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黄嘌呤类腺苷阻断剂对慢性心衰心室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j19871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黄嘌呤类腺苷阻断剂SLV320对慢性心衰(CHF)动物实验模型心室重构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普通级成年雄性新西兰兔予以阿霉素静脉注射建立CHF模型,再按照随机原则分为:高剂量组,予以静脉注射SLV320剂量为10.0μg·kg-1·d-1;中剂量组,剂量为5.0μg·kg-1·d-1;低剂量组,剂量为2.5μg·kg-1·d-1;呋塞米组,予以灌服呋塞米2.0mg·kg-1·d-1。每组均为10只,连续用药1周。检测并比较实验前后四组的血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B型钠尿肽(BNP)水平;检测并比较实验前后四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分数(LVFS)、E/A等心室功能指标;准确称重左心室及右心室,计算并比较四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和右心室重量指数(RVWI)。

结果

实验前四组血浆PRA、AngⅡ、ALD、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四组各指标水平顺序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呋塞米组(均P<0.05)。实验前四组各心室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LVEF及LVFS指标顺序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呋塞米组(均P<0.05),而LVESD、LVEDD、LVPW、E/A指标顺序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呋塞米组(均P<0.05)。治疗后LVWI及RVWI顺序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呋塞米组(均P<0.05)。

结论

SLV320能改善CHF的心室重塑及RASS系统,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栓塞结合手术治疗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经手术治疗且病理回报为脑膜瘤的病例共82例,其中44例患者术前超选择性栓塞列为治疗组,剩余38例未术前栓塞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全切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平均出血量为(330.36±95.41)mL,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460.82±114.64)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4,P<0.01);治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 例UC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30例,A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治疗,B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片治疗,C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4 100 IU,1次/d),三组均治疗14 d;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的凝血功能指标如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用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登记编号,并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研究组应用rhTPO治疗,检测两组血小板(PLT)等指标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PLT恢复最大值为(217.4±52.
目的观察臭氧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肩周炎患者120例,按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C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H组采用臭氧注射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按照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及肩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56±0.27)分比(2.49±0.25)分,t=43.57;(3.
目的观察洛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初治食管小细胞癌的疗效。方法16例初治食管小细胞癌患者全部使用洛铂与依托泊苷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结果完全缓解(CR)5例,占31.3%,部分缓解(PR)6例,占37.5%,稳定(SD)4例,占25%,进展(PD)1例,占6.25%,总有效率(ORR)68.8%。Ⅰ~Ⅳ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疲倦最高,全部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疲倦。贫血占41.7%,白细胞下降占39.7%,血小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