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口岸2006年7月~2007年6月蚊类调查报告

来源 :口岸卫生控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c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苏州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及其密度的变化规律,为口岸防控蚊类,防止传染病传播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对苏州口岸的蚊类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结果经鉴定隶属为2科4属6种,以淡色库蚊、摇蚊科、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分别占53.49%、20.00%和12.05%,季节消长的高峰期为6、7、9月份。结论做好口岸蚊类调查,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其他文献
目的 对福州地区50 325名出入境人员进行梅毒血清学调查研究,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快速反应素试验进行初筛(RPR),阳性样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血凝试验(TPHA)进行
20世纪初,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抗生素和疫苗等传染病“克星”的诞生,导致人们认为传染病会轻而易举得到控制和消灭。科学发达的21世纪,病毒基因变异,疫情卷土重来。像流行性出
目的 回顾近年来新发和再发的媒介传播疾病并对媒介生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提出建议。方法 对几种新发和再发媒介传播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在媒介生物控制中存在的问
目的报告电视监视纤雏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切除的疗效。方法在电视监视下应用光导纤维喉镜,以活检钳取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结果全部病例,痊愈328例(96%),好转14例(5%),术后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