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葡萄膜炎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视力预后以及相关的全身疾病.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收集近4年间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诊治的16周岁及以下的儿童葡萄膜炎患者106例(165只眼),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眼部或全身检查,确定葡萄膜炎类型;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视力预后.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男45例,女61例(1:1.4);平均发病年龄为(10.9±3.3)岁.急性发病18例(17.0%),慢性发病37例(34.9%),反复发作者51例(48.1%).单眼发病47例,双眼发病59例.其中前葡萄膜炎52例(49.1%),中间葡萄膜炎31例(29.2%)、全葡萄膜炎15例(14.2%)和后匍萄膜炎8例(7.5%).感染性葡萄膜炎15例(14.2%),特发性或免疫相关性炎症91例(85.8%).根据病因分类,特发性前葡萄膜炎36例(34.0%),特发性中间葡萄膜炎31例(29.2%),特发性全葡萄膜炎13例(12.3%),合并幼年型关节炎10例(9.4%)和病毒性前葡萄膜炎5例(4.7%).42例患儿58只跟(35.2%)出现眼部并发症,主要有虹膜后粘连(21.8%)、并发白内障(17.0%)、继发青光眼(9.7%)、角膜带状变性(9.7%)和黄斑囊样水肿(8.5%).末次随访矫正视力低于0.5者45只眼(27.3%),低于0.1者16只眼(9.7%).结论 前葡萄膜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葡萄膜炎类型,其次为中间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后部葡萄膜炎较少见.多数患者表现为慢性特发性炎症,感染性葡萄膜炎较少见.儿童葡萄膜炎引发的各类并发症是致盲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17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的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后最终视网膜复位率,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等情况.结果患者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硅油填充术初次手术复位率为47.0%,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率为53.0%,最终视网膜复位率为82.4%.患者术前平均LogM
目的 分析黄斑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在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中的不同渗漏亚型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ICGA确诊为PCV的137例144只患眼进行ICGA渗漏状态的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 在144只PCV患眼的ICGA中,110只眼出现晚期染料渗漏(渗漏型,76%).渗漏型又可分为三个亚型:息肉灶渗漏型(47只眼,42.7%)、异常分支状脉络
患者男,65岁.2011年8月13日,患者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在本院行左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艾格,硬IOL)植入术.术前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3.左眼角膜透明,前房略浅,瞳孔圆,对光反射敏感,晶状体皮质混浊(+++),核硬度Ⅲ级,眼底模糊不清,眼压17 mm Hg.内皮细胞计数未查.诊断为左眼老年性白内障,即在局部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
期刊
目的 研究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视盘形态结构特征,探讨 NAION 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海德堡视网膜断层扫描仪(HRT)对71例NAION患者对侧未发病眼及69名正常人随机选择一眼的视盘进行检测,对NAION患者和正常人的视盘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AION组视盘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平均视杯深度,最大视杯深度,视杯形态测量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 NAIO
众所周知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倾向于遗传因素,Myocilin蛋白在眼部的分布极为广泛,该蛋白在疾病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突变型的Myocilin蛋白无法分泌或者分泌功能低下而聚集在细胞内,导致小梁网细胞凋亡;或者突变的Myocilin蛋白分泌后改变了小梁网的细胞外基质框架,阻碍房水外流,导致高眼压发生.但是,Myocilin蛋白的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是十分确切。
目的 比较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 XFS)与单纯老年性白内障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XFS的手术风险.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3年1月至2011年5月在大连大学中山医院眼科统计分析38例40只眼XFS白内障及同期施行手术的单纯老年性白内障38例50只眼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
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进展问题一直是争论的热点.文中对近年来,关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黄斑水肿的进展以及如何作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水肿的防治、最大限度地保护糖尿病人的视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眼科与视光学仪器的合理运用,对相关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仪器临床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仪器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精确性又包括测量的重复性和再现性评估2个方面,而准确性主要涉及仪器间的一致性比较.随着新技术和新仪器迅速发展,相关研究层出不穷,然而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上亦暴露出不少问题.现就精确性和准确性评估的几种重要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介绍,并分别举例说明其在临床科研中的合理选择和应用,同时讨论眼别选择和样本
目的 利用频域OCT的EDI(Enhanced depth imaging)技术观测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患者经光动力治疗(PDT)或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LP)后脉络膜厚度的短期变化.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经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眼底照相,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等检查确诊为急性CSC的39例患者39眼纳入本研
目的 分析15例(15只眼)植入Acrysof 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不满意原因、症状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期间86例(137只眼)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患者,主要评估术后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并发症及患者不满意原因.结果 共有15例患者(15只眼)诉手术效果不满意,占总术眼的10.9%,其中视物稍模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