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国内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好消息越来越多了。先有“血浆疗法”和磷酸氯喹等系列药品被临床验证有效,紧接着就是大批患者陆续从方舱医院康复出院,我们还迎来了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连降、全国多地0新增的重要捷报!
  可就在所有人摩拳擦掌,觉得离“出门和火锅、奶茶重逢的日子不远了”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却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新闻节目上和白岩松连线时说:“新冠病毒很有可能会和人类长期共存。”
  这个消息,对很多已经在家憋坏了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网友们也纷纷到这条消息下面留言,表示自己:不能接受!
  要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后每天都要像现在这样提心吊胆?别担心,情况可能没有你想象得那么严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病毒的传播往往有哪些特征。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的非细胞型生物。它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也没有自己的酶系统,要想存活下去,就只能不断地寻找宿主。只有找到宿主,病毒才能借助宿主体内的细胞存活下来。
  有的病毒“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进入宿主体内之后非常嚣张,往往导致极高的致死率。可是随着宿主的死亡,留存在宿主体内的病毒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找不到新的宿主,自己也会慢慢失去活性。
  在这个过程中,另一批“有头脑”的病毒为了让自己能够更长久地活下去,往往在寻找新宿主的过程中不断地完成着“自我进化”。虽然在病毒进行“自我进化”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存在一些“激进分子”,毒性突然增强。但大部分病毒为了活下去,还是会逐步延长自己在宿主体内的潜伏期、削弱自己的毒性、减弱自己对宿主造成的伤害,争取能够尽可能长地存活于宿主体内。
  这次暴发于我国湖北地区的新冠病毒主要是RNA结构。和DNA结构相比,RNA的聚合酶错误率更高,病毒生活周期短,更容易发生变异。虽然变异的方向存在不确定性,但结合这次疫情潜伏期比较长、初始症状较轻、轻症患者人数相对较多的传播特点来看,新冠病毒的毒性很有可能会在未来传播过程中逐步减弱,最终达到和人类长期共存的目的。
  那么,新冠病毒和人类长期共存后的情景会是什么样呢?还会像现在这样大规模地封城吗?这个问题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每年暴发的季节性流感就能得到答案。
  1918年,暴发于西班牙的流感病毒曾使全球约5亿人感染,直接造成5千万至1亿人死亡。可如今,虽然这种流感病毒仍会在每年的特定季节暴发,但随着人们对这种病毒的研究逐渐加深、流感疫苗和一系列药品的问世,只要防护得当,它对人类日常生活所能造成的危害已经非常小了。而类似于流感病毒这种可以和人类长期并存的病毒,还有很多种。
  那么,人类真的不能战胜病毒吗?或许可以。但是战胜病毒是需要时间的。
  目前,在人类已经确认、分类的4958种病毒中(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最新一期的報告显示,截至2018年10月17日,已确认分类的病毒共有4958种),只有天花是被人类彻底消灭的传染病病毒。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对外宣布,人类已经彻底消灭天花。可此时,据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天花病例(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天花病例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时间约为公元前1145年)已经过去了3000多年。
其他文献
我国现行法对违法建筑的拆除补偿持否定态度,但违法建筑人对违法建筑应享有占有权益。应当根据违法建筑的不同类型对其拆除补偿作出相应规定。出于对公民信赖利益的保护,拆除历
目的:分析研究DR与CR诊断肋骨骨折患者的准确性、敏感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87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术前均行DR与CR检查,且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按
目的 探讨血清及腹水肿瘤标志物在良恶性腹水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腹水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将其分
竹荪是一种名贵食用菌,被誉为“真菌皇后“。近年来,竹荪生产发展很快,为使竹荪一展芳容适应教学、科研的需要,竹荪标本的浸制必不可少。我们改常规的甲醛原液直接浸制为甲醛
期刊
目的:观察与研究腹腔镜微创手术对胃穿孔患者的疗效及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某院接诊的82例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常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FK)主要致病菌——丝状真菌属不同菌种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下的表现规律,评估其对临床上真菌培养阴性的FK患者进行快速菌种诊断和疗效判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于2013年9月至2014年1月在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收集993例已经确诊的FK患者,所有患者行角膜病灶真菌培养、角膜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比较真菌培养不同结果的激光扫描共焦显
背景视神经钳夹伤(ONC)动物模型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致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相关基础研究的主要工具,目前常用的造模方法有经眼眶上缘开神经鞘膜视神经钳夹法和经球结膜外眦部夹伤视神经法,但关于2种模型优劣评价的研究很少。目的比较2种常用大鼠ONC模型的造模效果,为相关的实验研究中造模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8~10周龄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经眶上缘开神经鞘膜ONC组和经眶上缘开神经
针对太原植物园大跨度木网壳结构采用的半搭接节点,考虑简支支承和轴向限位2种支座形式,进行4个试件的抗弯试验,得到了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考察节点的破坏模式,对比了节点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与血压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某院血透室2017年8月~2019年2月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残余肾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