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戈尔:花心总是难免的

来源 :竞争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fawendang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两个月,雅戈尔集团的掌门李如成对媒体袭扰已防不胜防,烦不胜烦。
  雅戈尔利用牛市赚大钱时,各媒体都吹牛,捧他慧眼如炬,财技高超,可如今都反转过来,成为投机失败、不务正业,指责与猜疑无数。
  而真正困扰李如成的是,作为一个中国最传统的制造业代表,他应该老实本分地穿那身30年的男装,还是偶尔花心一下也无妨,甚至就应该搞搞多元化,至少不能让积蓄傻躺在存折上?
  
  花心染重病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媒体对雅戈尔大战略的质疑,当然是从雅戈尔房地产和证券投资两条战线上败退开始的。
  经过多年发展,房地产业已经成为雅戈尔的高增长业务。目前,雅戈尔置业的总资产超过70亿元人民币,开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成为宁波、苏州等二线城市的地产龙头。
  雅戈尔据宁波之地,虎视全国房地产市场,誓言要成为全国性的房地产品牌,并借着房地产的牛市,巨资囤地。结果,房地产牛市瞬间转熊,雅戈尔过去费尽心思拿到的高价土地(不少都是当地的地王)反倒成为了负担。
  2007年初,雅戈尔在宁波买下华辰北9号地块,楼面价超出出让底价近4000元,已高于周边现有楼盘价格,创宁波天价;同年7月,雅戈尔以高出起拍价8亿元成为杭州地王;2008年2月,雅戈尔集团以楼面地价13102元/平方米竞得宁波北郊路以西地块,成为宁波新“地王”。
  据统计,直到2008年9月,雅戈尔的土地储备面积已经达到289.4万平方米,投入竞标金额高达131亿元。
  然而随之而来的地产熊市让雅戈尔吃尽苦头。在楼面价已高于周边房价的情况下,已无条件开发,而巨额的资金占用与不菲的利息,使房地产成为雅戈尔整个集团的吸金石。
  同时传来坏消息的还有李如成十分重视以至于亲自挂帅的股权投资业务。
  股市大跌导致雅戈尔所持股票资产大幅贬值,产生巨额浮亏。在2008年11月以前,雅戈尔持有海通证券2亿股,买入价为每股17.94元,而如今海通证券的股价为每股13元左右,以此估算雅戈尔已经损失近10亿元。此外,雅戈尔在双鹤药业、中国铁建、大秦铁路、攀钢钢钒上的投资均有折损。仅有中信证券因持股较早且股价成本超低而依然获利。
  这些坏消息导致雅戈尔市值狂跌300亿元。
  
  专心遇瓶颈
  在过去20多年里,所有人都认为李如成的强项是做服装。
  自从1980年以2万元借款创业以来,雅戈尔已经超过杉杉,占据中国服装业第一名的位置,市场占有率达到13%。这在群雄并立的服装市场上是难得一见的。
  但是服装业装不下李如成做大的雄心。
  服装产业,本来就是一个品牌林立、标新立异的产业,竞争点在于创新和文化,并不重视资本规模,因此要做大十分困难,所以世界排名靠前的跨国公司从来就缺少服装类企业。所以,要做大企业规模,做出一个世界知名的企业集团,靠增长率低、增长潜力受限制的服装业显然不可行。
  同时,中国作为世界服装业制造大国的名声和现实更让各界坚定了“雅戈尔就应该继续做服装,要做世界第一的服装品牌”的信念。而在服装业做一个成功的品牌,绝非有投资就可以的,更需要环境支持乃至文化支持。
  如今,中国的服装产业根本没有成为时尚中心的趋向,反倒是成本越来越高,竞争优势越来越小。况且,做好一个成功品牌,就能做大吗?有百年历史的路易威登集团拥有众多成功品牌,但是如今年销售额只有38亿美元。
  可见,在服装业淘金,只能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不可能企望一夜暴富,不可能获得股东期望的增长率,更不可能获得李如成梦想中的大规模企业,拥有难以替代的竞争力。因此,苦于低利润率、低增长率的服装业现状,李如成不得已需要寻找一个高增长的产业,同时也为闲置的资金找一个出口。
  他找到了房地产业。
  其实,进入房地产业对于雅戈尔来说几乎是一个必然。为了挣到服装业产业链的所有利润,更简单的是“为了省钱”,李如成一直以来坚持做大做全产业链,从原材料、纺织面料到渠道建设,雅戈尔都有染指。
  对于近年来追捧“轻资产”、“做品牌”、“供应链管理”的服装产业(代表企业是美特斯邦威)来说,雅戈尔是一个绝对的异类。其中,李如成最重视的是渠道建设,他认为这是雅戈尔日后在服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008年,雅戈尔斥资1.2亿美元从美国Kellwood公司手中全资收购了新马服饰,又与HSM签订代理合同,将其品牌引入中国,期限为20年。可见,雅戈尔的手将伸入服装零售业务。
  而一旦大举进军服装零售业,雅戈尔必然成为一个房地产企业。零售业与房地产从来不分家。这在快餐连锁业可见一斑。著名的快餐品牌麦当劳,实际上是一个房地产企业,其大部分利润来自于房地产经营:自建或者购买物业,将之出租给加盟商,获得稳定的现金流。因此,商业地产必将成为雅戈尔的竞争力所在。雅戈尔的商业地产投资(店铺购买)将近18亿元,而这部分资产现在估值应该高于50亿元。
  同时,雅戈尔在房地产业务上颇有优势。从1992年开始,雅戈尔就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员工的住房问题,涉入了房地产业务,渐渐成为宁波当地最大的房地产商,并拥有了进军全国市场的实力和野心。
  综上,与其说雅戈尔是一个看到房地产赚钱就上的多元化企业,不如说雅戈尔是将服装业和房地产业结合起来共同发展的企业。
  李如成说:“如果我们没有进入到地产和金融投资,雅戈尔不可能有200多亿元的净资产。服装主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撑,否则很难成为百年企业。”
  
