离开美国开始,钱学森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中外记者无不对这位火箭专家返回红色中国后的生活充满好奇。当年一位香港《大公报》的记者,正好拍下了钱学森一家从香港步入深圳罗湖桥的(瞬间)镜头。从照片上看这位火箭专家与人们想象中的不同,他一手领着自己6岁的儿子而另一只手却提着一把吉它。
  1955年10月8日。这天早晨,钱学森一家终于看到了祖国的地平线。中国外交部委托香港中国旅行社,安排他们一行三十多名留学生乘火车从香港九龙进入深圳。
  国内对于钱学森的回国非常重视,当时主管科学和外交工作的陈毅副总理,特别指示中国科学院要派专人前往罗湖口岸迎接。
  从1956年开始,钱学森担任了这样一些职务:国防部导弹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分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的第一任院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以及从事相关基础研究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由于这些机构的建立,中国在1964年成功发射了一颗自行研制的射程为1200公里的中近程导弹,中国在1966年10月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导弹核武器,1970年,中国将第一颗重量为173公斤的人造地球卫星顺利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1966年10月27日,中国试验了一颗带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对钱学森来说,意味着《1956年--1967年国家科学发展十二年规划》中由他主持制定的导弹研制的预期目标,提前一年完成了。
  中国导弹的发展,从现在看来并不稀奇,而在1955年,钱学森的这个建议是超前而大胆的。那时全世界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研制成功。不用说中国人对导弹没概念,就连一些发达国家的普通人也对导弹没有很清楚的认识。
  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的消息,在美国政府上下引起了极大的震动。1980年5月20日,美国合众社向全世界提供了一篇专稿,标题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记者罗伯特·克莱伯写到,“主持研制中国洲际导弹的智慧人物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许多年以前曾经是美国陆军上校,美国政府因为害怕他回到中国,扣留了他五年之久。他的名字叫钱学森,今年69岁,在这个名字背后有着一段任何侦探小说和科学幻想小说的作者,都无法想像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次长在钱学森回国之前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可枪毙他,也不愿他回到中国。“他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强过五个师。”这句著名的断言,已经被钱学森在1955年返回祖国之后的事实所证明。
  从1970年开始,钱学森总是穿着一身军装、一双步鞋,奔波于北京与各个试验基地之间。而1980年5月18日这一天,钱学森却平静地坐在国防科委北京的指挥中心一个不太显眼的座位里。此刻,在中国西北大漠深处的发射场里,东风五号洲际导弹正整装待发,这枚导弹将跨越万里的,飞向太平洋,这是我国一代导弹的终极目标。
其他文献
2013 年6月初,上海。傍晚,漫步外滩金融广场。“外滩牛”撅着打了个圈的尾巴冲着华灯绽放的陆家嘴 , 摆出决斗的姿态 , 牛气冲天。你会发现,“外滩牛”同闻名世界的“华尔街铜牛”何其相似。没错,诞生于 1989 年的“华尔街铜牛”和 2010 年创作的“外滩牛”均出自美籍意大利裔设计师莫迪卡之手。  眼前这头憋着劲儿往前冲的“外滩牛”使我联想到另一头牛——潘鹤先生为深圳特区创作的“垦荒牛”,创作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就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有关不接受中国领导人波茨坦涉日表态一事,陪同李克强访德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回国前在柏林就此表示,日方表态缺乏常识,不可理喻。  王毅称,我们敦促这些人再老老实实做一回学生,重新看看《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不要再说这种缺乏常识的话。  王毅进一步表示,日本当年是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
引言:  当今社会,我们所看到的现状是,能写一手好字的人越来越少,坐姿和执笔不正确,笔画笔顺错误颠倒,不讲究字的间架结构,中小学再也见不到毛笔描红课了,而且背离传统书法艺术的“狂怪体”也渐渐侵染书坛。眼见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中国书法艺术,很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或今后的两、三代人中消失,我们能不着急吗?是危言耸听吗?不是!所以,我们需要大力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的文明精髓,
卢安克走了!带着自己的、孩子们的,还有我们的遗憾,离开,去了越南。  离开还是留下,对于卢安克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哈姆雷特似的发问,最终,他选择了离开。走之前他特意到孩子的家里转了转,一个孩子为了多留他一会儿,一次又一次地拿出家里的饭菜让他吃。镜头中的卢安克与孩子们都沉默着,仿佛静静地等待着离别日子的到来。中国广西东兰县板烈村,他与他们,曾那样遥不可及地走到了一起,现在却要分离。  卢安克是德国汉堡
近期,一组《雍正行乐图》在微信朋友圈被频频转发。这组图片以数字技术对国画作品中的雍正进行动画处理,并配上带有网络热门词语的解说词,以幽默有趣的方式重新解说雍正。这组图片的发布者不是别人,正是故宫博物院的官方公众号“故宫淘宝”发布的。故宫博物院将这组图片取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瞬间萌翻了广大网友。  这种卖萌的行为与故宫博物院以往给人严肃的形象并不相符,但是这并不是故宫博物院近来唯一的卖萌行
印度金奈,绰号“肾镇”。这座700万人口的大都市,成为印度器官非法交易的主要集散地。“如果一个中介花3000美元从印度的贫民身上收肾,再以26万美元倒卖到美国,就实现了一颗肾从穷人到富人身上的转移。这样一张庞大的跨国贸易网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 调查记者斯克特·卡尼在6月出版的新书《红色市场》,详尽地描绘了一颗肾的全球化迁徙路线。  “我是个健康的成年男人,体重200磅,身高6英尺2英寸,棕色头发
这一年,中国的GDP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这一年,生于1980的新一代,进入而立之年。  这一年,高铁巨量落成,物价亦如野马脱缰。  同样在2010年,一个“涨”字,屡屡敲打着老百姓脆弱的神经。房价局部超过美国、日本,在菜市场、超市,一夜之间,百元大钞变成轻薄的草纸。  汽油、菜价、房价、奶粉、中药、水电、白酒……  凡是你需要的,几乎没有不涨价的。  无论涨价有多么“理直气壮”的理由,无可
戴鹏 湖南长沙《三湘都市报》记者,他以流浪者身份“暗访”长沙市救助站寻求救助,却遭遇“3人围殴,死缚双手,死摁双脚,膝盖顶头部”,最后戴鹏告饶,在“自愿放弃救助”表上签字按手印才得以离开。  1月9日,该报报道了此事:1月7日晚9时55分,戴鹏以流浪者身份被民警和市民送往位于窑岭的长沙市救助站。在此之前,从当晚9时38分起,曾有市民拨打长沙市天心区救助站电话,希望能为戴鹏提供救助,但在拨打的10个
作为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伊夫主导了从第一代iMac桌面电脑、 iPod、iPhone到iPad的一系列苹果产品的设计。乔纳森和乔布斯,一个在幕后,一个在台前,推动了苹果一直走在数码领域的最前沿。这位苹果公司的总设计师与其他设计大师的最大不同在于,不仅能够发挥自己的设计天分,而且能与乔布斯和谐、默契地相处。  3月3日,iPad 2终于在旧金山亮相了。这一次,苹果再次颠倒众生。发布会一改往日纯白
雅诗·兰黛的前半生大都是一个谜。她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她生来就厌恶自己的犹太移民身份,一直拼命想成为百分之百的美国人。  2004年4月25日,一颗难负重荷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它属于雅诗兰黛的创始人雅诗·兰黛,一个至死不肯透露年龄的女士。  作为一个女人,她为她一生的爱人创造了一款香水,成就了香水界的一段佳话;她统治的化妆品王国至今依然被她的名字牢牢控制着;EsteeLauder,Orig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