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辙南辕》到《致命女人》被曲解的女性情谊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女性情谊成为了影视剧创作的热门议题,不论是《大小谎言》《东城梦魇》还是喜剧《破产姐妹》都在大力强调女性之间情感的真挚和重要性。2017年起,“反性侵”的口号从影视行业响起,蔓延到全世界,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女性间的互助和团结也成了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作为现实世界的镜子,影视作品也在折射这股浪潮。
  《北辙南辕》《致命女人(第二季)》是最近完结的两部热门剧集,尽管前者讲述的是当代中国女性的生活,后者则以上世纪40年代末的洛杉矶为背景,却都以“女性情谊”为卖点,通过对女性群像的刻画反映其面对的问题,在精美的制作之下,两部戏呈现出某种创作的一致性,因此也不妨大胆地放在一起讨论和比较。

《北辙南辕》:悬浮的闺蜜情


  冯小刚的网剧《北辙南辕》一上线,就遭到了观众的批评。在那张备受争议的海报上,五位女明星身着白色衬衣露着大腿,妆容精致望向镜头——与其说这部剧表现了女性的自觉意识,不如说它恰恰迎合了男性的想象和凝视。
  随着剧情的推进,豆瓣评分更是一路走低,主创精心编织的“反映现实”被普遍认为“不接地气”。面对批评,《北辙南辕》的编剧陈枰很委屈,她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说自己写的就是身边的故事,灵感就来源于相识多年的一些朋友。何况,如果复述这个剧的故事,仿佛是微博女性遭遇的汇总,五位主角几乎把女性在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生活里的各种糟心事经历了一遍,为何还说失真呢?
  或许,恰恰是这种所谓现实的景观化才让这部剧集显得戏剧性十足。王珞丹饰演的尤珊珊为了结婚生子大学退学,离婚后轻松发家致富,在剧中她没费什么力气就和十八线演员鲍雪、海归戴小雨、家庭主妇司梦和北漂冯希结成了莫逆之交,几个人合伙开餐馆,一起成长应对生活的困境。与其说主创在强行编造一个女性的乌托邦,不如说他在构建一套上流社会的生存法则和“登龙术”。
  换句话说,《北辙南辕》中的女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会以迎合男性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戴小雨习惯用大方陪酒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以怀孕检验男友对自己的情感;面对丈夫的缺位,司梦的化解方式是“抓小三”;冯希用十年陪伴男友读到博士,自己还是一个大专生,当她意识到男友并不是真的爱她,她的应对方式不是提升自己,而是另嫁他人;至于尤珊珊,她有一个暧昧不清的男友黑哥,作为有钱人,她表达爱的方式竟然是“包养”,在心灵空虚的时候在黑哥身上寻找温暖……凡此种种,可以显见,这些桥段的逻辑并非来自女性,反而是某种中年男性视角。
  应该说除了编剧强行加入的撞车等高度戏剧化的冲突之外,主角们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真正的困境,她们因为一系列偶然迅速缔结的友谊,也显得虚假。或者可以这么说,这些悬浮的闺蜜情感不是植根于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刻联结,而是基于金钱、阶级和地位,正如剧中那位无所不能的尤珊珊,她就像是一位穿着女装的“霸道总裁”,成了父权制的化身,宰制着其他人物的命运选择。
  不过在这部以展现饭局为主的剧集里,冯小刚或许还是相对真实地再现了自己生活圈的人际微妙,同时也暴露了他对女性理解的浅薄。真正的友谊从来不会建立在所谓的饭局之上,女性之间的情感应该勾连出生命的质地,而不仅仅停留在觥筹交错的热闹和粘腻。

《致命女人》:被建构的雌竞


  2019年,美剧《致命女人》曾是一部当之无愧的话题作品,将同一个屋子里三代女性的命运扭结起来,以“女人为何会杀人”作为题眼彰显相对激烈的女性意识。第一季里的三位女性身处不同的时代,因为各自的原因对丈夫产生了杀意——这部剧试图以家庭中的暴力揭示出女性命运的承继。以1960年代的故事為例,女主角的丈夫和女服务生出轨并导致对方怀孕,女主角依然能对后者产生一种超越个人恩怨的同情和理解。
