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三要三不要”

来源 :职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场新人通过层层测试,拿到Offer,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录用后的试用期是用人单位近距离考察的绝佳时机,对新员工来说不可忽视。
  
  一要明确目标
  
  用人部门之所以招人,必然是人手不够,岗位空缺。所以,当新员工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必须明白自己岗位的职责是什么,自己需要如何弥补部门内工作上的空缺。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该岗位新设,那就需要了解同类型岗位如何做;另一种情况是原先的员工离职后产生的空缺,那就会稍微累一些,因为领导不可避免地会把你和原先的那位作比较。更加不幸的是,假设原先那位是强人跳槽,那你得对自己高要求一些了。说到底,目标其实是领导心中的一杆秤,多与领导交流,测试领导心中这杆秤的尺度,对自己很有好处。
  
  二要努力适应
  
  人有很多类型,有些人喜欢新环境,对于新鲜的东西总是很兴奋;而有些人恋旧,认为熟悉的才是好的。到一家新单位,不适应是很正常的,很多东西需要去重新了解: 新的茶水间、新的上下班路途、新的同事……努力融入这个新的环境,对于你工作的心情有很大的帮助。努力适应的要点是不要去抗拒新事物。你进入到一个新环境,去改变它是不可能的,只有改变你自己。把心态放得低一些,凡事多问多学,可以帮助你更快地适应。
  
  三要学会观察
  
  适应相对来说是被动的,你更需要主动地去观察。单位都有单位的潜规则,举个简单的例子:新员工到笔者的公司后,没有一个能用对电子邮件的。因为笔者公司电子邮件的潜规则是一定职位的领导电子邮件前有一个特殊字母标记,这一点在新员工手册中是有说明的,但是大多数新员工拿到手册后都不细看,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不少麻烦。所幸这还是明里的观察,更多的观察则是发生在暗地里的, 没有任何教材可以参考,比如部门与部门的关系、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外派领导与本土领导的关系等等。更比如单位的几个头儿一定要认识,万一哪天挤电梯你把头儿给挤职场新人下去了,多尴尬。
  
  一不要心不在焉
  
  任何一个领导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新员工心不在焉,不认真工作。如果一个员工技能不如面试时吹得那么好,不如看上去那么聪明,这些都还可以弥补。技能差的多培养一阵,不聪明的多指点一下就可以解决。但是心不在焉是最不能容忍的。领导看见你心不在焉,也会疑惑,到底是这个员工对这个岗位没有兴趣呢,还是本性懒惰?如果是前者, 为什么来应聘这个岗位呢?如果是后者,太糟糕了,岂不是把自己这里当成了疗养院!一旦领导有这样的恐惧,试用期内必然产生辞退你的想法,无人能救。
  
  二不要制造冲突
  
  到新单位,保持谦虚的心态是必须的,无论你原来多么牛,毕竟是来到了别人的地盘,切记不要制造冲突,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不要跟领导冲突,领导说什么, 先虚心接受,然后再探讨合理与否,这样一来,领导会认为你容易管理;二是不要跟同事冲突,因为你吃不准同事之间的友好关系如何,也不清楚同事和领导的友好关系如何, 甚至于同事和其他部门领导或公司老板的关系。任何冲突触动现有的利益群体,都将导致不可避免的后果。根据笔者公司内部的调查,员工离职,一半都与自己的领导或同事关系闹僵有关,可见不要制造冲突的重要性。
  