  投资两难
  中国很多企业有了闲钱就搞多元化,而很多跨国公司有了闲钱则是搞股权投资。通过股权投资,企业不仅可以利用闲置资金分享其他高成长行业的增长,还可以获得许多其他行业的运作经验,为企业主营业务转移预留战场。
  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将股权投资当做做大产业,争取产业伙伴,主导产业发展的有力手段。例如IBM、英特尔、微软等著名跨国公司,其基金会运作早有成功记载。
  李如成进入股权投资业务属于偶然。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宁波当地一些企业经营碰到困难,在政府支持下,李如成认为雅戈尔可以以丰富的资源带动它们发展,做好产业链。从1993年开始,雅戈尔由政府牵头先后投资了濒于破产的广博集团、宜科科技。
  1997年,宁波商业银行重组,在市府牵头下,雅戈尔作为实力股东参与。投资中信银行更属偶然。1998年雅戈尔上市后,手中有钱的李如成准备寻找新兴的投资项目,由于对证券业的兴趣,加之中信证券的良好股东背景,于是顺势而入。
  目前,雅戈尔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30亿元,是公司净资产的1.5倍,这也是目前上市公司里面股权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家企业。
  2007年1月,广博股份登陆深圳中小企业板,5月升到第一个高点每股16.85元,雅戈尔的持股成本为每股1.52元。2007年7月19日,宁波银行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批上市的商业银行,股价不到10日涨幅就超过200%,而雅戈尔当年投资成本不过每股1.01元。中信证券更是李如成的成名之作。进入时,雅戈尔的持股成本为每股1.7元,总投资成本不过3.2亿元,2007年10月,中信证券曾最高升到令人咋舌的每股116.55元,雅戈尔的账面收益放大了62.31倍。即便是在2000多点大盘的今天(截至3月20日),中信证券收盘于23.14元,雅戈尔账面收益也放大了13.61倍。
  2006年和2007年的中国房地产与证券市场的双重牛市让李如成兴奋又伤感。兴奋的是这两条外线都收益惊人,获得了他做服装业30年也赚不出来的利润,而伤感的是,自己的结发之业相形见拙。
  马无夜草不肥,信心大增的李如成干脆把服装产业交给下属,自己亲自上阵做投资,并于2007年专门成立两家专业投资公司,召集专业人才,针对拟上市的金融产业、资源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上的探索,而不是某些基金公司简单的打新股和炒短线。
  然而,李如成刚刚磨拳擦掌完毕,中国股市与房市就双双迎来拐点,2008年,全球更是因美国次贷风波而陷入系统性经济危机,连股神巴菲特都未能幸免,李如成的投资败走麦城也在所难免,而真正的问题是,如果坚守服装业,李如成今天的局面可能更惨。
  李如成说,中国不缺做服装的雅戈尔,而是缺超越服装的雅戈尔。只不过在多元化的路上,雅戈尔将从三心二意变成坚定的一心三用。
其他文献
分析了前苏制670t/h锅炉甲侧排粉机的出口风管阻力小于乙侧排粉机的风管阻力,造成甲侧制粉系统的通风量大于乙侧排粉机的通风量,致使甲侧排粉机的叶轮磨损严重,提出按工况实
日本三菱材料公司计划2015年开始从混动车(HV)中回收稀土磁铁。将与本田集团合作,构筑起从报废混动车中回收磁铁的体制。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成,如果中国进一步限制出口,
为贯彻落实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视频会议及部《关于开展全国稀土等矿产开发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精神,6月11日,赣州市作为南方五省(区)稀土等矿产资源开
文章从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出发,提出在ERP系统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详细阐述了两者相融合的基础、可行性及融合后的优势,以提高企业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