  刚刚完结的第二季在继承“女性杀人”这个主题的前提下,另外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故事。女主角阿尔玛是一个普通的兽医妻子,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内心却十分不安分,她渴望成为像城中贵妇丽塔那样的女人,但平凡的外表和唯唯诺诺的个性让阿尔玛只能处在一个压抑的状态里。这一季一改上一季对男性的批判立场,转而塑造了一个个亦正亦邪的“绝望主妇”,展现出女性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所付出的代价。
  阿尔玛和丽塔外表差异虽然很大,却像是一个人物的一体两面,都有不愉快的过去,也都在生活的历练中成为了野心家。两个本来并无利益冲突的女性在一系列的巧合之中成为了敌人,艾尔玛在丽塔的刺激下成为了自己一直渴望却不敢成为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择手段,不仅陷害针对自己的丽塔,连自己的朋友和女儿都可以作为牺牲品。
  《致命女人》第二季之所以被人诟病,或许不仅仅因为它没能塑造任何一个可信的角色,而且骨子里还有一种“厌女”情绪。女人的野心和情感都被主创视为没有节制的疯狂,而她们之间的关系除了竞争都是虚假的。反观剧中的男性,不论是丽塔暴戾的丈夫,还是艾尔玛有怪癖的丈夫,竟然都显得可爱起来。
  或许主创在这一季中的本质改动是想修正上一季制造的“性别对立”,试图指出女性本身的恶意和能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女人的情感简化为随时可以出卖的商品,认为女人想要的就是崇拜的目光,这种创作逻辑与《北辙南辕》其实不谋而合,都是打着“性别”的大旗收割女性观众的流量,却在剧集中行使说教的权力,目的还是将女性规训在某个框架之中。
  好在,今天的观众已经不再那么容易被一两部剧集洗脑,网络平台上打出的分数足以看出她们的不满。2020年的美剧《美国夫人》直接指出,女性地位的提升既需要像“神奇女侠”一般的超级英雄的鼓舞,更是全体女性一同努力的结果。
  或许,也如美国社会学家和作家玛丽莲·亚隆和特蕾莎·布朗联合写成的研究女性情谊的学术著作《闺蜜》指出的那样:“历史告诉我们,曾经被视为低层次、限于小群体间、无助于社会进步的女性友谊,其实起自于社群中的互助,此一特质能让我们更容易交朋友,彼此间提供更多帮助。而这正是社会生活发展的基础,能促使社会往关心每个人的福祉迈进。在这个日渐疏离的社会里,这个越来越普遍的女性友谊模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其他文献
全球最神秘的窃听机构  长期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暴露在公众视线中,上演着一出出云谲波诡的谍战大戏。如今,这个隐藏最深的全球监控巨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也随着“棱镜门”事件渐渐浮出水面。  195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签发行政令,组建NSA。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内,NSA长期不为人所知的最重要原因,是其刻意保持着神秘性。其建立文件被当作国家机密保存多年,在
爷爷85岁那年再次中风入院。他异常暴躁,反复把扎进静脉的注射针头拔掉,最后护士只好把他捆绑起来。他激烈地挣扎,脸红筋暴仰天长吼:“我没有参加‘三青团’!你们整人!你们不讲政策……”久远的记忆翻涌起来,再次折磨他。医生解释,这是脑血管病变造成的血管源性痴呆。  痴呆?几个月前,爷爷编写的新书《当代名人在肇庆》付梓;数周前,他还跟我谈起所谓的国学复兴,对儿童读经现象颇不以为然。他是受过完整私塾教育的,