  三不要放弃沟通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沟通!即使是你的领导已经对你丧失了信心。一个人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古话说“南橘北枳”,在一个岗位上无法发挥出这个人的优势,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通过沟通试着把这个因素消除,看看是否可以改善状况。新员工要记住,如果你不适合这里,可能你也不适合其他单位。新员工适当逼迫自己通过沟通来挽回局面,这是自身成长的过程。现在很多小员工太任性,摆出一副要干不干的姿态,难免让人生厌。
  当您看完上面这“三要三不要”,可能会觉得没有一条是容易做的,但是绝对没有一条是做不到的,所以如果你真的在乎这份工作,敬请将以上建议牢记在心。
其他文献
新观念  幸福的老板和幸福的工人    刘仰先生在新浪博客上撰文,提示了服务业打工者一种新的工作观念:享受休假权利。  刘仰先生说,在城市里,过了年初七,大家都上班了。前几年的一次元宵节,我对单位同事说,我请大家去吃饭吧。在北京蒋宅口有一家不错的小餐馆,重庆人开的,夫妻俩加一个帮工,估计也是亲戚。小店一共五张桌子。由于菜做得好,几乎每次晚餐时去那里,都要排队。很多吃客劝老板,找个大点的地方,把饭馆
陈光标:把财富归还世界回报社会    9月初,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其公司网站上刊出了致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陈光标在信中指出,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所以,“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据悉,其全部财产的有50余亿之多。  点评:“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当我们
邻居老余的儿子今年毕业,为了找工作,去年下半年就从外地的学校回到北京忙着赶各类招聘会。老余两口子为了儿子的事急得吃不香、睡不着,动员了所有社会关系帮孩子介绍工作。可到今天,小余的工作还没落定。  大学生找工作真难!难在哪儿呢?最近央视《小崔会客》做了一期专题节目,看后很受启发,本刊特精选这期节目的部分精彩内容推荐给大家。    其实,岗位多得是    主持人:今年可能大学生就业是个比较困难的局面,
周一清晨,阳光灿烂,可你却是心事重重的模样,这是新上司走马上任的第一周,该怎么和他搞好关系?上周硬着头皮答应给朋友帮忙,可眼下正是工作最忙的时候?还有,他/她已经因为你的好几次爽约下了最后通牒……Starbucks的蓝山也没能让你精神一振,你不由感慨:心,真的好累!  科技让工作、生活越来越便捷,却没能提升人的情感能力,同事情、友情、爱情、亲情……各种情感的诉求、冲突,让职场人身处围城,疲于应付,
在线专家: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陆学斌    高考填报专业如何选择?选择依据是什么?中华英才网副总裁陆学斌认为,高考填报专业的选择,需要从知己、知彼和决策三个环节进行考虑。    秘籍一:知己    了解自己的兴趣  高中学生往往都湮没在大量的题海之中,对社会了解甚少,但仍然可以通过对学科、对职业的理解,通过一些心理测试工具,甚至于可以通过同学、老师、家长、朋友说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兴趣
他搭建起中国商标走向世界的桥梁。人们可在这个商标房子里自由活动,形成交易。如今,25 岁的他不仅仅是中国第一个商标网站的CEO,还是闻名中外的商标专家。    可口可乐专心做可乐,成了世界消费品领域的领先者;丰田专注做汽车,成为日本最为丰厚的公司    他不是国家队跳水运动员,但有着和跳水运动员田亮一样的名字,长相也同样酷似:英俊、朝气、潇洒和年轻。2003 年7 月,田亮毕业于四川教育学院高职班
第一阶段  1978~80年代中期  计划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    印迹:计划体制,统包统配  流行词:“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择业倾向:重政工,轻农商    在历史上,大学生一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民主革命时期,他们是激进勇敢的代表;“文革”中,他们又是备受摧残的一代;改革开放后,他们是备受社会瞩目的中坚力量。  1977年,邓小平表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
文字整理 /苏海晏    奥运冠军与职场成功之路    作为奋斗在职场的一员,运动员应该是相当特殊的一个群体。普通的职场人,在企业可以削尖了脑袋升职加薪,也可以拿着仅够满足温饱的薄薪平平淡淡过一生。而运动员不同,他们自幼便开始艰苦训练、拼力博杀,肩负着为国争光的特殊使命;他们奋斗在残酷的赛场上,冠军永远只有一个;他们的跳槽转行,选择范围更单一、更狭窄;他们的职场晋升,唯一桥梁就是获取冠军!运动员生
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因雇用人力而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员工的薪酬和福利等,是企业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我国企业将面临哪些人工成本的上涨压力?相较于 2007年,每雇用一名员工,企业将增加多少支出?企业又该如何应对人工成本的上涨?对员工而言,坐等涨薪或调薪就可以了吗?    上涨因素剖析    《劳动合同法》的规制成本  2008年 1月 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这部劳动关系
“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时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时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时知道自己知道。”生动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大一的无知与轻浮、大二的充实与渴望、大三的忙碌和潇洒、大四的留恋与展望。而与大学时光的美好相比,我们看到的是 2009年愈发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为什么会一年比一年艰难?除了客观环境因素之外,大学生本身存在哪些待改善和修正的地方?踏进象牙塔前,我们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吗?我们有仔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