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锁定“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来源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yizh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7年以來,国际博物协会于每年的5月18日庆祝国际博物馆日,其中2019年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聚焦博物馆在社区中作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博物馆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正在不断变化,不同于过去静止不变的机构,今天的我们开始关注观众的需求,变得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因此,博物馆是知识与创造力相结合的场所,也是与公众分享、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博物馆在保持其原始使命——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的同时,已将目光转向与所在社区的密切关系。我们试图主动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积极宣传以缓和全球性问题。博物馆处于社会的中心,有能力建立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为世界和平构建桥梁,并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博物馆正探索着对待藏品和历史的新方式,创造着将对后代具有新意义,且与日趋多元化的观众相关联的传统。这样的转变对博物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博物馆的价值,寻找定义工作性质的道德界限。
其他文献
德国曼海姆科技馆作为致力于科学与工业革命的博物馆,借助不同工作种类的人员配置,演示亲身实践的设施并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在展览中起到了积极调动公众参与的作用。每两年
2018年3月23日,第二届《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理事大会暨学术论坛在宜兴举办。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何晓进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陕西省科学技术馆馆长王晓东作为理事单位代表发言,上海《科学教育与博物馆》杂志社社长、副主编张光斌主持会议并作了工作汇报,来自科技馆、博物馆、会展行业及高校师生1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自然科學博物馆协会名誉理事长李象益、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胡键、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郭青
摘 要 在科技馆的建设工作中,展示内容的创意设计与制作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环节。笔者结合自身的相关经验,指出运营管理者应当发挥在内容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进一步明确程序与责任,并重视对相关程序中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 科技馆 内容建设 运营管理  0 引言   建设一座科技馆的整套流程中,最重要也最艰难的工作莫过于内容的创意设计与制作,这也是科技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建设过程的一个明显差异。简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