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市的白人男子塞门·詹德勒被诊断出患有丙型肝炎和癌症,在接受一名非洲裔男子的肝脏移植后,他的全身皮肤竟然变黑。  65岁的塞门被确诊后,医生称他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是接受肝移植手术。于是他立刻飞往美国进行换肝手术,捐肝者是一名38岁的非裔美国人,手术共花费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10万元)。尽管手术非常成功,塞门的朋友却在数月后发现他的肤色有所改变。他的朋友说:“我们相识多年,他一直都
据报道,英国肯特郡罗切斯特市49岁男子马丁·拉金对自家房屋进行彻底改造,安装了可容纳5000升水的巨大鱼缸,供儿子在里面游泳。拉金趁妻子外出度假开始了他的改造计划。这个计划过于疯狂,以至于建筑师警告此举可能令整栋建筑倒塌。拉金本以为只需要2周时间就能改造完成,但工期却延长到6个月。而度假回来的妻子也没有怨言,继续支持拉金建造鱼缸。如今,这个鱼缸已成功建在房屋正中,它带有自动天窗,在里面游泳的人可以
鲁园( 1928-2020)河北,演员  2005年,鲁园在电视剧《守望幸福》中饰演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刚接到剧本时,从未接触过这一群体的鲁园觉得很为难。为了钻研角色,她特意来到敬老院观察患有痴呆症的老人,“我觉得扮演这样的角色要把握好度,要是演过了,大家就会讨厌,觉得她不可爱。火候不到也不行,要体现疯妈妈‘可亲、可爱、可敬、可疼’的特点。”后来,鲁园“慢慢进入了状态,没感觉自己是在表演了”
有人认为,在科索沃杰恰内东正教教堂的水彩壁画《耶稣受难图》上,画有两艘宇宙飞船。第一艘里的人手握着操纵杆在回头张望,仿佛宇航员正在注视着同伴的飞行。而且,在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见,两艘飞船都是流线型的,宇航员像传统的天使。画面上还能清楚看到喷射的气流,表示飞行速度很快。  但是,这幅水彩壁画只会让那些不熟悉世界文化史的人感到吃惊。十字架上方的两艘飞行器实际上是太阳和月球。东正教教堂里的这幅壁画属于拜
一年来,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郊区镇欧克利德的一幢房屋每周数次遭到投掷鸡蛋的袭击,尽管警方进行了调查,询问了邻居,动用了监控设施,但他们仍无法破解此案。  与自己的成年儿子和女儿合住此屋的85岁老人阿尔伯特·克利门斯估计,鸡蛋是从1~2排房屋外的地方投掷过来的。他说,不论是谁干的,但投掷却非常“精确”,每次投射5~6个鸡蛋,有时一天投几次;鸡蛋大多击中这幢绿色两层楼房的前门,这幢房屋是他与已故妻子于
人类和动物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只有人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不,很多动物也能够制造和利用简单的工具。只有人类有系统的语言?动物也有。《人类为何会哭》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一种小小的排泄物:眼泪——这种排泄物也是唯一不让人感到恶心的排泄物。《人类为何会哭》认为情绪性的哭泣是人类的专属行为并将之发展成为一门悲剧艺术。  《人类为何会哭》开始于一个真实的新闻故事,德国动物园的大猩猩妈妈失去了刚出
图/本刊记者 大食  认真审视2020年,大概要将这一年从中拦腰砍半。上半年是与赋闲在家的不确定性共度,下半年则是积极在与找选题、写稿的焦虑对抗。匆忙又虚度。入职《南方人物周刊》之后,我没再认真写过日记。“工作忙”当然不是懒惰的借口,实际上,我也没写好过几篇报道。只是,习惯了以第三人称书写之后,再提笔写下“我”时竟有些惶恐与生疏。  情绪太多,不知从何说起,也恐惧自己任其泛滥,遮蔽我本就贫瘠的理性
所谓“全息胚学说”,就是说世界上每一种生物都具有“分身术”的“魔力”。比如一根磁棒,将它折成几段,每个磁棒的南北极特性依然不变,每个小段都继承着“母体”的“信息“本领”,与它原来的整根棒“全息”。生物的“全息”,则是生物体每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模式上与整体相同,是整体成比例的缩小。  淡水水螅的母体上有时会长出一个个芽,这些芽,脱离了母体依然能独立生活;涡虫可以通过无性横分裂的方式繁殖,断