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治疗儿童轻型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r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临床表现为轻度蛋白尿的紫癜性肾炎(HSPN)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化情况,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影响蛋白尿转归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肾脏内科住院的临床诊断为HSPN并表现为轻度蛋白尿患儿71例,前瞻性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病例对照组,随访6个月。选取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监测并分析各组儿童血压、尿蛋白及尿血管紧张素原(AGT)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监测治疗后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1.临床特点:71例患儿中,男43例,女28例;年龄3岁~14岁7个月;HSPN临床分型表现为孤立性蛋白尿32例(占45.1%),血尿、蛋白尿39例(占54.9%);病初24 h尿蛋白定量4.2~23.5 mg/(m2·h),中位数9.6(7,12) mg/(m2·h)。2.尿AGT水平:HSPN组患儿病初尿AG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Z=-3.010,P=0.003)。3.疗效:卡托普利组35例,病例对照组36例,2组年龄、病程、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定量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卡托普利组中88.57%尿蛋白阴转,病例对照组中80.55%尿蛋白阴转,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入组2个月时,卡托普利组患儿的尿蛋白水平较病例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0,P=0.044)。在2组各自患儿中,治疗无效者较治疗有效者入组时尿蛋白定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7, P=0.030; Z=-2.639,P=0.010),同样,尿TGF-β1水平在治疗无效者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6,P=0.030;Z=-2.058,P=0.040)。4.不良反应:卡托普利组患儿中,4例(11.42%)出现相关服药反应(低血压、干咳、肾功能异常等),均表现轻微。

结论

轻度蛋白尿的HSPN存在RAS活化,予卡托普利治疗,不良反应发生少且表现轻微,但并未显著改善蛋白尿。病初尿蛋白定量和尿TGF-β1水平是影响患儿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患儿6月龄起病,以发热、抽搐、前囟隆起为主要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显著增高,血、脑脊液均培养出肺炎链球菌,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脓毒症。经过联合、敏感、足量、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后,仍反复高热,各项炎性指标仍高。考虑存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送医学外显子基因包检查(二代测序),未发现致病性突变。加用激素及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后体温及炎性指标逐步恢复正常。于1岁1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西泮(DZP)在伴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癫痫患儿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9例ESES癫痫患儿给予大剂量DZP口服治疗,治疗方案:第1晚0.75~1.00 mg/kg(最大量40 mg),第2晚起0.5 mg/(kg·d)(最大量20 mg),维持1~3个月,随后1~3个月逐渐减停。观察患儿应用DZP前后的癫痫
目的探讨HLA-B27阳性与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ERA)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断为ERA且血清HLA-B27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70例患儿,男67例,女3例;发病年龄(10.08±2.67)岁。临床特征:患儿均以外周关节炎伴或不伴附着点炎症
目的探讨龙葵碱对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Jurkat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龙葵碱分别处理Jurkat细胞24、48、72 h后,通过CCK-8法观察龙葵碱对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龙葵碱对Jurkat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龙葵碱处理Jurkat细胞后,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 2.5)对哮喘小鼠呼吸道炎症的影响及和厚朴酚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雌性无特殊病原菌(SPF)级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0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哮喘模型组;C组:PM 2.5低剂量暴露哮喘组;D组:PM 2.5高剂量暴露哮喘组;E组:和厚朴酚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并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B~E组第0天和第7天经小鼠腹腔注射100 mg/L
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oJIA)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困难;部分患儿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高;部分患儿对药物治疗反应差,病情反复。因此,SoJIA是儿童风湿性疾病中的疑难重症,应高度重视。现重点从SoJIA的诊断和治疗2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国内儿童风湿科医师对SoJIA的诊治水平,进而改善我国SoJIA患儿的远期预后。
儿童感染相关性关节炎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关节炎,可分为儿童感染性(侵袭性)关节炎和感染后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后直接侵袭关节或周围软组织而发病,而感染后关节炎往往继发于感染因素后,由于自身异常免疫反应参与而发生的关节炎,如反应性关节炎、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等。儿童感染性关节炎及感染后关节炎各有其临床特点,熟悉其特点对于儿童关节炎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尤为重要。另外,感染因素也与幼年
期刊
目的观察高体积分数氧(高氧)暴露下新生早产大鼠肺组织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和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的动态表达,探讨MALAT1和Nrf2的表达变化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孕21 d SD大鼠行剖宫产,80只早产大鼠喂养24 h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空气组早产大鼠置于室内空气中饲养[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210 mL/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