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的现状,提出了读后活动有效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并设计了部分方案。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读后活动 设计类型 设计原则
  一、引言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课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三阶段”阅读教学模式,即在阅读教学中一般要设计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在这三个阶段中,读前与读中这两个阶段的教学侧重初步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而读后阶段则侧重检查阅读效果以及所学语言的巩固和运用,使学生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将和阅读材料相关的主题内容、观点和所学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语言输出。因此,读后语言输出活动的设计是否有效也就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日常教学中的大量课堂观察与分析,笔者发现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在平常的课堂中过分关注输入,而忽略了输出;只重视读前和读中阶段,只重视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讲解,读后阶段往往草草了之,甚至干脆省略;公开课教学的读后活动则一般是完成任务型阅读或是写作文。读后教学活动形同虚设,千篇一律,活动形式单调。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借助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的阅读材料,探讨如何设计阅读课的读后活动。
  二、高中英语读后活动设计的类型及方案
  读前阶段和读中阶段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点,只是将学生置于理解层面上,那么在读后阶段的教学任务则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条件,在学生的“知”和“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帮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通过有计划的分阶段的训练进行消化和吸收。
  1.文本知识巩固型。在进行了读前和读中的前两个阶段后,教师可以在读后阶段围绕所学文本,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活动帮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训练,从而消化和吸收,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巩固。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如:词汇练习、完成表格(如任务型阅读题型)、归纳文章(段落)大意、复述文章。
  2.文本知识拓展运用型。在学生初步理解文章并对阅读效果进行初步的巩固后,教师可组织安排一些运用型练习活动,以引导学生正确、灵活运用所学内容。(1)写作型。在读中阶段对文本的主题和基本框架进行分析,并据此对课文进行缩写、仿写或改写;将课文由一种体裁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如:将戏剧改写成故事,或将故事改写成对白;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文章结尾、制作海报等。(2)表演型。表演型的阅读课读后活动有角色扮演,采访,辩论等。学生要进行这些活动,不但要熟悉课文内容,还要对所学的语言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和观看者都处于积极状态,课堂气氛热烈,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3.文本主题升华型。《新课标》把高中的总目标定位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其中,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效率。因此,提升学生的情感是阅读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牛津课本每个单元都有独特的主题,如历史、地理、科技、艺术、人物。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能完善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更能使学生道德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发展,达到“以情促知,情知并茂”的理想状态。
  教师可以从阅读材料中提炼出一些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创设情境,组织学生去评议文章中的人物、事迹,讨论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译林牛津版模块四第一单元的阅读课文The search for happiness,其话题是 “What’s happiness to you?” 文章主要以采访桑兰的形式展开,讲述她如何在常人无法想象的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追寻自己的幸福。教师可以在读后活动中以逐层递进的方式设置多个话题,如讨论从桑兰身上学到了什么;讨论如果自己周围的人遇到了不幸,怎么去帮助他;讨论如果自己遇到不幸,该如何面对。通过这种依托文本,围绕文本主题,逐层递进的方式,文本主题深化到生活,学生情感得到升华和激发,实现了英语教学中知情意的统一。
  三、读后活动设计的原则
  1.输入与输出一致。教师要重视语言的输入和吸收,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并且合理设计与输入知识和主题相关的读后活动,使学生语言的输出基于语言和教学主题的输入。
  2.强化主题意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本,都有一个特定主题。阅读教学无论在什么阶段都应围绕这一主题。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必须紧扣文本的主题,来处理教学内容,设计拓展活动。
  3.全员参与。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要适当,要符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读后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做到个体活动与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相结合,力求全员参与,不能设计超出学生实际水平过高过难,不能使活动沦为少数几个学生的表演秀。
  除了本文列出的读后活动形式外,高中英语阅读课的读后活动的设计形式还有很多,教师在设计和运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水平,要根据文本的类型和主题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读后活动,活动的设计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切实贯彻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努力构建高效英语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伟平,辛铜川.谈英语读后阶段的语言产出性训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戴军熔,郑春红,朱雯,吴璇.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在翻译界,翻译的“忠实”标准可以说是自古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其实“忠实”原则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要用一种语言去表达另一种语言的意思,且表达出来的意思还必须与原文是对等的。本文主要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对翻译“忠实”的标准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此来探讨在文化视角下的忠实是怎样的。  【关键词】忠实原则 相对性 差异  一、意义忠实于功能忠实  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层面上来看,我们不难看
【摘要】微博的信息传递和互动功能适合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和彰显个性的中职生,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可以利用微博来进行课堂内的有益补充以及将课堂有效延伸到课外,实现课堂内外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微博 中职生 中职英语教学  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革新,各种网络交流平台被广大网友越来越多的接受并且利用。微博,是一种基于网络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以及信息获取的平台。微博的红火无疑是近年来最值得关注的现
学生志愿者参与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有利于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的锻炼,也有利于图书馆与读者的沟通交流和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发挥.健全学生志愿者队伍运行管理机制,对更好地发
?tre是系词,主语通过它和表语连接起来;de作为介词,可以引导状语如“sortez d’ici”、也可引导名词补语如“le livre de Pierre”、还可以引导主语的表语如“主语 être de 表语”的结构。就表语成分的词性而言,可以是名词,数词、不定式、代词、形容词、介词结构等,但de引导主语表语的结构用法中,我们发现“主语 être de”常接名词、数词和动词不定式表示一系列不同的
【摘要】当前,外语教学法的研究和实践方兴未艾。本人将从英语情景教学的角度来探索一条外语教学卓有成效的新路子。本文包括三大部分: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和英语情景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情景教学 设计 实施  一、外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使用,使中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和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阶段。各地纷纷探讨和实验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教学观念、教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挑战,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质量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不同的语言渗透着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信息,本文结合动植物、颜色和人名地名在中西方的不同寓意,论述了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研究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汉互译  以汉语和英语为各自母语的社会群体,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点与民族色彩。这些特点和色彩在语言之中的渗透,必然带来英汉互译过程中的障碍。奥泽洛夫曾说:“翻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